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411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森林法(一)森林法概述(二)林权的法律规定(三)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四)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五)森林采伐的法律规定1、了解:1.森林法的概念森林法是国家关于森林的专门法,属社会主义经济法的范畴。它是调整林业生产领域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它是国家组织、管理和指导林业生产的有力武器。 森林法代表着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意志,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国家制定森林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

2、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森林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因此,它具有强制性,是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的采伐利用、培育种植、经营管理活动等,都必须遵守森林法。2.林权的种类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

3、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3.森林资源清查的概念第十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立资源档案制度,掌握资源变化情况4.森林法对林种的划分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种用途林:

4、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5.林业长远规划的概念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长远规划。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自然保护区,应当根据林业长远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行。林业工作要有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应该在生态环境上形成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森林采伐许可证的概念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

5、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采伐以生产竹林为主要目的的竹林,适用以上各款规定。2、熟悉:1.森林法的基本原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

6、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第三条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林权管理和森林资源的转让;3.木材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

7、输证件,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 依法取得采伐许可证后,按照许可证的规定采伐的木材,从林区运出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发放运输证件。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负责检查木材运输。对未取得运输证件或者物资主管部门发给的调拨通知书运输木材的,木材检查站有权制止。 第三十八条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名录和年度限制出口总量,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出口前款规定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或者其制品、衍生物的,必须经出口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

8、部门批准,海关凭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放行。进出口的树木或者其制品、衍生物属于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物种的,并必须向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并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放行。3、掌握:1.认识森林法对依法治林的重要意义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适于各种林木生长。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呈现出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林产丰富、森林覆盖率及人均占有量低、森林分布不均匀、林种结构不够合理、森林生长率低等特点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时候,我国非常注重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森林资源,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时候,我国非常注重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森林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护森林的立法

9、也是发展最早的立法之一,最为有代表性的法律就是1984年出台森林法,它为我国依法治林的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2.林权纠纷的处理方法第三条 处理林权争议,应当尊重历史和现实情况,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 第四条 林权争议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林业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设立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统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负责办理林权争议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在林权争议解决以前,

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伐有争议的林木,不得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基本建设或者其他生产活动。二、农业法1、熟悉:1.农业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这次修改增加的重要内容。主要有: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三是建立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四是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安全使用制度。五是粮食安全有了保障措施。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用于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

11、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2.农业法对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第五十七条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发展农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农业资源区划、农业环境保护规划和农村能源发展计划,组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2.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荒山、荒地、荒滩的开发与治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

12、应当保养土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加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地力,防止土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3.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小流域治理,控制风沙危害,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围湖造田以及开垦国家禁止开垦的陡坡地。4.国家实行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群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林地,制止滥伐、盗伐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5.国家保护和合理利用水、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止其被污染或者被破坏。三、植物学植物学基础知识1、了解:

13、1.植物基本类群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低等植物的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有的分枝,有的不分枝,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它们只能用分裂和孢子来传宗接代。 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就复杂多了,它们大多有根、茎、叶的分化和复杂的生殖器官。根据营养器官的分化程度和生殖器官的不同,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它们的受精卵形成胚或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后代。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孢子比较显著,孢子通常脱离母体而发育,因此这几类植物统称为孢子植物。2.植物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尽

14、管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例如一切活细胞都含有原生质和其外面的细胞壁。坚硬的细胞壁保护着原生质体,并且维持着细胞的一定形状,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还含有质体,是植物细胞生产和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最常见的质体是叶绿体,它是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动物细胞中不含有质体。大多数植物细胞都含有一个或几个液泡,液泡中充满了液体。液泡的主要作用是转运和储藏养分、水分和代谢副产物或代谢废物,即具有仓库和中转站的作用。除此外,植物细胞中还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圆球体、溶酶体、微管、微丝等细胞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数细胞核了,在光学显

15、微镜下,细胞核可明显地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核是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中心,同时也是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壁分为个部分:.胞间层。.初生壁。3.次生壁。三液泡(vacuole)幼小的植物细胞(分生组织细胞),具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以后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也长大,互相并合,最后在细胞中央形成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3.植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分生组织。细胞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组织,其衍生细胞可分化成各种组织。由于分生组织的活动,使植物在整个植物阶段可以不断地分化出组织和器官。根据发育时期,细胞的来源、在植物体中的位置及机能上的不同,把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了顶端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延续下来的维管形成层,是一种侧生分生组织,由它产生次生维管组织。有些植物,还可在节或其他部位的成熟组织之间,保留着一种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居间分生组织。基本组织。构成植物体的基本部分,通常包括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表皮(层)与周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的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