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301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运输层(练习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运输层练习题一、选择题 1.当一个 TCP报文段到达目的主机时,通过什么来定向套接字? A.封装报文段的数据报中的源 IP地址 B.目的端口号 C.源端口号 D.以上所有答案:D 提示:TCP套接字是通过一个四元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 IP地址,目的端口号)来标识的。当一个 TCP报文段从网络到达一台主机时,主机使用全部四个值来将报文段定向(多路分解)到相应的套接字。 2. UDP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在服务器上维护连接状态信息 B.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C.调节发送速率 D.以上都不是答案:D 3.当一个 UDP报文段到达某个主机时,为了将报文段提交给合适的套接字,操作系统使

2、用: A.源 IP地址 B.源端口号 C.目的端口号 D.以上全部答案:C 提示:UDP套接字是由一个包含目的 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组成的二元组来全面标识的。在多路分解时,目标主机通过检查报文段中的目的端口号,将报文段定向到相应套接字。 4.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会变得很低: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第 3章运输层A.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距离很近而且传输速率很高时 B.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距离很远而且传输速率很高时 C.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距离很近而且传输速率很低时 D.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距离很远而且传输速率很低时答案:B 提示:使用停止等待协议,发

3、送方在确认接收方已经正确地接收了当前传送的分组之前不会发送新的数据。所以在传输效率很高的前提下,主机之间距离越远,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就越长。 5. 流水线操作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发送方必须能缓存它已发送了但还没有收到确认的分组 B. 每一个正在传输的分组具有独一无二的顺序号 C. 发送方在收到确认信号之前可传输多个分组 D. 以上都是答案:D 6. TCP什么时候对报文段采用快速重传? A. 报文段的定时器过期 B. 估计往返时延过长 C. 收到之前发出的一个报文段的三个重复 ACK D. 以上都不是答案:C 提示:当接收方检测到数据流中出现了缺失,它会简单的对收到的最后一个有序字节给出重

4、复确认,即产生一个该数据的重复的 ACK。如果 TCP发送方收到了同一数据的三个重复确认,就表示该被确认了三次的数据段后面的数据已经丢失了。此时 TCP执行快速重传 RFC2581。 7. 在 TCP连接中,假设一旦窗口大小到达 W时就会出现分组丢失,并假设 RTT是不变的。那么近似平均传输速度是: A. W*MSS/RTT B. MSS/RTT C. 0.75 W*MSS/RTT D. W*MSS/2 RTT 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 第 3章运输层答案:C 8. (不要求掌握)考虑静态拥塞窗口延时模型。如果服务器在完成第一个窗口中分组传送前接收到了第一个窗口中的第一个分组的确认信号,

5、那么一个大小为 O的对象的延时为: A. Latency = 2 RTT + O/R + (K-1) S/R + RTT - WS/R B. Latency = 2 RTT + O/R - S/R - RTT +WS/R C. Latency = 2 RTT + O/R D. Latency = 2 RTT 答案:C 9. (不要求掌握)考虑动态拥塞窗口延时模型。下面那些组成部分会导致延时: A. 对象传输时间 O/R B. 往返时间 RTT C. 所有停滞时间之和 D. 以上所有的答案:D 10. (不要求掌握)考虑动态拥塞窗口延时模型。P的值等于: A. RTT/O B. 服务器处于停滞的

6、次数 C. 涵盖该对象的窗口的数量 D. 以上都不是答案:B 二、判断题 1. 考虑一个使用持久连接的 HTTP服务器。假设服务器为每个用户产生一个独立的进程。那么每一个进程将有不同的服务器端口号。答案:错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第 3章运输层提示:HTTP的默认端口是 80。一个 Web服务器可以为它所处理的每个请求产生一个新的 HTTP进程,每个进程都使用 80端口。 2. 主机 A经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大文件。假定主机 B没有数据发往主机 A。那么由于主机 B不能随数据捎带确认信息,所以主机 B将不向主机 A发送确认。答案:错提示:确认并不是捎带在数据上的。 3. 在整

7、个连接过程持续期间,RcvWindow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答案:错提示:在全双工连接中,连接双方的发送方各自保留一个接收窗口以提供流量控制。接收窗口是动态的,在连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断变化的。 4. 假定主机 A通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大文件。如果对于当前连接的一个报文段的顺序号为 m,则对于后续报文段的顺序号将必然是 m+1。答案:错提示:顺序号的设定是以传送的字节流为单位,而不是以报文段为单位。一个报文段的顺序号是该报文段中数据段的第一个字节在字节流中的编号。 5. TCP报文段在它的首部中有一个 RcvWindow字段。答案:对 6. 假定在一个 TCP连接中最后的 Sampl

8、eRTT等于 1s,那么对于这一连接的 TimeoutInterval的当前值必定1s。答案:错提示:超时时间是 EstimatedRTT和 SampleRTT的函数,不能由一个 SampleRTT值决定。 7. 假定主机 A通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顺序号为 38的 4字节报文段。该报文段的确认号必定是 42。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第 3章运输层答案:错提示:某些情况下(比如该报文段发送超时)接收方会发送一个重复的 ACK,即确认号仍然是 38。 8. 假设主机 A希望通过 TCP向主机 B发送数据,同时主机 B也希望通过 TCP向主机 A发送数据。那么就需要建立两个 TCP

9、连接。答案:错提示:TCP连接提供了全双工数据传输。 9. MSS是指包括头部的 TCP报文段的最大值。答案:错提示:NSS(最大数据段尺寸)对每次从缓冲区中攫取并放入数据段中的最大数据量进行了限制。它是数据段中应用程序级数据的最大量,而不是包括 TCP头部的报文段最大尺寸。 10. 在 TCP中,主机放入报文段中的确认信号是主机期望从发送者收到的下一个字节的顺序号。答案:对三、复习题 3.13.3 节 1考虑在主机 A和主机 B之间有一条 TCP连接。假定从主机 A传送到主机 B的 TCP报文段使用的源端口号是 x,而目的端口号是 y。那么对于从主机 B传送到主机 A的 TCP报文段而言,源

10、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是多少。答案:源端口号 y,目的端口号 x。 2请阐述应用程序开发者为什么更倾向于选择在 UDP上运行应用程序而不是在 TCP上运行的原因。答案: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也许不希望应用程序使用 TCP拥塞控制机制。使用拥塞控制时会扼杀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第 3章运输层应用程序的发送速率。一般来说,IP电话和 IP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的设计者会选择 UDP作为低层协议,是因为希望避开 TCP的拥塞控制。而且,其中一些应用程序本来就不需要 TCP提供的可靠数据传输。 3 当应用程序运行在 UDP上时,某应用程序是否能够得到可靠的数据传输?如果能,如何实现?答案:可以。应用程序的

11、开发者可以在应用层协议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但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和调试。 3.5 节 4是非判断题 a) 主机 A经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大文件。假设主机 B没有数据发往主机 A。因为主机 B不能随数据捎带确认信息,所以主机 B将不向主机 A发送确认。 b) 在该连接的整个过程中,TCP的 RcvWindow的大小不会变化。 c) 假定主机 A通过一个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大文件。主机 A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字节数不会超过接受缓存的大小。 d) 假定主机 A通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大文件。如果对于当前连接的一个报文段顺序号为 m,则对于后续报文段的顺序号将必然是 m+1。

12、 e) TCP报文段在它的首部中有一个 RcvWindow字段。 f) 假定在一个 TCP连接中最后的 SampleRTT等于 1s,那么对于这一连接的 TimeoutInterval的当前值必定1s。 g) 假定主机 A通过 TCP连接向主机 B发送一个顺序号为 38的 4字节报文段。这一报文段的确认号必定是 42。答案:a)错 b)错 c)对 d)错 e)对 f) 错 g)错 5假定主机 A通过 TCP连接向主机 B连续发送两个 TCP报文段。第一个报文段的顺序号为 90,第二个报文段顺序号是 110。 a) 第一报文段中有多少数据? b) 假定第一个报文段丢失而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主机 B。

13、那么在主机 B发往主机 A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应该是多少?答案:a) 20 bytes b) 确认号 = 90 疑难:重点:一般:了解:自学:第 3章运输层6考虑在 3.5节讨论中的 Telnet的例子。在用户键入字符 C数秒之后,用户又键入字符R。那么在用户键入字符R之后,总共发送了多少个报文段,这些报文段的顺序号和确认号字段应该是填入什么?答案:3 个报文段。第一个报文段::顺序号 = 43, 确认号 =80 第二个报文段:顺序号 = 80,确认号 = 44 第三个报文段; 顺序号 = 44,确认号= 81 3.7 节 7假定两个 TCP连接存在于一个带宽为 R b/s的瓶颈链路上。它们都要发送一个很大的文件 (在瓶颈链路以相同的方向上传输),并且两者是同时开始传输文件。那么 TCP将为每个连接分配多大的传输速率? 答案:R/2 8是非判断题。考虑 TCP的拥塞控制,发送方在定时器超时时,其阈值将被设置为原来值的一半。答案:错误。其阀值被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值的一半。四、求解题 1 假设客户机A面向服务器S发起一个Telnet会话。与此同时,客户机也向服务器S发起一个Telnet会话。请给出下面报文段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a)从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