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23097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27.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师范大学,白润光)(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理科学导论,主讲教授:白光润,地理科学研究的 基本单位是什么?,板块运动,厄尔尼诺,上海的环境特征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 中东问题为什么特别复杂?它受哪些因素影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RS) 太空的眼睛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 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的革命,人类反复迅速整体观察地球,地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物质 系统,地球表层的物质运动、生命活动都受这个系统整体规律的支配和影响。 人类具备整体观察地球的能力。 现代地理学就是全球地理学。 不科学地认识地球系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地球表层的地理过程。,第一章地球系统,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认识宇宙 地球

2、在宇宙中的位置 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宇宙,无限的宇宙 人类观察到的宇宙 宇宙的构成,18世纪以前:太阳系和银河 19世纪:发现河外星系 20世纪60年代:100亿光年 目前:150亿光年 今后将继续扩大,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人类宇宙视野的不断扩大,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据:,1.红移现象 2.微波背景辐射 3.天体化学元素的丰度与理论值吻合 (76%的氢,24%氦),宇宙的构成,天体体统,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以外的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以外的行星系统 地月系,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以外的恒星系的总称。观察所及河外星系有10亿个,有的有几百万颗恒星,有的甚至有几百亿、上千亿颗恒星。按外形

3、可分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有仙女座星系、大小麦哲伦云等。,河外星系,银 河 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恒星,星座与星等,星座天球中恒星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区域,如仙女星座、狮子星座 星等恒星亮度的衡量 星等越低恒星越亮 -3,-2,-1,0,1,2,3,4,5,6,星座,仙女星座,飞马星座,行星,开普勒三大定律,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其他天体,地球在那里?,九大行星关系图,内行星 外行星 类地行星 类木行星 水 金 地 火 小 木 土 天 海 冥 行 王 王 王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星 地内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外行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给地球

4、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距太阳的远近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9 30.07 39.52 -173- +465- -80- -140- -150 -140 -211 -227 -250- +427 +485 +60 +20 -220 公转周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87.9 224.7 1 687 11.8 29.5 84.01 164.8 248 天 天 年 天 年 年 年 年 年 行星质量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0

5、.085 0.81 1 0.38 0.108 318 95.18 14.63 0.075 自转周期 58.64 243 23时 24时 时 10时 24 3 22 小时 6天 天 天 56分 37分 50分 14分 小时 9时17分 重力 0.38 0.85 1 0.38 2.51 1.07 0.83 1.14 ? 逃离速度(秒千米) 4.3 10.2 11.2 5.1 60 35.6 21 23.6 ?,九大行星表面环境,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大气:稀薄,适中 适中 稀薄 浓密 浓密 浓密 浓密 极稀薄 温度:温差大 高 适中 温差大 低 低 极低 极低

6、 极低 四季:短 四季 四季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不分 分明 昼夜:长 长 适中 适中 短 短 适中 适中 长,地外文明探索: 年美国奥兹玛计划 年苏联人监听地球附近的颗恒星 年美国执行第二期的奥兹玛计划 年美国发射“先驱者号”,“先驱者号”飞向宇宙深处 年美国向银河系内的球状星团发出了第一份电讯 年美国相继发射了“旅行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船 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院西替计划 长生鸟计划(1995、1996美国),比塔计划(1995美国),米塔计划(1985-1990阿根廷) 雪兰第普计划 (19781997美国), 南雪兰第普计划(澳大利亚,1998) 结论:在宇宙空间中出现原始生命的的

7、概率是极小的,椐统计只有104000分之一。 第届联大主席加尔巴忧心忡忡地说:要使各国政府能够认识到,如果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不能得以保持,生物系统不能得以保护,任何发展理论和发展计划都等于零,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人的太空名片,射电天文望远镜,思考题:,学习地理为什么要了解地球和宇宙? 为什么要珍爱地球环境? 人类在哪里?,其他宇宙因素地理效应,地上现象,天上原因宇宙的地理效应,太阳的地理效应,月球的地理效应,地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运动,形状: 地球数据:地球平均半径:6371008公里 地球赤道周长:40075.7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51000934平方公里 质 量:5.981021吨 体 积:1.

8、08321012立方公里 平 均 密 度:5.52克/厘米3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大气层圈: 重力、地磁、地热,物理性质:,地球化学性质 表1-2,图1-19 梨形地球,自转与昼夜形成 科里奥力 公转与四季形成 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地球的运动,地理坐标与时间,方向性 非线性 节律性 稳定性,一级节律 次级节律 三级节律 四级节律,地球系统过程的特征,地球系统过程的时空尺度,地球的演化,天文时代,地文时代,生文时代,人文时代,天体:,太 阳 系,恒星,行星,卫星,其他天体,星云,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的基本能源: 地球所得的能量是2.461018卡/分,只相当于太阳辐射总热能的22亿分之一,太阳

9、每年给地球的热能,相当于100亿亿度电力,是目前全世界总发电量的几十亿倍。太阳能是地球生命的源泉,哺育了地球上30 多种植物和100多种动物。 2、太阳黑子与气候变化相关,引起磁爆和极光,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物生长。,太阳的地理效应,月球的地理效应,其他宇宙因素地理效应,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危险。 陨石 流星、彗星 宇宙射线,第二章 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人类干扰下的地理环境,人类对水圈的影响,人类干扰下的地理环境,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有机界转换,无机界转换,地球表

10、层的能量转换,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地 质 循 环,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人工地貌过程人工沉积物 土壤侵蚀与改良 触发地壳运动,改变大气成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 改变下垫面,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改变地表水系,调节水量的空间分布 改变水循环,调节水量的时间分布 (对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的影响) 水体污染,人类对水圈的影响,森林破坏 草原退化 物种灭绝 基因改变 改变生态系统、提高生物量,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三章 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地 缘 空 间 系 统,环 境 空 间 系 统,区 位 空 间 系 统,区 域 空 间 系 统,纬度地带性: 陆地生态系纬度地带性 海洋生态系纬度地带

11、性 社会经济纬度地带性 人种纬度地带性 种植业纬度地带性 文化纬度地带性南北对比 海陆梯度地带性: 自然环境海陆梯度地带性 社会经济海陆梯度地带性 垂直带性: 自然环境垂直带性 社会经济垂直带性 非地带性: 物质组成、地壳运动,环 境 空 间 系统,纬度地带性(湿润地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极地苔原带,表35 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作物的纬度地带性 (据中国自然区划概要,自然环境海陆梯度地带性,社会经济海陆地带性,自然环境垂直带性,社会经济垂直带性,火 山,地 震,石 林,农 业 区 位 工 业 区 位 市 场 区 位 中 心 地 理 论 空 间 动 力

12、学 空 间 行 为,区 位 理 论,区 位 空 间 系 统,图3-16,区 位 三 角 形,认知地图,时间地理的三维表示,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 域集团化) 区域演化,区域空间系统,区域发展理论,1经济全球化,概念 背景 主体 过程 影响因素 意义 反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概念 阶段 新趋势 中国政策,生产力布局通过国家预先地,有计划地协调 安排 生产布局要尽可能均衡。 强调生产力布局理论的阶级性,生产关系的 决定性,计划经济下的均衡发展理论,大推动理论,基本思想 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梯度推移

13、理论 点轴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重 力 模 型 空 间 扩 散 等 级 扩 散 区 移 扩 散,空 间 动 力 学,原始采集时代区域,农耕社会区域,工业化预备阶段的区域,工业化起飞阶段区域,后工业化区域,工业化大发展阶段区域,地缘空间,概念 理论: 麦金德、德国、美国 冷战对立格局 多极化 边缘带与破碎带 中国地缘政策,第四章 地球表层生态系统,人地关系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景观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驳论 可能论(或然论) 非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人地关系理论,第一思潮文明与环境关系论,第二思潮进化与环境关系论,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思想

14、及其评述,第三思潮 发展与环境关系论,共生理论 环境容量思想 人与自然共同创造,拉采尔,环境容量,狭义:在健康与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污染物最大含量 广义:在预期时间范围内,利用本地资源、能源、人力、技术,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背景,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误区 新的理论思维 国际组织,可能论(维达尔.白兰士),环境变化 技术发展 人类需要 概然论(斯佩特) 可能概率决定,地理环境决定论,古代: 亚里斯多德:气候与文明 孟德斯鸠:气候与文明 李特尔:海岸与文明 近代:辛普尔地理环境的影响 亨丁顿亚州的脉动 现代:泰勒“基本框架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

15、与环境关系的大讨论,停止和减缓增长理论 零增长理论 增长价值怀疑论 理想稳态经济 非工业化经济 小型经济论,持续增长经济理论 凯恩斯持续增长理论 大过渡经济理论,新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公平、持续性、需求、和谐、高效率、质量升级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全面的 发展是可能的 发展是和谐的,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景观地球化学原理 边缘效应原理 自然立地、生态区位原理 景观格局原理 景观演化原理 景观演替思想 景观的人文化过程,景观生态理论,景观空间原理,特 罗 尔,文 明 起 源 与 环 境 文 化 发 展 与 环 境 文 明 的 扩 散、迁 移 与 环 境 生 态 文 化 文 化 整 合,文化生态,草原、森林草原是人类早期文明时期最容易开发的环境 谷物文化是人类早期物质文明的基础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