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23066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一模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亘古不变的永恒。因此,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目前,太阳是一颗正值壮年的“黄矮星”,曾经的46亿年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照和热量。这些能量源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即每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些中间反应生成1个氦原子核,进而释放能量,而绝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一秒钟之内,太阳可以把6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生成的能量中,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

2、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现如今,太阳聚变反应的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平衡,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内向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除了太阳之外,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处于这一平衡状态,他们把这一类恒星称为“主序恒星”。不过,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之后,其整体亮度上升了20%左右,这一

3、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当然,对于存续时间仅仅百万年、千万年的某一物种而言,太阳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照太阳的发展趋势,未来的10亿年里,它输出的能量会再上升10%左右,这一变化可能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完全失控,那时,地球就只能另外寻找生存空间了。(取材于公众号“品读百卷”)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释放的能量源于其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B太阳以光的形式散发出的能量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C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后整体亮度会持续上升。D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物种的影响需很长时间才能显著。2对于材料一提到的“精妙的平衡”,下列理解

4、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精妙的平衡状态是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互相牵制的结果。B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决定太阳中心温度,进而决定太阳向外膨胀的推力的大小。C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正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反比。 D当太阳向外膨胀推力与向内收缩引力大小相当时,太阳处于精妙的平衡状态。材料二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刷进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刘慈欣,因为主演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所谓“硬核科幻”就是科幻情节尊重技术和理论推演,故事发展受规律制约。影片中,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地心引力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

5、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而今天,流浪地球用符合科学逻辑的故事讲述,补上了此前原创科幻“硬度”不足的短板。比技术上“可以为之”更重要的是“如何而为”。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无论是原著中的对白,还是现实里海外电影人的提问,“为什

6、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这个问题既关乎科学设定,也能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平时含蓄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他们在家国责任面前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如倔强的航天员父亲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在最后完成了两代人对家园希望的交接。对于科幻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资金和技术基础充实之后,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

7、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唯其如此,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的科幻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取材于王磊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影片流浪地球是“硬核科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幻情节尊重技术推演B故事讲述符合科学逻辑C细节设定媲美科幻大片D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B流浪地球中人们在地球上建起许多行星发动机,成功逃离了太阳系。C“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是中国科幻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之

8、处。D流浪地球中家庭成员间东方式亲情的默契激发了强烈的家国责任感。材料三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多半没有实现。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但科幻的作用又

9、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尽管东方和西方关注的议题不同,但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

10、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取材于新华社的文章)5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gn,延续不断。B繁衍生息:指繁殖后代,以延续血脉。息,滋息、生长的意思。C投石问路:原指用投石子

11、的方式来探测情况,后比喻进行试探。D堪称显赫:指作用很明显,堪,能的意思。可改为“显赫一时”。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激励人类探索未知就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B经典科幻小说真实的故事激发了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C好的科幻作品聚焦人类在可能发生的严峻挑战面前如何选择的话题。D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描摹。7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影片流浪地球的创作意义。(6分)朝阳一模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更因为这

12、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

13、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流浪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

14、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在飞出太阳系的科幻背景下,传达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刻骨铭心的主题回家。观众会发现,在这些平时含蓄而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对家国责任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对于科幻类型片而言,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

15、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硬科幻为根本,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科幻的既有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取材于王磊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影片流浪地球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科幻细节比海外大片表现更严谨。B.体现制作者对科学的理解深入了。C.提升了中国原创科幻电影的硬度。D.讲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故事。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慈欣的作品代表了目前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B.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水准往往能通过科幻电影反映出来。C.科幻电影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塑造形象来传达科幻理念。D.突破好莱坞式的审美,就能创造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天地。3.影片流浪地球表达了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感情。下列诗词中,没有表现这一主题的一项是(3分)A.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唐卢纶长安春望)B.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C.始见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饮夜还家。(宋梅尧臣夜与原甫江家步归)D.故乡遥,何日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