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3061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论网络新闻编辑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新闻编辑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每天面对海量信息,编辑工作的创新在当前新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网络新闻编辑员只有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创新编辑思路,才能当好新闻编辑,才能表达新闻的真实内涵,真正实现新闻的价值。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职业素养;能力要求一、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网络编辑的职能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职能相近,只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而具备了自身的特征。总的来说,网络编辑的职能不外乎“信息汇总、传播把关和发言导向”。(一)信息汇总网络上的信息庞大而芜杂,

2、但是受众所需要的却是用最少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矛盾需要网络编辑独具慧眼,在广泛接触社会、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地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这个过程包括了搜集、选择和加工等一系列工作。(二)传播把关网络编辑需要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修辞关,这种把关的难度比传统媒体要大得多。网络新闻稿源庞大、竞争激烈,在网站速度的严格要求下很难保证把关质量。网络编辑既要吸引受众阅读,又要进行正确引导,消灭虚假新闻,传播积极健康、可信有序的信息。(三)发言导向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受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借助信息来表态成为引导受众的需求。网络编辑需要在编辑环节通过合适的新闻配置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体现

3、自己的编辑思想,影响和正确地引导舆论。编辑们可以通过撰写评论、制作强势标题、合理安排文章和图片的空间位置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一)网络新闻编辑的政治素养我国的网络媒体应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更要注意别犯政治性错误,网络编辑的政治素养是网站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网络媒体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求网络编辑在选择、组织稿件时要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对时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网络编辑应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积极了解国家或地方最新政策及宣传重点,

4、这样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1、网络新闻编辑同样要爱岗敬业。2、网络编辑要坚决维护新闻的真实性。3、网络媒体肩负着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使命,同时又承担着在国际文化传播体系内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责任。4、要树立网民为本的观点。5、尊重知识产权。6、尊重隐私。(三)网络新闻编辑的新闻理论修养网络编辑除了要灵活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之外,还必须懂新闻理论,要充分了解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环境,了解报道的底线和禁区,了解社会文化背景,正确处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网络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编辑要善于挑选新闻,把握什么是重大新闻题材,什么是热点新闻题材,什么是可连

5、续报道的题材,懂得在什么时间、什么版位、什么栏目刊发网络新闻,并根据网络新闻的特点,拟定新闻标题,进行新闻剪裁等。保证对重大事件报道不错过,而且报道力度、报道方式与事件的重要性相符合是基本的新闻职业素养。(四)网络新闻编辑的文化底蕴与评判力1、网络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求编辑有宽泛的知识面、深厚的文化积累,具备文化批评能力。2、网络编辑的“文化使节”作用也对其应具备的文化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3、网络编辑的文化修养还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五)网络新闻编辑广阔的知识视野网络媒体要先了解各种年龄阶段、各种职业和各种层次人群的兴趣和特点,而且要学习电脑、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的应用;负责各个栏目、专业

6、的编辑之间也要相互学习,通过交叉锻炼拓展编辑的业务空间,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以便修改好别人的作品,写好自己的评论文章。(六)网络新闻编辑的服务意识网络媒体,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更多地将网名定位为消费者,这些网站的受众定位比传统媒体更加准确。这样,网络新闻编辑就应当相对强化服务功能,以满足网民信息接受需求为己任。三、网络新闻编辑的的素质要求(一)需要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切的感知(二)新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娴熟的。(三)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和表达能力(四)要有较强的思考和策划能力,及较强的落实和操作能力(五)需要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知识的精神(六)还应十分注意自

7、身人品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四、网络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一)基础电脑操作能力1、计算机操作及其相关的基础技能2、网络相关知识技能3、文稿的录入及编排技术4、懂得并能够预防计算机及网络病毒。5、电脑辅助新闻学知识技能6、由于工作需要,网络编辑往往要兼任记者。(二)信息整合的能力网络媒体经济产业和文化政治的双重属性要求网络编辑有政治家的全局头脑、学者的分析研究能力、坚持不懈的毅力,能通过各种各样在线和非在线的信息来源、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对网上的大量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验证、分析、探讨、报道除社会热点之外的难点、重点、冰点等关系社会、公众的根本性问(三)独立判断的能力1、网络媒体中各种

8、新闻信息在迅速地、即时地流动和变化着,因而对稿件的选择和处理,要当机立断。2、从网络新闻的采编流程来看,记者并没有完成网络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他们提供的作品在编辑手中只是半成品或素材。3、目前网络新闻的内容选择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有来自广告商的影响,也有来自网民的影响。(四)创作性思维的能力创新和发现是人类进步的前提,也是网络编辑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现代意义上的编辑并不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加工,而应该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发现与合理利用,体现编辑、网民与时代文化的一种默契和互动。(五)组织和协调的能力1、网络媒体编辑应该协调好与其他媒体,特别是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要保持信息

9、流通渠道的畅通,还应该协调好网络新闻发布过程中涉及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3、网络媒体在促进世界优秀文化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有责任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4、在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体还是提升网民知识和道德水平的教育平台,其提供的社会教育,将成为未来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六)较强的外语能力1、网络编辑掌握外语能力可以发现更多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2、网络编辑需要外语能力提高新闻编辑质量。3、具备外语能力可以帮助网络编辑借鉴国外网站成功的编辑经验。五、总结网络时代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新闻编辑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当好一

10、名新闻编辑需要比较以往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应对网络挑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读者。参考文献1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周家群.张惠.网络新闻与传播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3王宏.网络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爱好者,2005(11):45.4赵振杰.浅论网络编辑的文化修养J.出版发行研究,2002(5):26227.5黄彬.论网络编辑人员的新闻职业素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1042108.6周璀璇.浅议网络媒介的发展与网络新

11、闻编辑的职业要求J.网络时代2011.12 中国主要网络媒体集中诞生于2000年,对网络新闻业务的广泛研究已有4个年头。时至今日,业内的相关认识仍有较多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有个典型的观点:传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使网络媒体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有关政策规定网络媒体只能登载传统媒体已发布的新闻,而“搬运”这些新闻不需要多少新闻专业知识。也就是说,网络新闻影响力的扩大靠的是传播工具的优势,编辑的新闻素质并不重要。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网络媒体获取传统媒体已发布的新闻的机会相对平等,“千网一面”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也有少数佼佼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媒体传

12、播工具的优势是一样的,如果都在简单地“搬运”,而没有网络新闻编辑创造性的工作,是不会出现佼佼者的。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讲,网络媒体其实是把“双刃剑”,其传播优势为新闻业务带来大量矛盾。编辑只有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才能解决传播工具的优势所带来的矛盾,才能使网络新闻得到有序、可控、有效的传播。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新浪网等的新闻报道能够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原因主要在于此。一、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和传统媒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条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乃至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的职

13、责。网络媒体需要海量的新闻加以支撑,网络新闻编辑也面对着海量的新闻。这些新闻的来源非常复杂,大量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的传播,甚至需要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即时的传播,否则就可能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与此同时,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失信的新闻一旦发出就几乎是失控的,即便是立即删除了,也可能早已被其他网络媒体广泛地转载。可见,在海量、即时的前提下,网络新闻把关的压力之大。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当重大新闻发生时,许多人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但他们往往还要到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权威网站去核实,或者等一些时间再到传统媒体上去核实。这充分体现了

14、一些网络媒体在新闻失信上的严重性。因此,海量即时的报道与充分有效的把关成为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最大矛盾。二、海量即时与有效展示网络媒体容量无限,即时的传播又使海量的新闻在迅速地增加。中国大型网络媒体的新闻日登载量大多超过2000条,最多的超过10000条。海量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展示的新闻,数量再多也没有多大的传播效果。海量新闻本来就对有效展示带来挑战,况且网络媒体在新闻的展示上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网络媒体的高效页面不多。大多数普通网友使用的计算机屏幕是15到17英寸,屏幕分辨率的设置标准是800600,一次只能浏览页面的头4英寸长范围内的信息,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性调阅一个典型页

15、面的所有内容。因此,高效的页面位置只是屏幕的第一屏。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是分层展示新闻的,高效的页面一般只是首页;其次,网络媒体在主要的页面上,主要通过标题列表的形式来展示新闻,大量的标题集中在一个页面上,网友很难立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再次,文字仍是网络媒体表现新闻的主体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浏览比较耗费视力。一些上了年纪的网友,经常是将较长的新闻打印出来,恢复成“纸质新闻”后,再进行阅读。在这么多不足的前提下,海量的新闻又不能都引起关注,有的新闻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垃圾”;海量的新闻容易形成“信息沙漠”,网友要找到想看的新闻,可能要“沥尽狂沙”;海量容易导致“泥沙俱下”,一些信息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毒药”大型网络媒体的确需要海量的新闻,即便价值不大也可以作为备检资料,但对新闻传播的实效性的追求,又要求新闻必须适量。那么,从海量新闻中选择哪些新闻进行突出展示?在24小时不间断的即时更新中,重点新闻在页面上应该有怎样的更新频率?一条新闻的标题如何做才能使其在“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每天发布多少新闻才是适量的这都对网络新闻编辑出了较高的要求。三、充分互动与有效引导网络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