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2914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占据空间8-王思锦 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思锦2012.11.2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即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成年人的指导或能力强的同龄人的协作下才能解决问题的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感性经验。相比较而言,因为可视、可触,水比空气更容易被学生感知。

2、因此教材把对水的认识和研究编排在单元的前4课,从第5课开始,进入到对空气的认识和研究。单元结构图2. 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分析通过前面五课的学习,特别是第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还知道它跟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比水更易流动。在方法上,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塑料袋捕捉空气、感知空气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2)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必须在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在物体占据空间的问

3、题上,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一致的,即基本认同像石头、水这样的物体可以占据空间。但不同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很可能是不同的,所以特别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潜在概念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石头、水可以占据空间 最近发展区水平一: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水平二: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占据空间;水平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成年人应该帮助儿童建立起新情境与熟悉情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引导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经验结构化、支持他们的学习意图以及规定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信息结构化)来维持儿童的好奇心和坚持性。为此,本课首先为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乌鸦喝水

4、”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情境进行科学分析,认识到乌鸦是利用石子占据空间的方法喝到水的。在此基础上,呈现“没有石子怎样让水面上升”的新情境。新旧情境因“水面上升”的相同任务而紧密联系,因“占据空间的物体的变化”而不同。从而将一个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同时遵循了“教师要以学生进入这个学习环境前的知识为起点进行教学”的原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倡导“支架式教学”,即教师对那些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元素加以控制,从而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内容上来,并快速的掌握它们。据此,本课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控制实验材料规定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首先教师“提供的”占据空间的物

5、体只有空气,指向明确,别无选择。而后先后提供吸管、塑料袋等材料,一步步启发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用有清晰线索的问题和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三、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空气可以占据空间(重点),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2. 科学探究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挖掘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利用身边的材料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寻求实证。(难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事实,学会倾听,愿意与人合作。四、教学准备大玻璃水槽1个(装水)、塑料托盘9个、水瓶18个(装一半水)、石子若干(装在8个纸盘中)、吸管18根、塑料袋9个、抹布9块、10ml注射器

6、9个、去底水瓶2个、乒乓球1个,红墨水若干五、教学过程(一)聚焦话题1. 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提出“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问题2. 模拟乌鸦喝水,观察石子占据空间的现象3集体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4解释: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乌鸦是利用石子占据空间的方法喝到水的。5过渡语:小乌鸦喝完水飞走了,给聪明的同学留下一个难题:如果没有石子,你还有办法让水面上升吗?6 讨论,聚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到能占据瓶子里空间的物体)你打算用什么物体占据瓶子里的空间?7揭示课题:空气能(像石子一样)占据空间吗?(二)实验探究1. 学生实验一:用吸管吹气(1)谈话:怎样让空气进入瓶

7、子、进入水底?学生一般会想到吹气的方法,可以让他们一试,但会发现行不通教师出示吸管:这根吸管能帮助你吗?你准备怎样做?(2)分组活动:学生尝试往瓶子里吹气(3)集体交流:看到什么现象?这里可能会出现分歧:有的学生认为空气能占据空间,使水面上升;有的学生会认为气泡很快上升、破裂,因此空气不能占据空间。从而产生认知冲突。(4)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改进实验方法教师用有清晰线索的问题引领讨论进程与石子相比,空气的哪些特点让我们看不清它有没有占据瓶子里的空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有什么办法能让空气老老实实呆在瓶底,让我们看见又不跑掉?根据上一课时捉空气的活动,学生有可能想到在吸管末

8、端扎一个塑料袋的方法。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可以出示塑料袋做提示2. 学生实验二:用塑料袋包裹住空气(1)对实验将要产生的现象做出预设看到什么现象就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看到什么现象就说明空气不能占据空间?(2)分组活动(3)集体交流: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吗?(三)形成解释谈话:回顾刚才我们所经历的一系列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对空气有什么新的认识?(不同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可能不同)石子和水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像石子、水一样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占据空间(四)迁移评价1解释乒乓球沉在瓶子底部的现象教师演示,学生预设、观察现象并做出解释2你有办法控制乒乓球停留的

9、位置吗?解释原因 3提问:如果没有乒乓球,你还有办法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空气占据着瓶子里的空间吗?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解释(五)拓展延伸1. 提问:(把活塞拉到最大刻度的位置)注射器里的空间被谁占据着?2. 分组活动:在注射器里装满空气,用手堵住管口,用力推或拉活塞,你有什么发现?3. 想象: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六)应用(机动)1解释:充气城堡是运用空气的什么性质搭建的?(图一)2解释:真空收纳袋为什么能够节省储物空间?(图二)图一 图二 3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七)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为家长表演几个小节目。be appropriate, legible. 6.4.3-core line, set the set into the direc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installed, when a Terminal row of vertical installation, on the line number (Word) should be arranged horizontally, from left to right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