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4.23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2892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案4.2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4.2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4.2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4.2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4.2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案4.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案4.2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周 星期一 09年2月16日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 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重点、难点: 1.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 准备人物情感的图片、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 一、 导入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二、 欣赏活动 1.

2、活动一:观察与思考流民图 A 谈谈对流民图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 B .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与人物画技法的简要介绍。 C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场景气氛。 D画家和画家的创作动机介绍。 E对作品中人物身份、年龄、性别、衣着、道具等方面的分析。 F作品中人物造型、肢体动作、五官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G作品如何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来解释作品的主题。 2.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说唱俑赏析 A作品第艺术形式与诞生年代。 B人物身份、动态分析。 C作品人物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通过那些造型要素来表现情感的? D用对比手法谈谈对说唱俑与流民图的不同观感。 3. 活动三:体验与评价 A举例说明美术作品通过那些方面来表

3、现情感? B用恰当词汇表达欣赏某幅人物作品的感受,如欢乐、悲伤、轻松 C画出生活中人物某种情感的头像,或临摹他人作品。 三、 板书设计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课后反思: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 第三周 星期四 09年2月25日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 欣赏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任务造型及情感表现; 2. 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性观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教学重点、难点: 从欣赏中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课前准备: 相关的挂图、作品图片、

4、笔、纸 教学活动: 一、 导入 多媒体展示外国美术作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外国人的情感世界。 二、 欣赏活动 1. 活动一:欣赏与思考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手执鹅毛笔的人士画面的视觉中心,他神情专注,突出了写信的主题。周围的人各具情态,有的冷静,有的蔑视,有的微笑,由的捧腹,有的忘形把各种人物的情感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细节观赏启示1: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看出他冷静的神情、睿智的头脑。 细节观赏启示2: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的开怀大笑神情。 2. 活动二:欣赏与思考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 你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外国雕塑作品中的人

5、物情感:中间的长者,步履沉重,低头沉思,露出坚强不屈的神情。右一中年男子,挺胸而立,神情悲愤,毫不畏惧。左一举手的义民,仿佛在谴责上帝未能主持正义而愤愤不平, 细节观赏启示1:严肃地底下头,询问自己的灵魂。不迟疑,不恐惧,以长者的坚强鼓舞着其他人。 细节观赏启示2:双眼平视,若有所思,嘴角抿起,神情坚定。表达了义民坚韧、刚毅的品格与悲愤的情感。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能体会出人物的情感,如喜怒哀乐,少数学生能够较好的表现出人物的情感。 第四周 星期四 09年3月5日 3.浩气长存 教学目标: 认识纪念革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并能

6、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能欣赏感受革命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和意义,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纪念历史任务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介绍史实,艺术手法的简明性,作业联系的可行性。 课前准备: 相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课前预习关于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赏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片段。 简单说说辛亥革命,你知道多少辛亥革命中的革命领导人或英雄烈士? 有谁参观过纪念辛亥革命的有关建筑或展览,能说说吗? 这些建筑有什么艺术特征? 当时的服饰是怎么样的? 有哪些事件时发生在我们的家乡? 二、欣赏 1.观

7、察欣赏广州黄花岗公园拱门牌坊与七十二烈士墓: a.你看到了什么? b.该建筑主要是用什么材料来建成的?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 c.纪念性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而建?d.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2.欣赏中山纪念堂与南京中山陵有何感想?他们的建筑有何异同? 3.观赏建筑浮雕作品武昌起义的艺术美,并从中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欣赏感受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艺术美设计理念。 5.欣赏了解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深刻含义。 三、表现 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纪念性建筑及仁人志士形象或事迹。 四、小结 学生互相评价。 课后反思: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感受到历史革命人物的英雄气概。 第五周 星期

8、四 09年3月12日 4.烽火岁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2.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和王和平的想法。 教学难点: 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相关战争题材的美术作品或图片资料。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1.活动一: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第欣赏。 A欣赏油画淮海大战 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 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 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及雷霆万钧之势的歼敌大场面,从

9、中体会人民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与正义的伸张。 画面构图饱满,动感强烈,表现了人民战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柯勒惠支的版画战场的造型表现如何? 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氛围如何 画面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来表现战争场面? 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欣赏感悟悲壮的“人性美”:从反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以版画技法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与场景,虚实结合,突出重点,表现了一种悲壮的人性美。 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压抑、沉闷,埋藏着一股仇恨的力量,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抒发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柯勒惠支,

10、德国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哥尼斯堡,1945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感受学生作品1: 以手绘线描图象的具象表达能力,直接生动地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动感画面。 感受学生作品2: 从头脑中虚拟出对战争的印象,以点、线、面、色彩等构成元素,组成立起破碎、动荡的画面,表现了一种朦胧的、伤感的美。 感受学生作品3: 分别用不同的才智、色彩,不同的构思和手法来表现战争题材。 活动二: 以不同材质、不同形式和手法完成一幅作业,其中线描形式较为简易,手工制作形式易于操作,色彩画形式易于通过色彩表达感情。 或以连环画形式来表现一些战争的场面,以宣传画,文字、图形相结合的形

11、式来表现。 作业要求: 基本能画出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战争场面。最好能抓住人物动态特征,把握战争场景气氛来表现画面。 活动三: 战争题材美术作业的评价 以自评、他评等方式开展评价活动,还可以把好作业保留下来,以便和下一课作业结合,办一个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作业展览。 课后反思: 能在欣赏中感受到画总战士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第6周 星期一 09年3月16日 5.我们爱和平 教学目标: 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12、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 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 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 导入 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讲授新课: 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探讨哪

13、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 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 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 齐璜(18

14、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潘鹤,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

15、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 3.教师布置作业与巡回指导: 能简单描绘或以线描形式表现一件以和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作业评价 作业能否传达热爱和平的意愿? 作品的构图、色彩、形式美感如何? 教学后记: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学生易于表现和接受,作业中鸽子的形象较多,多做发散思维的练习。 第7周 星期一 09年3月23日 6.做个胸卡送老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胸卡的用途,学习制作胸卡的方法步骤; 2.结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3.通过作胸卡献给老人,培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16、4.通过欣赏、学习,掌握胸卡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 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 教学难点: 制作什么样的胸卡才能让爷爷奶奶喜欢。 课前准备: 1.准备各种胸卡的样本、相关图片。 2.准备与胸卡有关的相关故事及显示案例。 3.准备剪刀,彩色卡纸、吊绳及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做一张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吧,感谢他们大半辈子的辛劳;让他们多一些安全感,能够自在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变迁。 二.讲授新课: 1.了解老人各方面的情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2.讲述、感悟。 分组谈谈自己和爷爷奶奶之间的事,进而了解老人的生活所需,所好,老人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什么情况等等,从而感悟个人胸卡的重要性。 3.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式各样的胸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创作兴趣,启发创作灵感。从中领悟胸卡的造型元素,足以胸卡制作的外形,色彩、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