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22772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北京延庆区初三一模语 文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1、 基础运用(共13分)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学校“语文社团”开展了以“习大大意大利之行”为主题的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1.下面是文学编辑为活动撰写的开篇词,请你阅读文段,完成-小题。(共10分)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个伟大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

2、流长 渊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马可波罗用他的游记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为一代代友好使者所追随。进入当代,沿着古人友好交往的足迹,中意关系不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19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大利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始终密切合作、相互信任,建立了不同国家互利共赢的典范。【甲】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写道:“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乙】中意友谊扎根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之中,凝结在深厚的战略互

3、信之中,体现在丰富的务实合作之中,传承于密切的文化交流之中。中意两国牢固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成为双边关系快速稳定发展的坚实支柱。【丙】回首50年,中意关系深耕厚植、硕果累累;展望新时期,中意合作欣欣向荣、前景广阔。【丁】中国人民期待着同友好的意大利人民携手努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培育更加艳丽的花朵,让中意友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1)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渊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折” 历久弥新:填满 硕果累累(li) B. 渊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 历久弥新:更加 硕果累累(1i) C. 源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 历久弥新:更加 硕果累累(li) D源远流长 “

4、世”字第二笔是“竖折” 历久弥新:填满 硕果累累(1i) (2)文中第段 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 , 、 B ; 、 C, , D; ,(3)文中第段画直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答: (4)对文中段画波浪线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句引用意大利著名作家的话,强调中意友谊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B. 【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明了中意友谊基础牢固。C【丙】句句式整齐,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中意两国50年友谊的丰硕成果。D【丁】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中意友谊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前景更加美好。(5)请你为文段选择恰当的标题(2分)A东

5、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 B中欧交朋友 合作立典范C改革开放谋发展 文化交流代代传 D. 世界和平稳定 经济繁荣发展2.下面是书法小组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3分)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他的游记让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郎世宁是意大利人,是清代宫廷画家,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他们二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1)下图是马可波罗游记译本的封面,书名所用字体出现顺序较早的是(1分)A B (2) 下面是郎世宁所绘名马图和他题在图上的诗句,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一项是(2分)注:题诗内容“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想见真龙

6、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宋代 黄庭坚)A.用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草书,展现名马的独绝气质。B.笔画连绵如行云流水的草书,与名马的灵动天性相得益彰。C.笔画连绵如行云流水的行书,与名马的灵动天性相得益彰。D.用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行书,展现名马的独绝气质。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默写(共3分)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1分) 4.碧空一轮皎皎明月,常常因诗人的情思具有了不同的情感。李白“ , ”遥寄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苏轼“ , ”借一轮明月,表达对家人的美好祝愿。(2分)(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5-6题。(共5分)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

7、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 请你选取一联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战争场面,并写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 6.“秋”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或借秋的萧索表现愁绪,或借秋的活力表现朝气下列诗句中,与雁门太守行中“秋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共11分)【甲】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

8、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9、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与友人书顾炎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孤陋片面、浅陋。 资盘缠。 审详细。 稽探究、考察。 庶几差不多。 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7.下面语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 独学无友 学而不思则罔 鹦鹉

10、学舌B.无车马之资 走送之 公将鼓之 甘之如饴C.未尝稍降辞色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巧言令色 谈虎色变D.以中有足乐者 静以修身 可以一战 持之以恒8.下面论语语录中,填入【乙】文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C.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1) 请你从句中选出能

11、够表现作者成年之后求学艰辛的语句并翻译。答: (2) 请你从两句中选一句警醒自己并写出选择的理由。答: 10. 请你用上“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写出从【甲】【乙】两段文字中获得的“为学”启示。(3分)答: 三、名著阅读(3分)11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随即,这句话刷屏朋友圈,同胞们纷纷为这种“家国情怀”点赞。请结合名著中的人和事,谈一谈你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4题。(共8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在

12、形成民族史上罕见的、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这是一个执政党求贤若渴的宽广胸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人才签证”“留学生创业”这些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的举措,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这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迅速 的“磁场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对海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成为众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选择。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在“大磁场”的强大引力下纷纷归国,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洪流,弄潮其中,风光无限。【材料二】A

13、B保持高位【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的奠基人谢晓亮、高能物理王贻芳、人工智能甘中学、新药创制丁列明他们的回归使中国在各自领域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10年到15年。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使国家在量子互联网方面遥遥领先。“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 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11. 依据文意,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突起 敏锐 B.崛起 敏锐C崛起 尖锐 D.突起 尖锐13. 阅读【材料二】,请在图中A、B方框处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归国潮”前两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