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22651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京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文言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二友堂记胡 铨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1。将大用,会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作牧,以字罢瘵2。既至,栉垢爬痒3,民获苏,郡以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铨志之。仆曰:“公山林十有三年,穷崖怪壑,家猿狖而宫鱼龙,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是盖有说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能牧养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回之士,盖刚则不夺于欲。故曰:枨也欲,焉得刚!而书则曰:刚而无虐。惟无虐为无欲,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

2、竹焉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方公闲于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檀栾胶葛4,泠风薄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轹5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所恃,而小人有所畏。卒之雨旸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骫6桑,义高乎偃柏,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7,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8,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虽然,公将羽仪天朝,固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

3、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注释:【1】钓筑间:指隐居生活。【2】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3】栉垢爬痒:清除弊政,理顺民心。【4】檀栾胶葛:林木秀美错杂。【5】陵轹:压倒。【6】骫:盘曲。【7】道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8】轩冕:指官位爵禄。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告饥,而庐陵特甚会:恰逢B以字罢瘵字:使休养生息C泠风薄人 薄:浅薄 D固不能屈之使卑 固:本来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郡以大理 对植以竹B家猿狖而宫鱼龙 而小人有所畏C枨也欲,焉得刚 公独

4、有取于松竹焉者D盖刚则不夺于欲 方公闲于簿书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人胡铨。B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C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D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的浩然正气。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12有人评价本文“善以化用表己之意

5、”,即将他人作品中的语句转化,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请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并解说“己意”。(6分)13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请综合文中相关信息和下面的补充资料,概述“古人松竹梅崇尚”的表现及原因。(5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朝阳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古称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士非此三者,无以托于世而列于士君子之林矣。兼

6、之者,其命世之豪杰乎!道德不足,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若夫希世取容,求为富贵利达而已,又何足比其数也。我朝英贤辈出,其以道德、功业、文章名世者,代不乏人。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理学,尤精兵法。会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苏湖地饶,宜先取吴。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囊中物耳!宜先伐汉。”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上皆嘉纳之,累欲进公爵,公固辞不受。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功名显于世。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宋濂始见上于金陵,问:“世乱奈何?”对曰:“愿明

7、公不嗜杀人,天下可定。”上悦之。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侍上多所陈说,直谅不务文饰。上喜曰:“卿可参大政。”对曰:“臣少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一旦授职不效,有负陛下。”顿首力辞。上尝廷誉公曰:“古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为君子。若濂,事朕十九年,口无毁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公尝自言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后居青萝山,闭门著述,人罕睹其面。方孝孺,恒以明王道为己任。太祖尝召见,喜其举动端整。建文即位,召为文学博士,凡将相谋议,辄资孝孺。及靖难兵起,诏檄皆出其手。兵既渡江,坚守誓死。

8、建文逊去,文皇召用,不屈。文皇命孝孺草即位诏,悲恸彻殿,大哭且骂曰:“死即死,诏不可草!”文皇大怒:“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文皇大怒,竟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戮,之死靡悔。其所著述甚多,文大类苏氏,而正论过之。此数英贤,岂非志于道德,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者耶!迨今承平日久,今之士人非科第无以自见,故始为诸生,欣羡一举,不啻起渊谷、腾霄汉也;既推上矣,羡登甲第,汲汲不减诸生时;既成名矣,骎骎希冀显荣;位列公卿,犹思恩逮上世,赏延后裔。所谓诵法圣贤者,取陈言应制科尔,甫服冠裳,辄尽弃去。悲夫!以是立功名且不可,何论道德!余告门下举试不第者曰:“君子修身

9、善行,睹穷达显晦,不入于心,充然喜乐在我。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别矣,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所患志不立,汩外慕而损真心。汝其以贤为师哉!”(取材于明张瀚松窗梦语士人纪)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 表见:显扬B.若夫希世取容 取容:讨好取悦 C.直谅不务文饰 直谅:宽恕 D.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 驰骛:奔走趋赴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其命世之豪杰乎 B. 众以苏湖地饶如其礼乐 亦足以畅叙幽情 C. 因收中原 D. 以是立功名且不可我欲因之梦吴越 犹且从师而问焉10.下列对文中语

10、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何足比其数也又哪值得和他们相提并论呢B.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我曾私下仰慕德行高尚的前辈先哲C.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 凭你拥有的卓越才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D.汩外慕而损真心沉迷外物因而迷失了本心11.下列评价与文中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忠愤激发,百折不回 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A.刘基 方孝孺 宋濂 B. 方孝孺 刘基 宋濂 C.方孝孺 宋濂 刘基 D. 宋濂 方孝孺 刘基1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13.文中三位英贤与“今之士人”相比,在立言、立功

11、、立德三个方面的表现有哪些不同?请以其中一位英贤为例,简要说明。(6分)西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遂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 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

12、也,不淫意于法之外。”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取材于管子明法解)(二)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

13、,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是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取材于淮南子主术训)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B.案其当宜,行其正理 案:根据C.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14、中:符合D.法者,非天堕 堕:堕落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A.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B.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C.行私惠而赦有罪 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D.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 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B.不为惠于法之内 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C.县法者,法不法也 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D.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3分)人主之立法,先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