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理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1731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管理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管理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管理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管理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理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安全、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概念 1安全 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免遭不可承受的发生事故的危险). 2.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两种安全功能:(1)失误一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2)故障一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3.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

2、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第二讲:安全管理中的辩证思维 安全管理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企业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实效性强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措施,来提高安全工作的效能,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1、观念转变和管理创新 安全管理工作应转变传统的安全理念,提倡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实现全员的“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以此来提高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安全检查工作实现从抵触应付到参与配合的转

3、变,毕竟所有的安全检查工作最终是为了改进现场安全状态,以提高过程的本质安全和人的本质安全;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实现“让我学习”到“我应学习”的转变,以便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转变观念是提高安全综合水平的前提条件。 2、高标准和严要求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对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纰漏视而不见、司空见惯;个别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关键在于安全管理的标准水平低、对员工的岗位安全要求不严格;对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对企业进行环保和安全评价,从中找准现成的安全状态不适宜的问题点,用“安全木桶理论”来加以持续改进。 3、闭环管理与开路管理 闭环管理是指对安全工作的每项活动都应本着“

4、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实施动态实时控制,有策划安排、有落实实施、有检查评价、有总结改进;不能形成开路管理,只是安排而不进行动态跟踪评价,使所有的实施细则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管理务虚化;对现场安全状态企业应落实专人进行监督考核,对过程隐患不断进行限期整改,以达成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 4、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 安全管理即要对直接经验进行深层次剖析,及时完善管理和作业文件来进行“亡羊补牢”,此时的时效性便显得十分重要,并及时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教育活动,受教育的人数应达到最大化;又要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价,采取预防措施“未雨绸缪”,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应分解落实到人

5、头,并进行现场动态跟进评价;现场安全管理吸取直接或间接经验教训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此过程中也或开展灵活多样的“事故反思日”和“事故演练月”等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和改进。 5、安全形式和安全内容 安全形式反作用于安全内容,对安全内容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展各种形式安全活动,并对每次开展的安全活动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开展安全活动时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提前应组织策划,进行效果预测分析,对活动过程实施跟踪考核,关键解决人的安全意识和人的安全认知能力低的问题,以减少现场人为作业失误或信息传递失真而连锁引发成事故。 6、责任追溯和结果预知 发生事故应按

6、因果分析法进行责任追溯,从人、机、料、法和环等方面追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以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按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并加以考核;企业也应开展模拟事故的原因剖析,以产生事故的结果来模拟追溯其原因,通过在现场控制模拟事故的原因来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管理应遵循精细化细节管理的原则,务实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7、以点带面和以面促点 安全管理工作应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每月以员工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表现进行排序,按照“271”(20%优秀,70%中等,10%差)原则实施奖优罚劣,以点带面不断促进安全工作上水平;同时,应将好的做法和经验以面促点地推广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小题大做,安

7、全重心应下移至班组,强化班组安全建设,挖掘班组安全工作的能动性,来提升企业安全工作不断上台阶。 8、惩戒处罚和提醒沟通 安全工作既要对三违行为和事故后果按责任进行惩戒处罚,又要在分配任务时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信息沟通;惩戒处罚可以是经济上的处罚,也可以与各层管理者的职务连带考核;提醒沟通应重视监督检查,以保证现场作业出现人为失误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9、安全评价和安全改进 安全评价需要不定期进行,安全改进需要时时开展;从安全评价中掌握现场安全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对策,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对现场隐患点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改进,以便提高过程活动的本质安全,控制小概率事故的能量释放。 10、现

8、场救援和应急预案 现场救援是在发生事故后所采取的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后果;应急预案是指对现场危险源实施预防性模拟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现场救援需要员工有相应的救护知识,应急预案需要有安全专业人员进行综合审定。总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以辩证的思维来界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分类排序,匹配相应的资源进行持续改进;应本着变化发展的哲学思维,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实时剖析和动态监督跟踪,以使过程安全处于受控状态;在评价安全成本、安全质量的同时进行科学的安全决策,来提高企业安全工作的良性化动作状态,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第三讲:蝴蝶效应、制度、管理及安全生产 蝴蝶效应的安全启

9、示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个“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看似荒谬和极端的理论,却说明事物发展对初始条件具有极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因此,安全生产要从防微杜渐开始,“防”在细微之处,“杜”在行动之中。我们应该从注重细节做起,从源头消除偏差,防止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10、后果,把不安全因素消除于萌芽之中。这就是蝴蝶效应给安全生产的启示,他告诉我们细节的重要性。制度、管理和安全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主要靠制度和管理。首先,安全制度是最重要的。这毫无疑问。有了制度才有参照,才有执行的依据,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工作中较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制订出相应的制约制度十分必要,而且越细越好。其次,现场管理是重要一环。制度形成了,关键在执行。有道是“赢在执行”,有了好的制度,执行不好,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要把制度执行下去,就要靠现场管理。这两点,勿庸自疑。然而,有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执行到位的现场管理,就能使员工不违规操作了吗?让我们先来聆听一下一位现场管

11、理者的声音:处罚从轻从宽,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从重从严,将会激起人的逆反心理,还可能因此生发出其他问题。再来看看一位网友的感言:“一次在甲板上干活,天气很闷很热,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真想把头发都剃光了,别说戴着安全帽了。干了一会,心想:把安全帽脱了吧,总不会那么巧就碰着头了吧,总不会那么巧被管理员抓到了吧。一边为自己找脱安全帽的理由,一边就把帽子给脱了。不一会工夫我就把没戴安全帽这事给忘了,当我猛一抬头,后脑勺重重地碰在了舱口围上,疼得我在甲板上直打滚,碰处立马就起了个大血包。当时我就是想不通,怎么就那么巧呢?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真的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啊!一阵感叹。” 上述两种情况,其实十分普遍。

12、即使在安全制度与管理工作都很到位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两段感言,让我们看到,光靠制度和管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蝴蝶效应的另一种启示完善的安全制度,是约束和指导员工行为的准则;现场管理,是使安全制度贯彻执行的保障。而蝴蝶效应则告诉了我们,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极大的不良后果。启发了每一位员工,要自觉遵守制度,自觉地注意每一个细节,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自觉和认同,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所以,除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到位的现场管理,我们还需要去营造一种员工认同的氛围。只有营造了这种氛围,才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平台、各种方式,不断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

13、和其他活动,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这些看似边缘性的各种文化工作,很可能会像亚马逊蝴蝶扇动的翅膀一样,产生良性连锁反应,使员工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营造出一种认同与自觉的良好氛围;反之,也许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些工作,蝴蝶扇动的翅膀可能会造成员工认识上的偏颇,形成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制度和管理有抵触心理、对安全行为心存侥幸等不良氛围。这也许是“蝴蝶效应”对安全管理的另一种启示:制度、管理、文化应该齐头并进。第四讲: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

14、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件潜在隐患。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

15、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1. 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