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上传人:相*** 文档编号:8921634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1.考试内容模块具体内容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案撰写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实施语文教学组织策略、评价策略、反馈策略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多媒体的运用教学评价语文学业评价语文教师教学评价2.试卷结构总分值:150分总时限:120分钟题型分值比例模块单项选择题15题*3分=45分30%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案例分析题2题,共40分27%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设计

2、题3题,共65分43%学科知识教学设计单项选择题:约30%非选择题:约70%3.考点分布模块年份内容分值比重学科知识2017上【中外文学】推荐作品(表达“豁达心境”的文言作品,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科幻小说)9分6%【文本分析】文言作品手法分析3分2%【汉语言基本知识】1.谦敬辞 2.修辞:“通感”3.文字:找错别字 4.语法:病句辨析14分9.3%【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3分2%2016下【中外文学】推荐作品(同类人物形象)6分4%【文本分析】1.文言实词2.对教学论文(节选)的分析6分4%【汉语言基本知识】1.修辞:“拟人”2.文字:找错别字3.语法:

3、病句辨析11分7.3%【语文新课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3分2%2016上【中外文学】1.推荐作品(亲情主题、人物形象)2.文学作品内容理解9分6%【文本分析】1.文言虚词2.诗歌意象6分4%【汉语言基本知识】1.成语出处 2.汉字发展规律3.文字:找错别字 4.语法:病句辨析14分9.3%【语文新课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3分2%教学设计2017上【选择题】1.关于体会语言的教学环节设计2.课程资源的利用3.教学环节分析判断【教学设计题】课内文章(文言文)1.从某个角度写文言文教学的认识2.确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选取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教

4、学片断71分47.3%2016下【选择题】1.教学环节的合理性2.课程资源的利用分析【教学设计题】课内文章:1.自选角度写赏析文字(200字以上)2.确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选取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片断71分47.3%2016上【选择题】1.板书作用2.诗歌教学设计(朗读)3.课程资源的利用(课后练习题、教材插图)【教学设计题】课内文章(文言文)1.根据给出的角度写教学认识(200字以上)2.确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选取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片断74分49.3%教学实施2017上【选择题】1.分析教学实录(识字方法、文本内容解读)2.分析不同课型教学效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5、案例分析题】1.教学类案例分析,评析教学方法2.作文评析47分31.4%2016下【选择题】1.诗歌教学活动的作用分析2.分析教学实录(教学评价,导入)3.教学活动开展的合理性(综合性学习)【案例分析题】1.教学类案例分析,梳理教学过程,概括教学任务,评析优点2.作文评析47分31.4%2016上【选择题】分析教学实录(师生互动方式)【案例分析题】1.教学类案例分析,评析资源利用和教学方法,分析教师提问2.作文评析35分23.4%教学评价2017上对评价方式的理解(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3分2%2016下1.评价教学板书2.教学反思6分4%2016上1.教学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2.评价课程(评

6、价方式转变)3.批改作文9分6%4.特点分析(1)从命题形式的角度来看,题型和分值都比较稳定,案例分析题各小题的分值略有变化。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分值比重大。(2)从考试内容的角度来看,呈现出范围加大的特点,对学科知识和教学设计的考查偏多,综合性强。(3)从考试难度的角度来看,呈现出难度增大的特点,尤其是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题的难度增大了,需要紧密结合教学来做答。第二部分 经典例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描写亲情的作品。下列符合的是( )。A.都德最后一课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D.茹志鹃百合花【答案】B。解析:A项最后一课表达的是法兰西人的爱国

7、之情;C项威尼斯商人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D项百合花再现了我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2.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分析句中数量词的“对比”的表达效果,请学生再补充一例加深体会,下列合适的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B.一片孤城万仞山C.两个黄鹂鸣翠柳D.夜来城外一尺雪【答案】B。解析:B项城是“孤”的,是“一片”的,山则众多,高达万仞。通过这样的对比,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更见城之孤。3.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文言词语“孰”的用法。下列句子中“孰”的

8、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明日,徐工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C.孰知妇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答案】B。解析:A、C、D三项“孰”均译为“谁”,B项“孰”是通假字,通“熟”,译为仔细地。4.阅读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导入语,按照要求答题。师:今天咱们学习说明文生物入侵者,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很多活动就靠大家来做,老师的建议是:我们在活动里重点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咱们第一个活动内容是要从全文里提取信息,请看屏幕:速读,提取全文信息。换一个说法,就是速读全文,浓缩课文内容,再换一个说法,就是用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来准确

9、全面的概况文章内容,下面速读课文,提取你认为应该提取的信息。对上述教学实录导入语的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教师能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B.导入语过于强调情境,影响学生的自读探究C.提取信息的要求,偏离了该堂课的教学目标D.教师提示学习方法,过程清晰,表述准确【答案】D。解析:A项“文体特点”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过于强调情境”在材料中未体现,并且该老师注重学生自学;C项“概括内容”“提取信息”是必要的教学环节,未偏离教学目标。5.教师在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形成性评价”这一内容时,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产生了分歧。下列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适合的是( )。A

10、.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水平B.形成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C.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应侧重于诊断D.形成性评价应强化对学生的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评价,是对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语文学习的动态过程,反馈有关信息,作为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根据。二、案例分析题阅读八年级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答题。环节一:启发思考教师: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出示PPT1)。要求学生先不看课文,说清楚图上所示的大拱与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发言:“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边的上面共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大拱的两端各有两

11、个小拱。”“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根据学生所述,老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可是没有一种能与PPT1图片相符合。老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肩”和“各”为什么用的准确环节二:比较阅读学生活动:精读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找出能说明这两座桥具有中国石拱桥所有特点的句子,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出示PPT2。赵州桥与卢沟桥的概况名称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艺术价值评价赵州桥卢沟桥教师提问: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而不是一个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赵州桥是“

12、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文中介绍赵州桥侧重结构特点,卢沟桥侧重艺术和历史价值。这样说明更加全面,说服力更强。(1)评析“环节一”中PPT1展示赵州桥图片的作用。【参考答案】导入课文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为课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基础,该教师使用赵州桥图片导入课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教师不让学生看书,而是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形容赵州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再通过文本的比对验证自己的了解,具有趣味性,也能增强阅读印象。(2)评析“环节二”中教师最后提出问题的目的。【参考答案】教学设问要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同时也要具备有效性,帮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环节二最

13、后提问“为什么作者选择卢沟桥和赵州桥举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和独特价值,即赵州桥是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文中介绍赵州桥侧重结构特点,卢沟桥侧重艺术和历史价值,进而把握本文的说明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设问,不仅解决了教学重点,而且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说明手法。第三部分 高频考点【学科知识】考点中外文学韩愈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在作

14、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马说(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论说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七言绝句,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七言律诗,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季风景),本文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