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4.0教程 操作基础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1493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g4.0教程 操作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ug4.0教程 操作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ug4.0教程 操作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ug4.0教程 操作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ug4.0教程 操作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g4.0教程 操作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g4.0教程 操作基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操 作 基 础,Siemens NX,UG NX 4.0工作界面 UG NX 4.0布 局 操 作 UG NX 4.0图 层 操 作 UG NX 4.0基 准 特 征 UG NX 4.0产品设计,本章要点,2.1 UG NX 4.0工作界面,2.1 UG NX 4.0工作界面,2.1.1 工具条 常用的工具条如视图、标准、特征、特征操作、装配等,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介绍,如图2-4所示。,2.1 UG NX 4.0工作界面,2.1.2 资源管理器 资源管理器在设计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详细地记录设计的全过程。设计过程所用的特征、特征操作、参数等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装配导航器

2、(Assembly Navigator)、部件导航器(Modeling Navigator)、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培训(Training)、帮助(Help)、历史(History)、系统材料(System Material)等,如图2-10所示。单击资源管理器的某个图标将弹出该资源窗口。,2.2 UG NX 4.0布 局 操 作,UG的视图布局功能主要用于控制视图布局的状态和各视图的显示角度。用户可将绘图工作区设置为多个视图,并且可以任意切换视图的显示,以方便自己进行实体对象细节的编辑和观测。,2.2 UG NX 4.0布 局 操 作,2.2.1 打开布局 选择菜单【

3、视图】|【布局】|【打开】,弹出如图2-12所示的【打开布局】对话框,对话框中L1-single view、L2-side by side、L3-upper and lower、L4-four views、L6-six views为系统预定义布局,对应图2-13的5种布局状态。,2.2 UG NX 4.0布 局 操 作,2.2.2 自定义布局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自定义布局,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视图】|【布局】|【新建】命令,弹出【新建布局】对话框。 (2)在【名称】文本框里输入新建布局的名称,在【布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布置格式,系统提供了6种布置格式,每种布置格式都是由一组默认视

4、图组成,在下部的9个按钮可选或不可选,根据布置格式而定。 (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各个视图的布置格式,单击对话框下部的某个可选按钮,则该按钮变为选中状态,然后在列表框中选择按钮所在位置的视图的形式即可。 (4)保存布局。选择菜单【视图】|【布局】|【保存】命令,即可将创建的布局保存。 (5)单击【确定】或【应用】按钮,完成布局创建工作,关闭对话框。,2.3 UG NX 4.0图 层 操 作,UG软件提供了256个图层供用户使用,图层的应用对用户的绘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用户可以设置图层的名称、分类、属性和状态等,还可以进行有关图层的一些编辑操作。,2.3 UG NX 4.0图 层 操 作,

5、2.3.1 自定义图层操作 自定义图层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格式】|【层的设置】,弹出【图层设置】对话框。 (2)单击【编辑类别】按钮,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 (3)在【类别】文本框中输入“solid”,单击【创建/编辑】按钮,弹出如图2-18(b)右图所示的对话框。 (4)在【图层】下面的选项中,按住Shift键选中120层,然后单击【添加】按钮,则会显示120层为Included状态,2次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图层设置】对话框。 (5)按照类似的操作,设置草图、曲线、参考对象、片体和工程制图对象等层。 (6)设置完后,单击【图层设置】对话框的【信息】按钮,查看层的设置情况。

6、,2.3 UG NX 4.0图 层 操 作,2.3.2 工作图层 在一个部件的所有图层中,只有一个图层是当前工作层,所有的操作只能在工作层上进行。而其他层则可通过对它们的可见性、可选择性等的设置来操作。如图2-20所示的按钮可用来更改列表框中图层的显示状态。,2.3 UG NX 4.0图 层 操 作,2.3.3 图层操作 图层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格式】|【移动至图层】命令或单击【实用工具】工具条中的【移动至图层】按钮。 (2)选择需要移动的对象,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图层移动】对话框,如图2-21所示。 (3)在【目标图层或类别】文本框中输入对象想要移动的图层,也可在【图层】列

7、表框中选择要移动到的图层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对象移动到相应图层。,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基准特征是为了生成一些复杂特征而创建的一些辅助特征,UG NX中,系统提供了4类基准类型:基准点、基准轴、基准平面和基准坐标系。,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2.4.1 基准轴 在拉伸、回转和定位等操作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辅助的基准轴线,来确定其他特征的生成位置。基准轴分为相对基准轴和固定基准轴两种。相对基准轴与模型中其他对象(如曲线、面或其他基准等)相关联,并受其关联对象的约束;固定基准轴则没有参考对象,即以工作坐标(WCS)产生,不受其他对象的约束。 选择菜单【插

8、入】|【基准/点】|【基准轴】命令或者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条中【基准】下拉菜单的【基准轴】按钮,将会弹出【基准轴】对话框,如图2-23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2.4.2 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是建模的辅助平面,基准平面分为相对基准平面和固定基准平面两种。相对基准平面与模型中其他对象(如曲线、面或其他基准等)相关联,并受其关联对象的约束;固定基准平面没有关联对象,即以工作坐标(WCS)产生,不受其他对象的约束。 选择菜单【插入】|【基准/点】|【基准平面】或者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条中【基准】下拉菜单的【基准平面】按钮,就会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如图2-24所示。,2.4

9、UG NX 4.0基 准 特 征,1、相对基准平面的创建 (1)点和方向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上单击【点和方向】按钮,选择一点和一个矢量方向,即可创建一个基准平面,点为基准平面上的点,矢量方向为基准平面的法线方向,如图2-25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2)Plane on curve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Plane on curve】按钮,在曲线上选择一点,然后在【位置】文本框内输入距曲线起点的距离,即可创建一个基准平面,点击【循环解】按钮,可以得到不同位置关系的基准平面,如图2-26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10、特 征,(3)曲线和点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曲线和点】按钮,就可以创建一个通过该点并且垂直或相切与该曲线的一个基准平面,如图2-27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4)两直线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两直线】按钮,分别选择两条直线,如果两条直线共面,就会创建一个通过这两条直线的基准面;如果两条直线不共面,就会创建一个通过第一条直线且垂直于第二条直线的一个基准平面,如图2-28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5)成一角度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成一角度】按钮,选择一个平面,

11、再选择一个旋转轴,根据旋转方向在【角度】输入旋转的角度,即可创建一个基准平面,如图2-29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6)平分平面创建基准平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平分平面】按钮,选择两平行平面,则就会在两平面中间创建一个与两平面平行且距离相等的基准平面,如图2-30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2、固定基准面的创建 该方式以创建WCS坐标平面作为固定基准平面,可以创建XC-YC,YC-ZC和XC-ZC3个坐标面上的基准平面。 3、通过一点(线)与圆柱面相切 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自动判断的平面】按钮,先选择相切的圆

12、柱表面,然后选择基准平面经过的点或者直线(该直线要求与圆柱轴线平行),通过【循环解】按钮调整,即可得到相切基准面,如图2-31所示。,2.4 UG NX 4.0基 准 特 征,4、创建平行偏置平面 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类型】上单击【自动判断的平面】按钮,先选择一个平面,然后在【偏置】参数栏中输入偏置的距离,即可得到偏置基准面,如图2-32所示。,2.5 UG NX 4.0产品设计,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养成一种良好的产品设计习惯,这样才能节省设计时间,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响应能力。在使用UG软件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了解它的设计过程,在利用UG进行产品设计时一般遵循下面的规律。 设计准备 理解设计模型 主体结构造型 零件相关设计 细节特征设计,本章内容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