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920142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风波,整体感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提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重难点解析,【点拨】雨骤风狂,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点拨】闲适、坦然的心态。,3.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点拨

2、】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雨而泰然处之、潇洒从容的超然人生态度。,5.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 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点拨】“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

3、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写作特色,1语意双关,风趣幽默 这首词风趣幽默的笔调,主要表现在语意双关。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而是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而“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风雨”和,“晴”从表面上看,说的是天气的变化,实际上都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这些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作者那种无喜无悲、宠辱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2于日常小事中生发哲理 途中遇雨实属小事,但作者却在常事之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平生学养、处世精神和开阔胸襟,表示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忧患所忧的心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陈继儒小窗幽记,课文小结,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