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00483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巩固专题9现代中国文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9 现代中国文化班级 _ 学号 _ 得分_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5*4=60分)11986年8月邓小平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大原则是共同富裕。”随后这句话传遍全国,成为我党的共识。这体现了我党A首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观念B确定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决定C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创造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新模式【答案】D【解析】【详解】2“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

2、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独立、富强B民权、民生C民族、民权D富国、强国【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的“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即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史实,其核心应为“实现民族的独立”;题干中的“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日益富强的史实。故核心问题为独立、富强,故排除BCD,选A。 6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革命是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

3、的成功。”其旨在引导A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中国革命道路由“城市为中心”向“农村为中心”转变C中国人民当前的革命策略是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D中国人民当前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7“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这段论述与毛泽东的哪部作品有关(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毛泽东论述了重工业和轻

4、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属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故选C项。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问题,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人民民主专政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D项。8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D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答案】D【解析】【

5、详解】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应是建国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整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矛盾,而“主要矛盾”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论断A是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B基本符合中国的国情C否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D具有一定“左”倾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是对建国后几年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分析,基本符合建国后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情,故B正确;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否定

6、民族资产阶级的贡献,故C错误;七届二中全会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比较全面客观的,不是“左”倾,故D错误。 12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对上解读正确的是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答案】C【解析】【详解】1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专门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做出如下规定。这些规定A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B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C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D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答案】D【解析】【详解】1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改造旧教育和学习苏联。到1958年,教育开始进入尝试探索阶

7、段,既不学欧美,也不学苏联。这种变化反映了A政治局势影响教育改革B国际环境制约教育改革C国际关系决定教育改革D旧中国教育的严重滞后【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学习对象的变化可知,教育改革受当时“左”倾政治局势的影响,故 A 项正确;国际环境对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制约因素,故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现状,不是变化的反映,故排除。151958年9月9日,上海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文艺创作展览会,展览了“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卫星”:群众业余创作的文艺作品300万字,生产影片638部,美术作品6000多件,创作剧目2053个。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上海的文化教育水平

8、迅速提高B中苏友好合作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艺创作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抓住材料时间,结合大跃进运动的史实,从政治运动影响文艺创作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正确。二、非选择题(2题=40分)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9、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二: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材料三: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以乡村包围城市”,

10、“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6月11日)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方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异同。 【答案】(1)物质层面: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

11、;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2)变化: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理论:新三民主义。作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同: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异:材料三:“城市中心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解析】【详解】(2)根据“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军阀和支持军阀的帝国主义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对他们的幻想破灭,主张推翻军阀和帝国主义,因此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

12、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也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根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相同点在于都主张暴力革命;但不同点在于材料三主张城市中心论,而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十四大)会议时间地点介绍一大1921年上海 嘉兴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1923年广州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

13、一战线问题。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五大1927年武汉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六大1928年莫斯科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七大1945年延安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八大1956年北京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九大1969年北京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八大党章作了错误修改。十大1973年北京继续了九大的

14、“左”倾错误。十一大1977年北京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十二大1982年北京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十三大1987年北京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和 “三步走”发展战略。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前两次大会都在上海举行。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中心转移到广州、上海和武汉。国共合作破裂后,情况危急,六大在莫斯科举行。随着长征的胜利,延安成为革命中心;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新中国,北京成为首都,故八大以后均在北京举行。历次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观点: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论述:中国共产党注重实事求是。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四大、五大及时调整,提出了建立工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