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手答辩题[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9348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能手答辩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能手答辩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能手答辩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能手答辩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能手答辩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能手答辩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能手答辩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课程资源,你所理解的课程资源都有哪些?参考答案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2、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那些?参考答案(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

2、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课堂提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课堂提问必须有启发性(2)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3)课堂提问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堂提问必须有一定的梯度、深度和难度(5)课堂提问应该避免无效性,力求有价值(6)课堂提问应该力求新颖 4、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参考答案(1)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2)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3)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4)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5)能灵活多样的运用教学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6)能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7)能体现教学的

3、开放性和民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能高效、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5、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6、学生识

4、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7、谈谈你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些且是有用的教学方法。但必须根据每节课的

5、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本身的特点、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班集体的特征、教学的环境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选用这些方法,也就是说,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有可能不同,即使教同样的内容,教学方法也有可能变化。所以教无定法。所以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学,而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生、所教的内容、能实现教学目标,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法。 8、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

6、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9、教学反思的途径有哪些?参考答案 课后备课: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写反思日记,即经验记录法。观摩与分析,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对所观察到的情景进行描述。开展行动研究,通过研究和提问,养成反思技能,并改进教学态度和行为。文件夹发,档案袋,以专题的形式存档。职业发展,提

7、出在课题上产生的问题,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解决。10、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

8、案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1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送适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

9、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其他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就学。12、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参考答案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10、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去分析,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对。因为这句话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人的发展因素中,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发展进程也影响人的发展进程,其差异性奠定了个体差异的基础,但它不决定人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后天环境,特别是学校教育。14、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11、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15、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

12、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16、正在上课时,教室跑进了一只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候你该怎么做?参考答案应统一多方面的影响力量,做到家、校、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课程创生为指导,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上课方式,引导学生对猫的观察,或体验猫进来的感受,等,然后内容转变为与猫相关的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或任务上。17、为了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上级检查组来到了某学校。校长汇报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

13、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的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参考答案我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失偏颇。该校领导对两个问题没弄清楚,一是对素质教育不理解。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包括六大方面,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位校长对此毫无了解,可想该校怎么开展素质教育的。二是这位校长把课外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搞混淆了,二者是有区别的。 18、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问题: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