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 读后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92744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崂山道士   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崂山道士   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崂山道士 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崂山道士 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学习不能怕吃苦 读崂山道士有感 崂山道士是蒲松龄所着的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慕道的人,听说崂山有很多仙人,便前往求学。老道士收下了他,让他每天去砍柴割草。他嫌苦,总想回家。为了不白来一趟,临走时,跟老道士学了穿墙术,结果回家后因为炫耀而不灵验,头上撞出个大包。 这只是个虚构的故事,听起来很好笑,但却耐人寻味:学习没有捷径,怕吃苦就一无所成。 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知识学本领的前提。因为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认真听讲、反复练习、勤于实践。听不明白、苦苦思索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会时常出现。如果没有毅力、怕吃苦,是不可能学好的。老道士之所以让王七天天去砍柴,无非是磨练他的意志,让他能吃苦,可他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当逃兵,最终自然什么也学不到。 请看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哪一个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呢?史学家司马迁写下名垂千古的史记,花了18年时间;大物理学家牛顿为了做实验,居然记不得自己是否已经吃饭;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钢琴家郎朗3岁开始学琴,为了提高琴技,童年时远离故乡,8年不能和妈妈相伴试想,如果他们也像王七那样害怕吃苦,怎么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今天我们不愿吃苦,明天我们吃的苦可能就会更多。为了明天能够从容地品尝成功的甘甜,请千万不要学崂山道士中的那个王七。让我们今天主动地去吃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