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9192583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卷历 史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60小题,共60分)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石斧 耧车 骨镰 曲柄锄A、 B、 C、 D、2、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 )A. 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B.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C. 开始刀耕火种 D. 出现了曲辕犁4、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材料中描述的工具是指(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5、 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 )A. 规模大,分工极细 B.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 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 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6、风俗通载:“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

3、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这一商业现象被彻底打破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说法,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丝绸之路的开辟A B C D 8、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B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与技术C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与农业相关的水利设施的完善9、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10、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策是( )

4、A. “闭关锁国”政策 B. “海禁”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11、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A官方垄断贸易的需要 B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C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D封建统治已经腐朽12、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汽船的出现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3、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

5、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D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5、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6、。”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16、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C. 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D. “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17、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下列哪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18、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

7、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蒸汽机的推广 B. 火车的发明 C. 内燃机的出现 D. 发电机的发明19、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19世纪中期的伦敦( )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 B城市拥堵人口膨胀 C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 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20、“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8、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1、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平台,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其展品应该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23、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

9、%。其做法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消失 B工厂制度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衰落2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 近代企业开始出现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A B C D25、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 外商企业 B. 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26、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27、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

10、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地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从个点向个面的不断弥散过程。”材料中的“第二步”应该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筹划海防,建立海军28、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是( )A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C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D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29、“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

11、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民族工业兴起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清政府设置工厂30、下图是中国近现代某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影响图示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式迎来发展最高峰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官僚资本控制经济命脉迅速膨胀 D.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1、 “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 )A.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 一战期间 C. 抗日战争时

12、期 D. 解放战争时期3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A.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大生产 B.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C. 主要由私人投资兴办 D.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产生33、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

13、前行34、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 土地改革 B. 实施“一五”计划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A. 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B. 实施“五年计划” C.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设立经济特区36、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A. 经济发展规律 B. 国家经济政策 C. 产业结构现状 D. 国际关系格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