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9022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左为恒 周林 演示文稿10(第4章(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第十讲,2,六、求分离点、会合点:,由于根轨迹的共轭对称性,所以分离点和会合点或位于实轴上,或发生于共轭复数对中.而且分离点和会合点必然对应于特征方程的重根。,若实轴上一个零点与一个极点间存在根轨迹,则:两点间或者既存在分离点也存在会合点,或者既不存在分离点也不存在会合点。,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故对应于:,则分离点或会合点可由下式求得:,4,例1:巳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示,求其分离点。,系统特征方程为:,故,于是,5,解出:,分别代入上面K1的关系式,得到相应K1值:,6,求出K1值为负的点,必然不是分离点或会合点,故将其舍去。,是分离点,7,例2:巳知系统开环

2、传递函数如下所示,确定其根轨迹的分离点会合点。,8,解出:,此地,分离点和会合点刚好都出现在实轴上。,9,例3:巳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示,求其分离点。,开环极点为:,10,解出分离点为:,系统根轨迹如下所示:,11,七、出射角 ,入射角 :,12,在根轨迹上选择一点 s1,距离复极点P1 为 ,当 则 , 即为出射角。故由幅角条件,有,由于 距 无限接近,故可改写为,13,故出射角和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即为:,14,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求系统根轨迹的出射角。,容易算出各极点间的相角,故出射角即为:,15,16,八、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1、利用劳斯判据确定交点,例:系统开环传递函为,闭环特征方程即为:,利用劳斯判据,有,17,于是,有,辅助方程,(根轨迹起点),18,即系统临界增益为:,由辅助方程,则,解出:,2、令 ,代入特征方程,解出交点:,对上例,将 代入特征方程,则有,19,实部与虚部分别进行求解,即,解出:,( 舍去),与上法解出的结果样。,20,4.6 习题: 2,21,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