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976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用伦 32332 《综合布线技术》电子课件(13456章)(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综合布线概述,本章要点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结构、组成、经济性及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动态,1.1 智能建筑,1.1.1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规定智能建筑的含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1.1 智能建筑,1.1.1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1984年1月,由

2、美国联合科技集团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了称之为都市大厦的世界第一幢智能建筑。 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发展迅猛令世界注目。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建成了若干智能建筑。,1.1.2 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主要由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综合布线系统(PDS)和系统集成中心(SIC)五大部分组成。智能建筑的组成如图11所示。,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内的供配电、照明、给排水、暖通空调、保安、消防、运输、广播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而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在建筑物内形成安全、舒适、健康的

3、生活环境和高效的工作环境,能够保证系统运行良好的经济性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且由这些设备和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其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各类电子数据处理,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能进行辅助决策。,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智能建筑中的通信自动化系统能够对于来自建筑物内外的各种语音、文字、图形图像和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能力,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完备的通信手段和高速、有效的信息服务。通信自动化系统包括语

4、音通信、图文通信、数据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四个部分,具体负责建立建筑物内外各种信息的交换和传输。,综合布线系统(PDS),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所有信息的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是由线缆和相关的连接硬件设备组成。 系统集成中心(SIC) 系统集成中心是智能建筑的最高层控制中心,监控整个智能建筑的运转。系统集成中心具有各个自动化系统信息汇集和各种信息综合管理的功能。,1.1.3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的关系,GB/T503142000指出,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

5、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1.2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率先推出了结构化布线系统(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仅限于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的布线。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代表产品称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PDS系统。 综合布线是一种预先布线,能够适应较长一段时间的需求。综合布线还具有灵活的配线方式,布线系统上连接的设备在改变物理位置和数据传输方式时,都不需要进行重新定位。,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分

6、层星型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照每个模块的作用,可以把综合布线系统分成如图13所示的6个部分。即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的范围是从通信引出端到终端设备的接线处。工作区子系统如图14所示。,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2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也称为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从用户工作区连接到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线缆,结构一般为星型结构。配线子系统如图15所示。,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3干线子系

7、统 干线子系统也称为 垂直干线子系统, 由建筑物内所有的 干线电缆和相关支 撑硬件组成,是建 筑物内最重要的通 信干道,相当于中 枢神经。如图16所示。,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个楼层接续设备房间内,由交连、互连、跳线和插头等标准的通信线路连接设备或装置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垂直干线子系统与各楼层的配线子系统相互连接。,1.2.2 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中枢,是综合布线系统最主要的节点。整个建筑的各种信号都经过各种通信线缆汇集到设备间。它由进入设备间的各种线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设备组成。,1.2.2

8、综合布线的结构和组成,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 将建筑物内的电缆 延伸到另外的建筑 物的标准通信线路 的连接。 如图17所示。,1.2.3 综合布线的特点,1综合性、兼容性好 综合性、兼容性是指设备或软件可以用于多种系统的特性。 2开放性好 采用了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流行的标准, 既对设备开放,也对协议开放。 3灵活性强 综合布线系统灵活性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需要,使用起来十分方便。,1.2.3 综合布线的特点,4可靠性高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了高品质的标准器件和线缆,所有的器件和线缆都通过UL、CAS和ISO认证,质量可靠。 5先进性和经济性好 先进的布线材料,可以满足今后

9、510年的发展需要。 一套标准设备且可以在若干年内满足使用要求 ,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经济性。,1.2.4 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1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1.2.4 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2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1.2.5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1综合办公类 2重要的公共设施建筑类型 3商业贸易类型 4交通运输类型 5新闻机构类型 6其它重要建筑群类型,1.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1.3.1 基本型设计等级 适用于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能够支持语音或综合型语音/数据产品。 基本配置 (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2)每个工作区有1个水平布线(4对UTP双绞线

10、电缆)系统。 (3)完全采用110A交叉连接硬件,并与未来增加的设备兼容。 (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4对双绞线,两对用于数据传输,两对用于语音传输。,1.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1.3.2 增强型设计等级 不仅支持语音和数据处理的应用,还支持图像、影视和视频会议等。 基本配置 (1) 每个工作区有2个或2个以上信息插座。 (2) 每个信息插座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4对UTP双绞线电缆)系统。 (3) 采用110A或110P交叉连接硬件。 (4)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8对双绞线。,1.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适用于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双绞线电缆混合组网。 基本配置 (

11、1) 每个工作区有2个或2个以上信息插座。 在建筑物、建筑群的干线或配线子系统中配置62.5m的光缆或光纤到桌面。 每个工作区的电缆中应有两条以上的双绞线。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配有4对双绞线。,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1国际布线标准 (1) ANSI/TIA/EIA 568A是在北美广泛使用的商用建筑物通信布线标准 (2) EN50713是欧洲布线标准,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防辐射能力。 (3) 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通用布线系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5年颁布的国际布线标准。 2我国布线标准 (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2007年10月1

12、日起实施。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15 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动态,综合布线正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产业。 标准化:,综合布线采用符合国际工业标准的设计原则,支持众多厂家的系统及网络; 宽带化:采用双绞线与光缆混合使用,传输速率高,适应网络高速带宽的需求; 综合性:将多种配线系统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中,满足用户对语音、数据、图像以及控制信号综合传输的要求; 模块化结构使布线系统可管理,满足信息网络布线在灵活性、智能化及可扩展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第3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本章要点 综合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与建筑工程的配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6个子系

13、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管槽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防护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3.1综合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明确用户信息点的数量、位置和通信业务的类型及需要。分析的结果就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3.1.1 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以及对象和范围,1基本要求 (1) 必须充分体现三个要素,提高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准确性 三个要素:用户信息点出现的时间、位置和数量,必须尽量作到确切、详实和具体。 (2)以近期需求为主,适当考虑今后的发展。 (3) 必须对各种信息终端统筹兼顾。,用户需求分析的对象和范围,2用户需求分析的对象 (1)

14、智能建筑 (2) 智能小区 3用户需求分析的范围 (1) 工程区域的大小 (2) 信息种类的多少 语音、数据和视频信息;保安监控系统信息;消防监控系统信息;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信息;数字电视接收系统。,3.1.2 用户需求信息量的估算方法,1智能建筑用户需求信息量的估算 办公性质的场所,用户信息点的参考指标,2智能小区用户需求信息量的估算,智能小区用户信息点的参考指标,3.2 综合布线与建筑工程的配合,3.2.1 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1通信线路引入建筑物的配合 通信线路地下管道引入建筑中的路由和位置应与其他管线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和矛盾。 引入管道的位置应安全可靠。 引入管道的路由和位置应尽量邻近建筑

15、物配线架和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上升路由处 。 引入管道的位置不应选择在过于邻近房屋建筑的伸缩缝处。,3.2.1 与土建工程的配合,2与设备间的配合 设备间的位置应尽量安排在邻近电缆竖井处。 设备间的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安装在设备间的设备数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设备间内不得有燃气管、上下水管等管线,以免危害通信设备。 与主干布线的配合 。 与配线的配合 。,3.2.2 与装饰工程的配合,1. 设计配合 布线设计要与装饰设计之间需要沟通,使布线不影响装饰,装饰不干涉布线。 2施工期间的配合 (1) 管线工程应先于装饰工程完成。 (2) 设备间、配线间和工作区的安装应在装饰工程后完成。 (3) 设

16、备间与装饰施工的配合,3.2.3 建筑现场的勘察,一是查阅建筑设计图纸 二是进行现场实地勘察,3.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既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还要考虑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3.3.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原则 用户至上:根据用户需要的服务功能进行设计。 确保设计的兼容性和前瞻性 与建筑物的主体协调配合 标准化 扩展性 、经济性,3.3.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1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又称为系统设计 ,直接影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和通信质量的优劣。 需要考虑其它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互相配合、统一协调的技术措施。 2各个子系统的设计 主要是三部分: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主要内容:各个子系统的区域范围和相互之间的连接:通信线路的传输介质、规格容量、具体长度及连接方式等:布线的路由、位置以及设备安放的位置等。,3.3.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3其它部分的设计 主要有以下内容:即电源设计、保护设计和土建工艺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