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938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曜 第3章-8 军事与国防(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8 军事与国防的现代化,主要内容,军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部队 先进的一体化指挥系统 现代化战争的武器装备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军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现代战争的主要特征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和自动化转变; “信息化战争”是以先进武器系统为工具,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获取信息优势为主导的空、天、地、海、信息一体化战争。谁控制了信息和信息网络,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军事自动化涉及武器装备、指挥、后勤等多个方面,但核心内容是武器装备自动化和军事指挥自动化。,武器装备自动化,今天的飞机、坦克、火炮、舰艇等常规武器已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而导弹、核武器、核潜艇、军用卫星等尖端

2、武器在技术上已相当成熟,同时军用机器人、无人机等各种新型武器系统正在加速发展。这些武器的共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自动化程度高、杀伤破坏力大、运行和发射速度快、作用距离远、命中精度高。,各种武器系统,美国的自动化高生存性测试坦克车,军事指挥自动化,按用途可分为作战指挥、武器控制指挥、防空指挥、后勤指挥四类,但一个完整的指挥自动化体系应该是各军种、兵种密切协同的战略、战役、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群体。 从功能结构上看,一般有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显示、决策、执行监控六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保障对军队和武器系统实施快速有效的指挥与控制。,现代化的作战指挥中心,海陆空天一

3、体的指挥体系,二、“数字化”部队,指以计算机及数字化网络为支撑,使部队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实现战场信息的最快获取、信息资源的共享、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指挥员对士兵的最佳指挥效益等。,相关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多传感器目标捕获和瞄准系统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系统RSS简称“3S”,能够广泛准确地收集信息并将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为指挥自动化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主要作战平台有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作战指挥车、武装直升机、各种无人机,数

4、字化的单兵系统等。,三、先进的一体化指挥系统,20世纪50年代,美军提出了C2(Command,Control)系统的概念,首次将地面警戒雷达、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了部分防空指挥及控制功能的自动化; 20世纪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的大量装备,系统中加上了通信(Communication)要素,成为C3系统; 1977年,情报(Intelligence)作为指挥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与C3系统融合,成为C3I系统;,随着计算机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1989年又加上了计算机(Computer)一词,变成C4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

5、Computer,Intelligence)系统; 由于越来越意识到及时了解战场态势的重要性,于是在C4I系统中又加上了监视(Surveillance)和侦察(Reconnaissance)要素,形成了C4ISR系统,力求从信息优势获得决策优势,最终实现行动优势,在战场上抢占先机;,近年来美国军事转型的核心是以各种平台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将“网络中心战”列为未来的主要作战模式,并提出将火力打击与摧毁(Kill)融入到C4ISR系统中, 成为C4KISR系统,实现“发现、识别” 即 “摧毁” 的作战效果; 美军计划到2025年建成C4KISR系统,实现传感器网、综合信息网和交战网的一体化。并

6、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格GIG(Global Information Grid)”,以求完全实现情报获取实时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作战单元一体化。,例如,卫星、预警机、侦察机、雷达及情报人员等采集到的所有相关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实时反馈到战斗机驾驶舱,不仅让飞行员对其周围情况了如指掌,还让机群和地面部队、海面舰船等配合得天衣无缝。,目前美国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网、传感器网和武器平台网的综合集成。,四、现代化战争的武器装备,高新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武器装备一系列重大变革,信息与火力紧密集成,信息成为火力的倍增器,武器装备向数字化、软件化、信息化、精确化、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方向加速发展。 先进的武器装

7、备不仅能执行精确打击任务,还可以采集信息、侦察监视、评估毁伤情况等。,1. 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高精度探测、控制及制导技术,能够有效地从复杂背景中探测、跟踪、识别、选择目标,并高精度命中目标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 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已达700余种,主要包括精确制导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类; 导弹有防空、反坦克、空空、空地、舰地、地地、战术巡航等类型; 弹药主要有激光、电视、红外制导的炮弹、炸弹,能主动识别并攻击目标的地雷、水雷等;,精确制导技术是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共用技术,目前已大量采用的有:有线制导、微波雷达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等; 制导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目标的各种物理

8、现象,使用探测器捕获其特征信息,从而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将相关信息传送给情报处理中心,最后通过计算机向作战兵器下达摧毁目标的指令。,“战斧” 巡航导弹的命中率高达98,“爱国者”导弹对“飞毛腿”导弹的拦截成功率达80以上,中国的“东风” 弹道导弹,我国的“红旗17” 垂直发射自动化地空导弹系统,中国陆军89式122毫米自行火炮发射制导炮弹,采用GPS制导的美国“神剑”XM982炮弹,俄罗斯KAB-1500L激光制导炸弹,国产“雷霆”激光制导炸弹,122毫米制导火箭弹,2隐形武器,精确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被发现往往意味着被摧毁,因此各军事强国都在竞相发展隐形兵器、隐形技术装

9、备及设施,包括通信系统、部队、机场等的隐形。 隐形方式主要有雷达隐形、红外隐形、可见光隐形和声音隐形等,常见技术通常有3类: 改进武器结构外形,减少雷达反射截面; 采用能吸收或偏转雷达信号的原材料; 改进武器的电子对抗设备,快速精确地查明敌方雷达和武器制导系统的方位,对其实施强有力的干扰和诱骗。,B-2隐形轰炸机在雷达荧光屏上只相当于一只“蜂鸟”。,美军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我军的新型隐形导弹艇,3. 无人武器系统,无人系统最初是代替人执行侦察、探测、扫雷清障、压制敌人防空系统以及战果评估等危险任务,后来扩展到参与作战。 目前,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包括微型无人机、无人坦克

10、、无人潜艇或舰艇、无人作战“单兵” 。,美国 “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可留空36小时,监视约60公里距离内的目标,作战半径5000多公里,还可装备导弹等武器。,我国CH-3无人机航程可达2400公里,能连续飞行12小时,有效荷载大于100公斤,配备侦察设备和对地攻击导弹。,中国的“沉沦者”无人攻击机,我国的长航时高空无人机(构想图),美国的SWORDS机器人“士兵”装备有机枪、火箭弹和榴弹发射器、照相机、夜视镜、变焦设备等,射击精度远高于人类。,英国的SWARM无人武器系统,五、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

11、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有四场现代化战争十分引人注目,即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美伊战争。,2001年,美国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威力,美军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实现了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的高度一体化。 2003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战争,凭借其高科技军事优势,只用了20多天就结束了战斗,不仅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和投掷了各类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

12、枚,而且还投入了无人机、战斗机器人等先进武器。,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1. 作战空间多维化. 多种侦察手段获得的信息资源共享,将地面、海上、空中、空间力量融为一体,形成立体的作战平台和整体的作战效应。过去单一武器单项作战行动的“个体打击”被当前“整体系统”的“合成打击”所代替。 2. 武器装备智能化. 其重要标志是加装了信息系统、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战场火力打击的主体。,3. 没有国界和前后方之分,作战范围更加扩大. “全领域”、“视距外”、“战区外”的打击将突如其来,“大后方”、“安全岛”的概念不复存在。 4. 技术差距使战争双方的“不对称性”更加突出. 技术

13、落后的一方在战场上被蒙在鼓里,拥有的打击手段无法施展;技术先进的一方对战场了如指掌,并具有战区内外的精确攻击能力。 5. 指挥控制接近实时化. “速决战”取代“消耗战”,从发现目标后辨别、判明到打击、摧毁目标,几乎是“瞬间”就可完成。,6. 谁掌握了“透视”战场的优势,谁就能决定胜负. 未来战场愈来愈透明,战场信息的共享程度愈来愈高,时空距离愈来愈短,打击手段的针对性、适应性、整体性、有效性愈来愈强。 7. “网络中心战”将成为未来的战争模式. 美国的对伊拉克战争展示了未来战争的雏形:精确的大杀伤力武器、绝对的制空权、全方位的并行攻击和信息优势下的综合作战。它实际上是一种以空中打击为主、倚重情报信息的海、陆、空、天一体化的网络中心战。,End of Chapter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