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899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赵军 刘猛 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四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项目四 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 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 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 任务4 文件与目录权限 任务5 磁盘配额,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为什么分区? 因为要告诉操作系统“你可以访问哪个柱面”,这样磁头才会去相应的柱面访问数据。分区就是记录每一个分区的起始与结束柱面。创建分区时,会设置好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分区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MBR最多只能记录4个分区,所以每一块硬盘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加起来不能超过4

2、个,在Windows下一般只有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下建立多个逻辑分区。,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1 Linux下的分区结构 Windows的分区使用C、D、E等来对分区进行命名。而Linux使用“设备名称分区号码”表明硬盘的各个分区,对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的编码为14,逻辑分区则从5开始。这样的命名方式显得更加清晰,避免了因为增加或者卸载硬盘造成的盘符混乱。 Linux的分区命名方法如下:IDE硬盘采用/dev/hdxy来命名。x表示硬盘(用a,b等来标识),y是分区的编号(用1,2,3等来标识)。SCSI硬盘将用/dev/sdxy来命名。光驱(不管是IDE类型或者SCS

3、I)将和硬盘一样来命名。,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Linux分区命名,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2使用df查看已挂载磁盘的使用情况 df是用来显示目前磁盘使用情况的命令,可以添加选项“-k、-m”等显示磁盘的使用情况,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3使用fdisk查看磁盘信息 使用“fdisk l”查看磁盘分区表,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4使用fdisk命令 使用“fdisk 磁盘设备名”查看磁盘分区表 比如 fdisk /dev/sda,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5使用fdisk添加一个新分区 输入命令n,这时会出现三种选择。第一种情况,磁盘已经具有扩展(extended)分区,需要新增的是主(

4、primary)分区还是逻辑(logical)分区;第二种情况,磁盘还没有扩展(extended)分区,新增主(primary)分区还是扩展(extended)分区;第三种情况,磁盘已经用完了四个主(primary)分区+扩展(extended)分区,只有逻辑(logical)分区可以选择。 如果是要添加主(primary)分区,请输入p,否则请输入e(表示extended)或l(表示logical)。 如果添加的是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则输入14这四个数字中间的一个,这里必须输入未被使用的数字,可以不按顺序;如果添加的是逻辑分区则编号自动从5开始。 输入w保存并退出 在添加完新分区并保存退出之

5、后,我们一般需要重启来使新的分区表生效。,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6mke2fs格式化分区 添加分区完成后,需要格式化才能使用。本例既可以执行“mke2fs /dev/sda5”将新分区格式化成默认的ext2系统;也可以执行“mke2fs -j /dev/sda5”将新分区格式化成ext3系统。,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步骤7给分区注明选项卡 接下来,给新的分区注明选项卡。本例新分区是“/dev/sda5”,把它标为“/data”,则可以执行“e2label /dev/sda5 /data”命令注明选项卡。,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

6、,步骤8使用fdisk命令删除分区 要删除逻辑分区和扩展分区,在步骤4后输入命令d,然后输入想要删除的分区号,如果删除扩展分区则所有逻辑分区都被删除,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来说要先删除逻辑分区然后再删除扩展分区。每进行一步删除操作后输入命令p查看分区表,最后输入命令w保存修改,如果不想保存直接输入q退出就可以了。,任务1 磁盘分区管理,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1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文件的数据结构或组织方法,目的是易于查询和存取;它是基于操作系统的,是建立在磁盘介质上的文件的命名、存储、组织及取出的方法。进行分区之后,需要将分区格式化成操作系统能够识别的文件系统。因为每个操作系统能够识别的文件系统

7、并不相同,所以要针对操作系统来格式化分区。 Linux的EXT2文件系统,Linux缺省情况下使用的文件系统为EXT2,标准的EXT2文件系统将文件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来存储,一部分是文件的内容,另一部分是文件的属性。EXT2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inode)来记录文件的属性,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哪一个块内)等信息;EXT2文件系统使用块来记录文件的内容。所以索引节点(inode)还具有指针功能,即指向文件内容放置的块之中,让操作系统可以正确获取文件的内容。一般来说索引节点(inode)记录如下信息: 该文件的拥有者与用户组(owner/group

8、); 该文件的访问模式(read/write/excute); 该文件的类型(type); 该文件的建立时间(ctime),最近一次访问时间(atime),最近修改时间(mtime); 该文件的大小; 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针。 Linux的EXT3文件系统,EXT2文件系统的确高效稳定。但是,随着Linux系统在关键业务中的应用,Linux文件系统的弱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其中系统缺省使用的EXT2文件系统是非日志文件系统,这时就有了EXT3日志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目前EXT3文件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可靠。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统。用户可以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日志

9、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统中来。,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2EXT3文日志文件系统的特点: 高可用性 系统使用了EXT3文件系统后,即使在非正常关机后,系统也不需要检查文件系统。当机发生后,恢复EXT3文件系统的时间只要数十秒钟。 数据的完整性 EXT3文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当机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文件系统的速度 因为EXT3的日志功能对磁盘的驱动器读写头进行了优化,所以虽然有时在存储数据时可能要多次写数据,但是,从总体上看来,EXT3比EXT2的性能要好一些。 数据转换 由EXT2文件系统转换成EXT3日志文件系统非常容易,使用EXT3文件系统提供的小工具tune2fs

10、,即可完成整个转换过程,用户不用花时间备份、恢复、格式化分区等。另外,EXT3文件系统可以不经任何更改,而直接加载成为EXT2文件系统。 多种日志模式 EXT3有多种日志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对所有的文件数据及元数据(metadata)(数据的数据)进行日志记录;另一种工作模式则是只对元数据记录日志,而不对数据进行日志记录。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工作要求,在系统的工作速度与文件数据的一致性之间作出选择。 Linux的其它文件系统,因为Linux是开源的操作系统,所以它的兼容性无比的强大。事实上Linux几乎支持所有的常见的文件系统,常见的系统有: 传统的文件系统:ext2/minix/M

11、S-DOS/FAT/iso9660(光盘)等。 日志文件系统:ext3/ReiserFS/Windows的NTFS/IBM的JFS/SGI的XFS。 网络文件系统:NFS/SMBFS。,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3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mkfs命令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mkfs命令用于在磁盘设备上创建文件系统,例如要在第2硬盘第1分区上创建类型为ext3的文件系统 此处亦可参考任务2之步骤6,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4挂载文件体统 创建文件系统挂载点。在挂载文件系统前,首先创建文件系统挂载目录。例如,使用mkdir(mkdir在下一任务讲解)创建一个名为/new的目录 挂载文件系统。可以使用mo

12、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例如把第2硬盘第1分区挂载到/new目录下,,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5查看已挂载文件体统 通过df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信息,包含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名、总空间、已用空间、剩余空间、使用百分比和挂载点等。,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6使用fstab文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通过mount命令挂载的文件系统,在计算机重启后并不会自动重新挂载,而必须要手工在执行mount命令。如果希望文件系统在计算机重启的时候自动挂载,可以使用/etc/fstab文件。例如希望分区hda2在计算机重启的时候以defaults方式挂载到/new目录下,并且开机自动检测文件系统,可以在fs

13、tab文件中添加如图所示内容,任务2 文件系统管理,步骤6使用fstab文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文件各列内容解释如下 第一列: 要挂载的设备。 第二列: 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第三列: 文件系统的类型。 第四列: 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 第五列: 提供dump功能,0表示不使用dump,1表示使用dump。 第六列: 指定计算机启动时文件系统的检检查次序,0表示不检查,1表示最先检查。,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Linux定义了7种文件类型,ls命令使用的文件类型代码如右表所示,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1、普通文件 Linux下文件只是一个装字节的包而已,与创建它的程序或命令有关而与扩展名无关,文本文

14、件、数据文件、可执行程序和共享库都作为普通文件存储。 2、目录 目录包含按名字对其他文件的引用。文件的名称实际上存储在它的父目录中,而不是存储在自身那里。有一些特殊的目录比如“.”和“”分别代表目录本身和它的父目录,他们无法移动。由于根目录没有父目录所以“/.”和“/”都等同于“/”。 3、字符设备文件与块设备文件 设备文件让程序能够同系统的硬件和外围设备进行通信。字符设备文件让与之相关的驱动程序做它们自己的输入与输出缓冲。块设备文件由处理块数据I/O的驱动程序使用,并要求内核为它们提供缓冲。设备文件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其特征,这两个数字分别叫做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主设备号告诉内核该文件访问哪个驱

15、动程序,次设备号告诉驱动程序对哪个物理单元寻址。设备文件一般无需手工创建,大多数Linux版本使用会根据内核对硬件的检测自动创建和删除设备文件。 4、本地域套接口 套接口(socket)就是在进程之间让它们以较简洁的方式进行通信的连接。Linux提供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套接口,其中大多数涉及使用网络。本地域套接口只能从本地主机访问,套接口文件对域其他进程来说是可见的,但通信连接之外的进程不能够读写它们。本地套接口由系统调用socket创建,不再有任何用户时,系统会调用unlink来删除它。 5、有名管道 与本地域套接口类似,有名管道能让运行在同一主机上的两个进程之间进行通信。它们也称为“FIFO文

16、件”(FIFO是“First In, Fisrt Out先入先出”的缩写)。 6、符号链接 符号链接也叫做“软”链接通过名字指向文件。当内核在查找路径名的过程中遇到符号链接时,就会重定向到作为该链接的内容而存储的路径名上。,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步骤1Linux目录 在Linux安装好后,可以看到以下目录 简要介绍如下表,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步骤2查看当前目录 查看当前目录可以使用pwd命令,它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如: #pwd,任务3 文件与目录管理,步骤3切换目录(change directory) 可以使用用户登录后默认会登录到自己的家目录(root的家目录“/root”,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在“/home/用户名”下)。如果切换到其它工作目录,可以使用cd命令实现不同目录切换。如: #cd #cd /以上两个命令都可以回家目录,无论当前目录是什么 #cd subdir1 /该变目录至当前目录的子目录subdir1下 #cd /etc/named /该变目录至绝对路径/etc/named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