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18775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一 溶液,1.溶液,易错警示 (1)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等纯净 物。(2)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3)溶液的质 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2.溶质与溶剂的确定,例1 (2018江苏张家港一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瓶液体长期放置后不出现分层,该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解析 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长期放置后不会出现分层,但水是纯净 物,不是溶液,A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2、一种或多种,B正确;食用油加 入水中,振荡后不能形成溶液,C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 液呈蓝色,D错误。,答案 B,知识点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 液温度升高,如固体NaOH;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如固体 NH4NO3;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如固体NaCl。 拓展延伸 物质溶解在水中包含两个过程: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 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例2 (2018四川成都一模)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

3、一定量的下 列物质,右侧U形管中b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冰,解析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容器内压强不变,右侧U形管中的液 面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 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应左低右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容 器内压强减小,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冰融化吸收热量,温度降 低,容器内压强减小,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应左高右低。,答案 B,知识点三 乳化现象,1.乳浊液 (1)形成:不溶于水的液体,以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 液体中。 (2)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

4、合物。 (3)特征:不均一、不稳定,即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2.乳化 (1)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 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 (2)乳化作用: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 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3.乳浊液与溶液的比较,例3 (2017山东青岛一模)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 不属于乳化的是 (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解析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洗发精洗 去头发上的油脂、洗面奶

5、洗去皮肤上的油脂及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 污都是利用了乳化原理。,答案 A,题型一 影响溶解速率因素的实验探究,例1 小岑同学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他发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快慢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根据他的探究, 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准备】烧杯、铁架台、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药 匙、石棉网、颗粒大小不同的硝酸钾固体、蒸馏水。,【探究过程】,【迁移应用】要使冰糖快速溶解在水中,你的建议是 。,解析 【探究过程】(1)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的时间短,说 明固体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2)探究搅拌

6、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 的影响,应取两份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 量、等温度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应 该探究温度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相同 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蒸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个烧杯 加热,加热的烧杯中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短,说明升高温度 可以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迁移应用】把冰糖研成粉末状、放入热 水中、搅拌,均能使冰糖快速溶解在水中。,答案 【探究过程】(1)小 (2)颗粒大小 玻璃棒 短 加快 (3)温 度 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 蒸馏水的烧杯中,给其

7、中一个烧杯加热 加热的烧杯中硝酸钾固体完全 溶解所用的时间短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 【迁移应用】研成粉末状或放入热水中或搅拌,点拨 从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入手,在完成对比实验时能有效地控制变 量。,题型二 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探究,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 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 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 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数据分析】 (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

8、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选项字母,可多 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解析 (1)实验目的是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 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不变,所以x=50 mL。(2)比较实验2 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的结论是氯化钙溶 解过程中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则这种物质溶 解时要吸热,故最合适的是氯化铵。(4)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

9、施不 好,会影响实验效果;实验过程应控制变量,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 则影响实验效果;探究的是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 入物质的种类应该不同。,答案 (1)50 (2)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氯化铵 (4)AB,点拨 熟记溶解时吸热、放热的典型物质,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 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易错点一 对溶液概念的理解及性质认识不清,例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D.只有固体可以做溶质,解析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

10、色的,A错误;水是最常用的 溶剂,但酒精、汽油等也可作为溶剂,B错误;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 不改变时,溶质、溶剂不会分离,C正确;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做溶 质,D错误。,答案 C,纠错点睛 溶液属于混合物,特征是均一、稳定;溶质可以同时有多种;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易错点二 对乳化作用的原理认识错误,例2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 ( )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解析

11、用洗涤剂除油污时,油污被洗涤剂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正确,A、B、C错误。,答案 D,纠错点睛 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是使原本不相溶的油与水形成较为稳定 的乳浊液,而不再分层,并不是洗涤剂与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的也 不是溶液。,知识点一 溶液,1.(2018山东青岛中考)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 溶液的是 ( )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答案 A 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花生油不溶 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冰块与 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2.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

12、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 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答案 D 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生理盐水中溶质是 氯化钠,溶剂是水;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碘酒中溶质为碘、 碘化钾,溶剂为酒精。,3.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答案 (1)硫酸铜 (2)蒸馏水 (3)酒精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3、),解析 (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 黄色的;(2)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纯净 物,不属于溶液;(3)溶质不一定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酒精溶液 中溶质是酒精(液体)。,知识点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4.(2018湖北宜昌中考)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 的是 (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答案 B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浓硫 酸稀释时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

14、 D 蔗糖、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硝酸铵溶于 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故选D。,知识点三 乳化现象,6.(2017甘肃庆阳一模)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答案 C 用自来水洗手,使附着在手上的污物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 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利 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液 滴随水冲走,利用的是乳化原理;用盐酸除去铁锈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 分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7.(2018广东广州荔

15、湾一模)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 下清洗方法中,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答案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及 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利用的都是溶解原理;内壁有植物油的试 管用洗洁精清洗利用了乳化作用。,1.(2018山东临沂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久置后,溶质 ( ) A.浮于液面 B.浮于中间层 C.会沉于底部 D.不会分离出来,答案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 一段时间后,溶质不会析出

16、来,并且各部分的性质相同。,2.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 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 ),答案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在溶液中蔗糖分子并不是有 规律的排列的,故选D。,1.(2018湖南长沙中考)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 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 A 用冰水溶解,会减缓溶解的速率,不能达到目的;用热水溶解, 会加快溶解的速率,能达到目的;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会加快溶解的 速率,能达到目的;溶解时用筷子搅拌,会加快溶解的速率,能达到目的。,2.(2017广西桂林二模)下列洗涤方法中,不能实现的是 ( ) A.用稀盐酸洗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铜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碘 D.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答案 A 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洗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铜;洗 洁精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