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393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金英姬 第12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人 杨 欣,微观经济学,导入案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讲的是商人卖的货物表里不一,由此引申比喻某些人徒有其表。在商品市场中,有一大类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商品的内容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者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者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等,现在也有各种假酒、假烟,甚至假香皂、假豆芽的出现 为什么市场上会存在这些高价买假货的现象?,,,第12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2.1垄断,12.1.1 垄断与低效率 12.1.2 政府对垄断的管制,12.2外部性 12.2.1外部性的概念

2、及分类 12.2.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12.2.3外部性的成因 12.2.4消减外部性的对策,12.3公共物品 12.3.1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分类 12.3.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2.3.3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 12.3.4对公共资源的保护,12.4信息不对称 12.4.1信息不对称产生及原因 12.4.2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12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2.1 垄断,政府对垄断的管制,12.1.2,垄断与低效率,12.1.1,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剩余为区域AEPC 垄断市场,消费者剩余减少为区域ABPM 垄断市场将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的福利减少了区域PMBEPC,12.1

3、垄断,寻租(Rent Seeking)是指个人、企业或团体为了把别人的收人重新分配(或转移)到自己手中而花费资源来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寻租是需要花费资源的,而这些资源并没有生产出任何产品和服务,只是被用来实现将收人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也应该属于垄断造成的净损失。而且,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取超额利润,会加剧社会收人分配的不公平。,12.1 垄断,市场由完全竞争变为垄断,使产出减少了QMQC,消费者剩余减少的区域中,PMBCPC部分转化为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垄断带来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EC部分,该部分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并没有转移给生产者或其他方,而是垄断的净损失(Deadwei

4、ght Loss of Monopoly)。,12.1 垄断,价格管制 政府一般会对某些垄断企业在价格上进行控制,即政府从对社会有利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垄断企业制定价格上限。具体方法是,按边际成本定价(P=MC)或按平均成本定价(P=AC),这样可使垄断厂商降低价格,扩大产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12.1 垄断,反托拉斯法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 ,1890) 克莱顿法(the Clayton Act ,1914)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 ,1914) 罗宾逊一帕特曼法(193

5、6) 惠特李法(1938) 塞勒一凯弗维尔法(1950),12.1 垄断,,外部性与经济效率,12.2.2,外部性的概念及分类,12.2.1,外部性的成因,12.2.3,消减外部性的对策,12.2 外部性,12.2.4,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 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的额外经济利益。 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的额外损失。,12.2 外部性,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均使产量水准偏离最优产量,而使经济效率降低。,12.2 外

6、部性,公共财物或无主物 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它不必付费,破坏它不必赔偿,即形成所谓的外部性。 无法排他或难以保障财产权 所谓无法排他,是指无法阻止别人坐享其成或殃及池鱼。一般说来,无法排他的事物即使赋予财产权,亦无法获得保障。,12.2 外部性,赋予财产权与科斯定理 课税与补贴 政府直接管制,科斯( Coase )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推动企业理论的发展,12.2 外部性,,12.3 公共物品,12.3.1,12.3.2,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分类,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12.3.3,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 对公共资源的保护,12.3.4,12.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就是指那

7、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如果人们不能被排除在消费一种商品之外,这种商品就是非排他性的。 非竞争性:如果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则该商品是非竞争的。,根据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的不同,又可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只有竞争性但非排他性的物品为公共资源 。 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12.3 公共物品,P P*,Q*分别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由于消费者具有“搭便车”行为,使社会表现出的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8、(如)低于真正的需求曲线,其均衡产量低于社会对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公共物品总是供给不足的原因。,12.3 公共物品,对于纯公共物品,如国防、法律、政策等,必须由国家提供,对于这些公共物品,消费者无需支付费用,可由国家的财政预算支付更有效,因为政府能够定出税或费来支付其成本。,成本收益分析是指政府在考虑实施一项公共项目时,应像私人企业一样比较项目实施的成本和收益。,12.3 公共物品,公共资源是只具有竞争性而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 造成公共资源悲剧的原因是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具有负的外部性,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影响了他人的使用,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背离。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导致

9、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对公共资源不恰当地、过度地使用。为了避免资源的过早耗竭,防止“公地悲剧”发生,政府可以进行直接管理。,12.3 公共物品,12.4 信息不对称,12.4.1,12.4.2,12.4.2,信息不对称产生及原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12.4.3,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对于商品质量和交易环境,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拥有相同信息”。 事实上,各个真实的市场参与者对交易对象所拥有的信息经常是不同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就变得不如假设的那么简单了。,12.4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导致质量较好的交易对象退出市场的逆向变动。,道德风险是指由于

10、信息不对称,一些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存在从事不忠诚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12.4 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建立“信誉”。 所谓信誉,可以看成是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消费者根据自己购买和消费某种产品的亲身体验以及来自其他消费者的“忠告”或别的因素,对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企业的诚信(或欺瞒)程度作出判断,并根据这种判断来决定以后是否会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信息调控,12.4 信息不对称,本章回顾,市场失灵是市场扭曲。它表现为市场价格既不等于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又不等于该商品

11、的边际社会成本。它是一种市场中私人理性无法导致社会理性的情形。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对称。 一旦市场处于无效率的状态,政府就成为弥补的重要手段。在“一只看不见的手”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好“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垄断的存在,产生了一系列弊病,给社会带来损失,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反垄断措施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和反托拉斯法。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垄断行业价格和产量的管制。,本章回顾,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是指人们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从外部性带来的结果来看,可以分为负

12、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从外部性产生的领域来看,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表现为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的差异。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人们不管付费与否,都不能排除他们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单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本章回顾,一般来讲,公共物品要由政府提供。但在这里,应注意“政府提供”不同于“政府生产”,政府生产是指政府建立企业来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则是指政府通过预算安排或政策安排等某种适当方式,将公共物品委托给私人企业进行间接生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共物品除了“国营”或“公营”以外,还大量地选择了“私营”的方式。只要能避免免费搭车现象,有些通常由政府提供的服务,私人企业也会提供。 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部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主要是需要通过政府来解决。,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