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8133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0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1 1 月期末考试卷月期末考试卷 第卷 阅读题 一、一、现现代文代文阅读阅读( (1-91-9 题题,共,共 353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 (9 分)分)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 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 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 于“人” 、 “我”之别:孔、孟认为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

2、认为得 “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 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 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借此行道。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 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 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 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

3、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 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 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 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 ,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 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 ,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 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 “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 ,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 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

4、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 其君”之论。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 “爱民”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 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 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 ,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 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 家” ,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

5、 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万世开太平” ,转而变为追求衣锦还乡、富贵宏达。 2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有所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分) 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重要的原因是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 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逸 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

6、理想开始发生异化,所以做官由为了“养民” “爱民” ,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转而变为追求衣锦还乡、富贵宏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分) A第一二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 “我”之别,引出文 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 。 B第三四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体 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

7、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 都进行了深刻探寻。 D第五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的 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分)分)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B中国封建时代的士人,必定是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达到“仁者不忧”的精神境 界的人。 C作为宋明理学核心理念的“孔颜之乐” ,其本义是说孔子和其弟子顔回以“疏食饮水” “箪 食瓢饮”为乐,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 D只要转变了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就能从根本上

8、纠正寄生官僚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题。 (15 分)分) 3 月舟图月舟图 李永生 自涞阳县城西行三十余里,有一釜山。山上一寺,名唤灵泉寺。清乾隆年间,丹青高手念慈大 师在此住持,念慈自幼聪慧,对绘画无师自通,全凭个人刻苦磨练成为大器。山水花草、人虫鸟兽, 无所不精。一次,他应邀为新落成的“天墨池”书院画影壁,但见他执笔在手,略一思索,便笔走 龙蛇,一气呵成锦鸡图 。正巧,一擎鹰之人路过,也停下来看热闹,鹰见壁上锦鸡,几次作欲 扑状,众人连呼精妙。念慈之画被不少人索要收藏。京城“内联升”鞋店曾挂有一幅他的赤脚天 仙 。这“内联升”鞋店做的

9、鞋为皇家御用之物。一皇帝近侍去该店见到这幅画,便重金买下。乾 隆帝无意之中看到此画,竟足足欣赏了半个时辰。 念慈与人为善,但遇求画之人,无论贫富贵贱,只要心诚向善,都尽量满足。但也有特别之处, 凡官场之人求画,必答应他两个条件,一是求画人为其研墨,二是只以半幅月舟图相送。曾有 好几位达官贵人因不愿接受这两个条件而空手离去。 乾隆十一年,涞阳新上任一位名叫安子玉的县令,也是书画琴棋无所不通的雅士。慕名来灵泉 寺拜见念慈,向其求画。主客见面后,知县道明来意,念慈说出了他的两个条件。安知县未加思索 便说:“为大师研墨理所应当。大师所画不论半幅整幅,都是墨宝。 ”念慈遂铺开宣纸。安知县在 旁侍立研墨。

10、念慈凝神握笔,先是画出一叶小舟,可奇怪的是此舟竟然倒扣。安子玉正自惊奇,念 慈就又勾画几缕清波,将小舟淹没。大师放下笔,双手合十。 知县仔细审视此画,心中揣摩:河中扣舟即为覆舟,我刚上任,便咒我翻船? 念慈见其迟疑,便说:“施主如觉此画对您不敬,老衲便将其焚烧” 念慈刚一伸手,安子玉赶忙止住:“大师墨宝,学生岂敢唐突,但不知大师另半幅画何时才能 画?” 念慈说:“能否画上,要看施主为政为人如何!” 安知县捧画下山,到家后将画悬于书房正中。 安子玉明察冤狱,惩治恶匪,率民垦荒,兴办教育,当真竭诚为民。上任半年,涞阳大旱,颗 粒无收。在等待赈银时,他捐献自己的积蓄俸银,又说服县内富绅大户开仓放粮。

11、无奈饥民太多, 只是杯水车薪。 涞阳境内有一大道为京城与山西之咽喉,往来有不少运送粮食的车辆,饥民便在道旁乞求,过 往客商不肯施舍。也有时聚众抢劫。为此,安知县治了不少人的罪。不过,安知县深知这些百姓实 属“饥不择路” 。他也来到大路旁,脱去官服,随饥民一起跪于大道边,又书写一牌置于身旁“涞 阳安子玉率民乞求过往恩公施舍” 。来往客商觉得新奇,一打听方知堂堂知县为救民于水火而跪乞, 都很感动,留下不少粮食财物。自此,未再发生一起哄抢客商之事,涞阳饥荒也得以缓解。乾隆皇 帝得知此事后大为感动,御笔亲书“爱民如子” ,赏赐安子玉以示奖励。百姓则尊呼其为“清廉令” 。 4 一日,衙役来报有一僧求见。

12、安子玉望望那半幅月舟图 ,微笑出门迎接。来人正是念慈。 他向安子玉深施一礼:“老衲为画那半幅画而来。 ”安子玉赶忙将月舟图取下铺于书案。念慈 指着画说: “老衲曾让施主为我研墨,并非妄自尊大。施主肯屈尊为我研墨,可见施主对百姓之尊重,心 有百姓方能做父母官老衲只以半幅月舟图相送,是盼天下为官之人都能以载舟覆舟自 省,那是天下百姓之造化。施主为政一年,德行有口皆碑,老衲早该为施主画完此画。 ” 念慈大师挥毫作画。他先是在水面上画一与覆舟对称之舟,新舟与覆舟模样不差分毫。但较之 覆舟墨浓线更实,原先覆舟成了新舟水下倒影。随即轻轻点缀几笔游鱼,又在上方画一月牙。 安子玉大声喝彩:“好一幅月舟图!”但

13、见月光皎洁、河水旖旎、轻舟静卧、倒影婆娑, 游鱼自得。整幅画高洁雅丽、秀逸空灵,不杂一丝尘俗之气。念慈大师欣然说:“此画只道出百姓 悠然安乐而已,施主见笑。 ”说罢,躬身告退。 安子玉将月舟图收起,而后从书架上另取出一画悬于那半幅月舟图所挂之处。看去, 竟还是半幅月舟图 ,跟念慈大师原来的半幅月舟图丝毫不差。其实,这是安子玉临摹念慈 大师而作。安子玉料到念慈会来将画补上,便提前复制一幅。他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教 诲还是终生在眼前为好。 4.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14、. 文章写鹰欲扑锦鸡图上的锦鸡,写乾隆皇帝欣赏赤脚大仙半个时辰,是使用侧面 描写的方法,写念慈大师绘画技艺的高妙。 B. 文章围绕涞阳灵泉寺主持和县令安子玉间一幅月舟图的故事,巧妙设疑,徐徐展开故 事情节,叙述了的一段意味丰富的文人雅事。 C. 念慈大师来见时,安子玉就知道他是为那半幅画而来。 “微笑”是文人间的心有灵犀,也有 对此前和尚“考察”自己的一种戏谑嘲讽。 D. 安子玉最后把临摹的半幅月舟图挂在书房里,把念慈大师的“整”画收了起来。他希 望“载舟覆舟”的为官理念随时警醒自己。 5.5. 请简单分析安知县这一人物形象。请简单分析安知县这一人物形象。 (6 6 分)分) 6.6. 这是一

15、篇意蕴丰富,行文雅致的小说。请从主题、语言和情节特征的角度,结合全文谈谈这是一篇意蕴丰富,行文雅致的小说。请从主题、语言和情节特征的角度,结合全文谈谈 理由。理由。 (6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7-9 题。题。 (1212 分)分) 材料一: 5 5 月 16 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 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 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 为,在

16、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教育必须要 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 “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 ,2018 年 5 月 16 日 澎湃新闻) 材料二: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 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人工智能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 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 ”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 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 40 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