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095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水承 景国勋 chap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安 全 管 理 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所 田水承教授 课题组 制作人:王 莉,2019/5/20,安全管理学,2,目 录,2019/5/20,安全管理学,3,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管理(Manage)中的“管”是指约束,“理”是指调理、协调。 众多的管理学流派。 本书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经济、有效地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使组织成功达到某个目的的过程。,安全管理应遵循管理和安全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和安全的基本原理。,2019/5/20,安全管理学,4,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

2、理理论又称古典管理理论 核心代表人物是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5,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3)标准化管理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6)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2019/5/20,安全管理学,6,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

3、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 (2)教育的必要性 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2019/5/20,安全管理学,7,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十四项管理原则是: a.劳动分工; b.权力与责任; c.纪律; d.统一指挥; e.统一领导; f.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g.人员的报酬; h.集中; i.等级制度;j.秩序; k.公平; l.人员的稳定; m.首创精神; n.人员的团结。 是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

4、程学派的理论基础,2019/5/20,安全管理学,8,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 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 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补充,2019/5/20,安全管理学,9,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10,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

5、科学”的理论,是管理理论的第二个阶段。 所谓行为科学,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研究目的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 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2019/5/20,安全管理学,11,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1)梅奥的霍桑实验 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实验。 (1)实验的四个阶段 a.工厂照明实验; b.继电器装配实验; c.谈话研究; d.观

6、察实验。 (2)发现以下现象 a.工人们之间似乎有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 b.“树大招风”; c.在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团体。,2019/5/20,安全管理学,12,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3)得出三条结论 a.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 b.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这三条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后期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2019/5/20,安全管理学,13,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

7、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内容: a.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c.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社会性的不足。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5/20,安全管理学,14,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3)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开始于霍桑试验,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梅奥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

8、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2019/5/20,安全管理学,15,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2019/5/20,安全管理学,16,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17,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019/5/20,安全管理

9、学,18,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019/5/20,安全管理学,19,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019/5/20,安全管理学,20,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019/5/20,安全管理学,21,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1 事故概述 定 义,2019/5/20,安全管理学,22,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1 事故概述 常见的几类事故,下图:海因里希法则 死亡、重伤、轻伤和 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 为1:29:300,2019/5/20,安全管理学,23,

10、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1 事故概述,2019/5/20,安全管理学,24,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 事 故 因 果 连 锁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25,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20世纪30年代海因里希的“多米诺事故因果连锁论”,如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单链条”化。 事实上,事故灾难往往是多链因素条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

11、海因里希“直观化”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关注了事故形成中的人与物,开创了事故系统观的先河,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 事 故 因 果 连 锁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26,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 事 故 因 果 连 锁 理 论,管 理 的 缺 陷,个人 及工 作条 件的 原因,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 全行为或 物的不安 全状态,事故,损失,2019/5/20,安全管理学,27,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3)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 事 故 因

12、 果 连 锁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28,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 事 故 因 果 连 锁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29,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 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

13、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2) 能 量 意 外 转 移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30,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2) 能 量 意 外 转 移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31,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优点: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是一种可以全面

14、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 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2) 能 量 意 外 转 移 理 论,2019/5/20,安全管理学,32,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造成的。 (1)威格里斯沃思模型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若

15、操作者能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人失误),就有可能出现危险。,3) 基 于 人 体 信 息 处 理 的 人 失 误 事 故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3,2.2.2事故致因理论 下图: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3) 基 于 人 体 信 息 处 理 的 人 失 误 事 故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4,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 (2)瑟利模型 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

16、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 基 于 人 体 信 息 处 理 的 人 失 误 事 故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5,3) 基 于 人 体 信 息 处 理 的 人 失 误 事 故 模 型,瑟 利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6,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3)劳伦斯模型 针对金矿企业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对一般矿山企业和其他企业中比较复杂的事故情况也普遍适用。 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3) 基 于 人 体 信 息 处 理 的 人 失 误 事 故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7,劳 伦 斯 模 型,2019/5/20,安全管理学,38,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4)动态变化理论 (1)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将事故看做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这种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