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0679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应用技术 西门子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吕炳文 单元二 任务2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二钻孔专用机床控制系统, 采用S、R指令设计顺序控制程序的方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掌握并行序列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 S7-200的顺控继电器指令应用 ;, 熟练应用S、R指令设计顺序控制程序 。,任务描述,工作过程为:,1、机床的初始状态 主轴电动机及液压泵电动机均停止,电磁阀YV1YV7均断电。位置开关SQ1=SQ2=ON,SQ3=SQ4=SQ5=SQ6=SQ7=OFF。 2、机床的工作过程 首先启动液压泵,按启动按钮后夹紧工件左、右动力头同时快进并启动主轴当SQ3=SQ4=ON时,转入工进加工当SQ5=SQ6=ON时,死挡铁停留5s分别快退当SQ1=SQ2=ON时,松开工

2、件,停主轴如此实现半自动循环。按下停止按钮后,应完成本次工作循环后方能停止。,传送带控制系统示意图,任务分析,分析上述控制要求,主轴电动机M1和液压泵电动机M2分别用接触器KM1和KM2来控制,而电磁阀YV1YV7则可以由PLC输出端子直接控制。本任务中将重点使用S、R指令设计顺序控制程序。,相关知识,一、使用S、R指令设计顺序控制程序 在使用S、R指令设计顺序控制程序时,将前级步的常开触点与转换条件串联作为后续步置位(使用S指令)和前级步复位(使用R指令)的条件。在任何情况下,各步的控制程序都可以用这一原则来设计,每一个转换对应一个这样的控制置位和复位的程序块,有多少个转换就有多少个这样的程

3、序块。这种设计方法特别有规律,梯形图与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在设计复杂的顺序功能图的梯形图时,既容易掌握,又不容易出错。,相关知识,二、采用S、R指令设计并行序列控制程序 如图所示是一个并行序列的顺序功能图,采用S、R指令进行并行序列控制程序设计的梯形图。,相关知识,1.并行序列分支的编程 M0.0之后有一个并行序列的分支。当M0.0是活动步,并且转换条件I0.1为ON时,步M0.1和步M0.3应同时变为活动步,这时用M0.0和I0.1的常开触点串联电路使M0.1和M0.3同时置位,用R指令使步M0.0变为不活动步。,相关知识,2.并行序列合并的编程 转换条件I0.3之前有

4、一个并行序列的合并。当所有的前级步M0.2和M0.3都是活动步,并且转换条件I0.3为ON时,实现并行序列的合并。用M0.2、M0.3和I0.3的常开触点串联电路使后续步M0.4置位,用R指令使步M0.2和M0.3变为不活动步。,工具、设备清单,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一、PLC硬件接线,根据任务分析,按图所示进行PLC硬件接线。,任务实施,二、编辑符号表,编辑符号表如图所示。,任务实施,三、设计梯形图程序,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任务实施,检查评议,评分表1,检查评议,评分表2,扩展知识,一、单序列顺序功能图的启保停程序

5、设计 根据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时,可以用位存储器(M)来代表步。某一步为活动步时,对应的存储器位为“1”。某一转换使能时,该转换的后续步变为活动步,前级步变为不活动步。很多转换条件都是瞬时信号,即它存在的时间比它触发后续步的时间短,因此要使用有记忆功能的程序(如启保停程序)或指令(如S、R指令)来控制代表步的存储器位。下面通过一个示例介绍使用启保停程序对单序列结构的顺序功能图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某机床工作台运动的示意图和顺序功能图如图2-2-8所示。工作台初始状态停在左边,左限位开关被压合(I0.1为ON)。当按下启动按钮(I0.0为ON)后,Q0.0和Q0.2为ON,工作台快速进给;碰到中

6、限位开关(I0.2为ON)后变为工作进给,Q0.0为ON;碰到右限位开关(I0.3为ON)后暂停5s;5s后Q0.2和Q0.1为ON,工作台快速退回;返回初始位置后,工作台停止运动。要求应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系统的梯形图程序。,扩展知识,扩展知识,1确定步和转换条件 根据Q0.0、Q0.1和Q0.2的ON/OFF状态变化,可以将工作周期分为4步,分别用M0.1M0.4来代表这4步,还应设置表示等待启动命令的初始步。启动按钮、左限位开关、中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和定时5s分别作为步与步之间的转换条件。 使用启保停程序的关键是找出它的启动条件和停止条件。 (1)启动条件 步M0.1变为活动步的条件是

7、步M0.0为活动步,并且I0.0为ON。这两个条件是与逻辑关系,在启保停程序中将M0.0的常开触点与I0.0的常开触点串联后作为步M0.1的启动条件。 (2)停止条件 当M0.1和I0.2的常开触点闭合时,步M0.2变为活动步,这时应将M0.2的前级步M0.1变为不活动步,因此将M0.2的常闭触点与M0.1的线圈串联作为步M0.1的停止条件。 综上所述,某一步的启动条件就是该步前级步的常开触点与进入该步转换条件的串联。停止条件就是该步后续步的常闭触点。,扩展知识,2转化为梯形图程序 根据上述的单序列顺序功能图,很容易画出梯形图程序,如图2-2-9所示。以初始步M0.0为例,由顺序功能图可知:M

8、0.4是它的前级步,两者之间的转换条件为I0.1的常开触点,所以,将M0.4和I0.1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M0.0的启动条件。在给PLC刚通电时系统应处于初始状态,将M0.0置为ON,否则系统无法工作,故将仅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的SM0.1常开触点与启动条件并联。后续步M0.1的常闭触点与M0.0的线圈串联作为步M0.1的停止条件。 由于步是根据输出量(动作)的状态变化来划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简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动作”对应的梯形图。 (1)某一输出量仅在某一步中为ON,这时可以将它的线圈与对应步的线圈并联。例如图2-2-8中定时器T37仅在步M0.3中ON,这时可以将T37与M0

9、.3的线圈并联,如图2-2-9所示。 (2)某一输出量在多步中都为ON,应将各有关步的常开触点并联后,驱动该输出量的线圈。例如图2-2-9中Q0.2在M0.1和M0.4这两步中均应工作,所以用M0.1与M0.4的常开触点并联来驱动Q0.2的线圈。,扩展知识,扩展知识,考证要点,一、应知、应会部分,1、S7-200型PLC编译程序时,如显示错误信息为:0 ERR,则表示有( )错误发生。 2、S7-200系列PLC的串行通信口可以由用户程序来控制,这种由用户程序控制的通信方式称为( )。 3、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包括( )、( )和( )三个指令。 4、通常把内部存储器又称为( )。 5、PLC运行时总是ON的特殊存储器位是( )。 6、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可用于初始化子程序的特殊存储器位是( )。,考证要点,二、实际操作部分,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程序 控制要求 1.按下启动按钮及水位选择开关,注水直到高(中、 低)水位,关水。 2.2s后开始洗涤。洗涤时,正转30s,停2s,然后反转30s,停2s。 3.如此循环5次,总共3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 4.重复(2)(3),清洗两遍。 5.清洗完成,报警3秒并自动停机。 6.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不计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