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17988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课件中图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课前学案,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课前学案,计划经济,地方,经济落后,课前学案,军事和国防,相匹敌,经济负担,课前学案,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误区,课前学案,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89年夏,共产党或工人党,课前学案,社会制度,冷战,两极格局,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 探究:苏联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材料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它(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17 年革命给

2、这个广袤的农业国家带来了共产主义政权斯大林把国家权力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的所有领域他宣称 ,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变让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丹尼尔R布劳尔著20 世纪世界史,课堂导案,材料三: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 交织的两股潮流。 于伟民、邓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四:(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的改革相继失败在世界政治风云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面前,社会主义中国经受住了考验,显示了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

3、代史编 (下卷),课堂导案,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2018 年是材料一中 文件发表多少周年?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 主要观点。,170周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课堂导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917 年的 革命”的领导人及革命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指出 “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变”的 影响,概括该转变的特点。,列宁;打破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课堂导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后 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数量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 出战后东欧

4、各国发展进程的特点。,从一国到多国(政权数量增加,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课堂导案,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苏联改革的名称和东欧改革失败引发的社会变化,说明 “苏联和东欧的改革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写出“社会主义中国”选择哪一发展道路而“经受住了考验”?,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阻碍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堂训练,B,知识点一: “苏联模式

5、在东欧的推广” 1(2018菏泽)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右图),其“共同之处”主要是( )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D都力图称霸世界,随堂训练,C,2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 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 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 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解思考,不能带有 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 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

6、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 历史的进步,随堂训练,D,知识点二: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的改革 1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随堂训练,C,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共同点是( ) A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C都企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D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随堂训练,D,知识点三: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2017眉山)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 ) 马克思

7、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结果 A B C D,随堂训练,2(2017滨州)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 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 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 这一事件标志着( )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 社会主义失败了 两极格局结束了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A B C D,D,课后练案,D,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2017重庆)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努力,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列对有关国家经济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国城市

8、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农村改革 B匈牙利改革没有触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D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后练案,C,2(2017攀枝花)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 关系的一项是( ) A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 崩溃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 格局的形成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揭开了“冷战” 的序幕,课后练案,D,3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 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 ” 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课后练案,D,4(2017六

9、盘水)“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 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 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 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 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 B C D,课后练案,B,5下列对东欧剧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 ) A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课后练案,D,6从“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经 济特区、东欧剧变”内容中,归纳一个学习主 题应当是( ) A欧美国家社

10、会巨变 B反抗殖民扩张 C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后练案,C,7(2018南京)“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 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 城结束铁幕的分隔仅仅10个月之后,科尔成 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 ) A匈牙利的改革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重新统一 D两极格局结束,8(2017深圳)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 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 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 ) A两极格局形成 B德国分裂 C苏联解体 D苏俄建立,C,课后练案,9(2017无锡) “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 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

11、末90年初国 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 国”是(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A,10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 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下列选项与戈尔巴乔夫无关的是( ) A开启苏联改革的新时代 B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 C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 D强大的苏联走向四分五裂,A,课后练案,事件:十月革命。,课后练案,(2)漫画2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情 景,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3)漫画3反映了当时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美苏争霸。,课后练案,(4)苏联的“葬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有什么启示?(说出两点即可),启示: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说出两点即可)。,课后练案,(5)全面理解四副漫画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请给拟一个主题。,主题:苏联的兴衰、苏联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等。,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