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89179469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日前,人民日报报道了遵义会议纪念馆,注重提升陈列布展水平,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历史场景。“让革命文物资料复活,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生动。”(5月14日,人民日报)在刚刚结束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九次提及“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贯穿全篇,其中“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的重要讲话彰显了爱国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同时爱国主义更是我国的历史传统,每个时期的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个历史故事都能表达一份爱国情,都蕴含着爱国仁人志士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因此,党中央、地方各

2、级党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便是学习英雄名人爱国事迹、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看一看雕塑,听一听爱国故事,读一读文物解说这些展馆给人感觉是灯光昏暗的沉闷式说教,让很多群众望而生却。其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不免有枯燥乏味之感,整体看来,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感悟也不深刻,这严重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实效,值得我们深思。在这方面,遵义会议纪念馆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首先遵义会议纪念馆注重提升陈列布展水平,为增加藏品数量,它成立了专门队伍,通过走访革命先辈后人、鼓励民间收藏人士捐赠、到兄弟场馆复制借用等手段,新征集到2000多件革命文物

3、及历史资料。先收集大量的历史文物,丰富纪念馆的文化容量,让历史发出更多的“声音”。再者是努力挖掘革命文物史料背后的精神和故事,打开文物史料的“嘴巴”,让它“亲自”用一个个鲜活的爱国主义故事来激励新时代的广大群众。“人靠衣装马靠鞍”,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包装”。纪念馆本身是具有沉闷、严肃、威严的特质,缺乏亲切感、轻松感,群众不敢“走进来”学。因此,遵义会议纪念馆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推出“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巡展活动,将历史文物流动展览,促进遵义会议精神内涵“走出去”。同时纪念馆收集了大量红色故事,辅以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舞蹈、朗诵、快板等文艺节目形式丰富历史文物的“出场方式”,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让爱国主义教育传播范围更大、传播效果更佳。遵义会议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上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思,是真正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想传播爱国主义能量。这也正是体现了钉钉子精神,只有一锤一锤地敲,一颗一颗地钉,才能见成效。如同爱国主义教育一般,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找准方向,想方设法地坚持不懈,方能见到教育效果,真正让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灵活,深入人心,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