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8917654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ld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宁市高中2018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

2、,诸侯争霸。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在葵丘会盟诸侯,并订立盟约第一条指出:“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制 B维护宗法制传统C企图取代周天子 D规范诸侯的行为2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A是对秦制的否定 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 D是指“推恩令”3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A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B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C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D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4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 献文 字 记 录史记秦始

3、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5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6摘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中国

4、古代政治制度史后摘抄的两句话“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 摘自 元史百官志“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B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C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7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

5、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8遂宁某学生在参观学校的百年中国主题活动中看到一句名言:“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该学生对此作了如下理解: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需要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你认为理解合理的是A B C D91895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

6、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A2处 B3处C4处D5处10近代某条约签订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该条约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通过该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一处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史 料历 史 解 释A“大皇帝凡有新恩施

7、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C“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D“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12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发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

8、态度更坚决“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 B C D 13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14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 (1851)8440962 8508529 9569

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15民国初年,茶楼一角。一位读书先生正在向群众宣读自己的见闻日记(如下) ,日记反映该先生: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A认识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主

10、张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D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支持16“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下列理解最符合论者本意的是A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目标B优待皇室是尊重清王朝,南方这种妥协是为国家为未来作出的牺牲C清朝的妥协是清廷牺牲了自己的江山,放弃了“万世一系,皇权永固”D各方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秩序与和平17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

11、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18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A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四个民族自治

12、区中将在今年(2018年)迎来“逢十”周年大庆的是 A B C D20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A联美抗苏 B和平共处 C一边倒D不结盟2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多边外交战略22阅读下边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 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中国外交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