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917383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1---精校Word版答案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练习卷(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BCD乙醇天然气浓硫酸氢氧化钠2我国成功研制的铯()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则该铯原子的中子数是()A133 B55 C23 D78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碱类 B甲烷、乙醇、葡萄糖均属于有机物C盐酸、

2、硫酸、硝酸均属酸类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属于营养物质4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情况下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B雾天时,打开汽车雾灯C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D用激光笔照射玻璃杯中的蔗糖水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Al2OHAlO2H2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Fe3Fe2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Cl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

3、作保护气 D工厂废气中的SO2可回收生产硫酸7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B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8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天然气的燃烧A B C D9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

4、由红棕色变为无色1,2二溴乙烷是可溶于四氯化碳的无色液体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11化学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影响。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火会更旺,其原因是()A压强降低,反应减慢 B温度降低,反应加快C使CO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 D使O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12下列实验或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

5、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C用乙醇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D制CuSO4时先将Cu氧化成CuO,再与稀硫酸反应13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Fe2O32Al2FeAl2O3 B2Ag2O4AgO2CFe2O33CO2Fe3CO2 D2MgO(熔融)2MgO214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15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2NH33Cl26HCl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

6、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Cl2是氧化剂1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H4与C4H10一定是同系物B苯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单键,又含有碳碳双键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18要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19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分

7、馏 C石油裂化 D乙烯聚合20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 验 操 作现 象实 验 结 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C往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二、必考题(本题包括三道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一)(15分)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4.75%,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4位,主要以2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依据氯化亚铁、氯化铁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21若配制90 mL 0.1 mol/L的F

8、eCl3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是()A100 mL圆底烧瓶 B100 mL量筒C100 mL容量瓶 D100 mL烧杯22取少量FeCl3溶液,滴人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产生白色沉淀 B产生红褐色沉淀C形成红褐色溶液 D形成无色溶液23为防止Fe2被空气中O2氧化,需要加入()A碳粉 B硫粉 C银粉 D铁粉24取少量FeCl2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变红,这是因为()ACl2可将FeCl2还原 BCl2可将KSCN氧化CCl2可将FeCl2氧化 DCl2可将KSCN还原25FeCl2溶液与氯

9、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Fe2Cl22Fe32Cl B2FeCl2Cl22FeCl3CFe2Cl2Fe32Cl DFeCl2Cl2FeCl3(二)(15分)下表列出了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A01AAAAAA2326元素和元素可以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其化学式为()AH2S BCH4 CH2O DHCl27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6 B7 C5 D428元素与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aO B NaO2 CNaO或Na2O2 DNa2O或Na2O229、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不确定30元素和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

10、()AH2OH2S BH2OH2S CH2OH2S D不确定(三)(15分)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CuSO4,下列两个反应都有CuSO4生成。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uOH2SO4CuSO4H2O请回答下列问题:31从分类角度来看,CuSO4属于()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32上述两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其中氧化剂是 。A,H2SO4 B,H2SO4 C,Cu D,CuO33. 反应的副产物SO2是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aOHSO2Na2SO3BNaOHSO2Na2SO3H2OC2NaOHSO2Na2SO3H2OD

11、2NaOHSO22NaHSO3H2O34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铝、铁等金属钝化35有关CuS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为白色 B溶液为蓝色 CCuSO4溶液能杀菌 DCuSO45H2O能作干燥剂三、选考题(本题包括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反应原理两个模块,每个模块15分,请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一)化学与生活模块(15分)3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 鸡蛋富含蛋白质棉花含有大量纤维素 大米是碱性食物A B C D37下列行为或做法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抗生素B婴儿食品添加着色剂,以增加婴儿对食品的兴趣C长期进食含亚硝酸钠的腌制肉类D用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38苹果汁中含有Fe2,它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补铁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