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173499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1.下列有关细胞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D. 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细胞壁是系统的边界【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连接不同的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解】组成蛋

2、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细胞壁没有生物活性,不是细胞系统的边界,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D错误。2.20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可以发挥“分子刹车”的作用,当CTLA-4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如果使它处于抑制状态,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细胞,从而有望治愈某些癌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CTLA-4是一种糖蛋白,癌细胞表面因为缺乏CTLA-4而易扩散和转移B. 肿瘤细胞被T细胞攻击后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3、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 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D. 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同时也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CTLA-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激活后使得免疫反应终止,则就不能攻击癌细胞而使得癌细胞大量繁殖;当该蛋白质参与抑制状态时,T细胞会大量增值,集中攻击肿瘤细胞,进而有效控制和治疗癌症。【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TLA-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而不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当T细胞表面的该蛋白质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可能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肿瘤细胞被T细

4、胞攻击后的裂解属于细胞凋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C错误;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同时也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D正确。3.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终止密码子位于a端B. 通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又叫起始密码子C. 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A-U、C-GD. 图中所示蛋白质合成过程涉及3种RNA【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产物是多肽链。根据多肽链中氨

5、基酸的连接顺序可知,核糖体是沿着mRNA从a短向b端延伸的,即从左向右延伸的。【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则终止密码应该位于b端,A错误;据图分析,氨基酸位于肽链的第一位,因此决定其的密码子应该是起始密码子,B正确;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与U互配、C与G互配,C正确;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三种RNA,分别是mRNA、tRNA和rRNA,D正确。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工诱变育种的过程和结果说明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也可以形成新物种B. 基因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6、.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性状,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自然界中的单倍体生物都是高度不育的【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又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详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个体与原来的个体之间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A错误;基因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性状,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自然界中的单倍体生物并不是都是高度不育的,如蜜蜂中的雄峰,D错误。5.图为人体细胞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

7、变化的部分曲线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段时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B. 若该曲线表示造血干细胞增殖时的染色体数的变化,则处于图中时期的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C. 若该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则图中的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若该曲线表示睾丸中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则a值为2【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变化均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 。【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单体的数目减半,因此该

8、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段时期染色单体数的变化,A正确;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增值方式是有丝分裂,而染色体的联会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则图中的减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错误;若该曲线表示睾丸中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该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则a值可能为2或1,D错误。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B. 突触小体可以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C. 冬天,由于产热增多,机体会通过调节增加散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D.

9、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连接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其中的溶菌酶不一定是免疫细胞分泌的,A错误;从结构上来说,突触可以分为两大类: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可以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B正确;

10、冬天,由于散热增多,机体会通过调节增加产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C错误;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错误。7.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希尔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在适宜条件下照光后发现,即使不提供CO2,叶绿体也可以释放O2,这一过程被称为希尔反应。(1)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_(物质),后来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法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希尔反应证明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_。(2)很多肉质植物如仙人掌以气孔

11、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RuBP:核酮糖二磷酸 PGA:3-磷酸甘油酸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OAA:草酰乙酸 酶1:RuBP羧化酶 酶2:PEP羧化酶仙人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酶1和酶2固定CO2的场所分别是_和_。夜间,仙人掌细胞液的pH通常会下降,请说明原因:_。若光照条件从适宜到突然减弱,仙人掌叶绿体中PGA/RuBP的值在短期内会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答案】 (1). 水(H20) (2). 同位素标记 (3). ATP和H (4). 叶绿体基质 (5). 细胞质基质 (6). 夜间

12、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酶2可以将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使细胞液pH降低 (7). 上升【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希尔反应实际上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没有二氧化碳的参与下,水的光解产生了H和氧气。据图分析,夜晚植物气孔开放,二氧化碳与PEP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OAA,进而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中的苹果酸进入细胞质基质,一方面释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产生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并释放二氧化碳;前面两种来源的二氧化碳都进入叶绿体基质,在酶1的作用下与RuPB结合生成PGA,再还原生成有机物(CH2O)。【详解】(1)希尔反应认为

13、没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叶绿体也能够产生氧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后来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了二氧化碳和水,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希尔反应证明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2)据图分析可知,酶1和酶2都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夜间仙人掌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酶2可以将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进而使细胞液pH降低。若光照条件从适宜到突然减弱,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导致PGA还原受阻,因此仙人掌叶绿体中PGA/RuBP的值在短期内

14、会上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希尔反应实际上是光反应,并能够根据图形分析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发生的特殊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尤其是弄清楚其二氧化碳的来源以及两个二氧化碳固定的实质和场所等。8.油菜素内酯(BR)是1970年首先从油菜花粉中提取的一种显著促进幼苗生长的物质,其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体中,对植物茎的伸长和细胞分裂具有强烈促进作用。由于其生理活性大大超过现有的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类激素。(1)结合题干信息回答,BR之所以能被称为植物激素,是因为它具有_等特点。(2)为了探究BR能够促进植物茎的伸长和细胞分裂的机理,科学家以绿豆上胚轴为材料,测定了DNA和RNA 的含量

15、,结果如图1。经BR处理后,图1中的DNA和RNA含量显著提高,可推测BR能够促进绿豆上胚轴的生长,其机理是_,进而促进细胞分裂和茎的伸长;RNA含量显著升高,可能与BR提高了_酶的活性,而降低了RNA水解酶的活性有关。(3)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把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的幼苗主根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生长素(IAA)处理主根,检测BR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可知,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是_(单向/双向)的,BR可以_(促进/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的作用更显著。【答案】 (1). 在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微量)高效 (2). 促进了DNA的复制和转录 (3). RNA聚合 (4). 双向 (5). 促进 (6). 极性运输【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1分析,该实验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