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课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238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备课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学备课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学备课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科学备课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科学备课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备课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备课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 课 卡学 校: 巨峰中心小学科 目:科学年 级:三教 师:金红使用时间:2015、3备课卡课题小车的运动课型新授第1 课时教具准备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每组一套)教学目标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板书设计小车的运动拉力、推力都有大小和方向。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反之较慢。教学过程(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2、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小组讨论:(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

3、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教学过程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我觉得同学们在实验中都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四)运用方法,自主实验1、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距离我们已经知道与坡度有关以外,还可以研究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条件讨论你们小组的实验计划。2、汇报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我的实验记录拉力(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小车运动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时间结论(我的发现)(五)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行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教后反思备课卡课题玩滑梯的启示课型新授第 2 课时教具准备木块

4、、毛巾、木板、文具盒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板书设计玩滑梯的启示摩擦力: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教学过程教案设计一、导入部分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

5、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过程(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

6、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

7、越轻,摩擦力越小。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1、分组进行实验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五)做实验,并小结教后反思备课卡课题跷跷板课型新授第3 课时教具准备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

8、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板书设计跷跷板物重左右一样距离天平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探究活动: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

9、衡的办法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1、讨论探究方案(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学过程2、进行探究实验(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拓展活动: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学生交流。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名称:杠杆尺的平衡我的方案:我的实验记录次数杠杆尺左边杠杆尺右边格子数钩码数格子数钩码数12结论(我的发现): 生活中的科学说说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教后反思备课卡课题课型第 课时教具准备教学目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