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拔鲜卑的踪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107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拔鲜卑的踪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拓拔鲜卑的踪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拓拔鲜卑的踪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拓拔鲜卑的踪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拓拔鲜卑的踪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拓拔鲜卑的踪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拔鲜卑的踪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鲜卑民族的踪迹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这样称誉呼伦贝尔:“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古最好的一个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契丹、女真、蒙古、都是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鲜卑族的历史足迹,这个从森林走到大草原又走进中原并建立自己政权-北魏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拓拔部,原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狩猎生活,后迁徙至“大泽”今呼伦湖一代过起了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鲜卑族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

2、即漠北地区。后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之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今蒙牛公司所在地,在特伦苏牛奶的广告中出现过,以后大家看广告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这时已是魏晋时期,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称皇帝即北魏道武帝,到公元534年历经148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第一个王朝,十六国分裂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上有其重

3、要的意义。北魏是个很奇特的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中占据148年的时间,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史藉寥寥无几,其它小说、电影、电视更是找不到它的影子,似乎这个王朝在历史长河中不声不响地蒸发了。其实不然,只是我们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罢了。我如果说出下列的一些名词我想大家一定不会不知吧:齐民要术、水经注、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敕勒歌、花木兰。噢,知道知道,恍然大悟了吧。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就是北魏时期为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瑰宝。北魏时期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农业、地理、文学,特别是佛教和佛教艺术在北魏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说当时流行的思想是帝王即释迦,佛教和政治是

4、密切结合的。前面我们说过关于北魏拓跋鲜卑部起源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在魏书序记,开宗明义的记载道:“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这篇文字记载了拓跋部祖先和他们的生活地点以及生活方式,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是昌意的小儿子,昌意是谁呀?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的一位,他是嫘祖所生。我们生活在大鲜卑山,在幽都的北面,以放牧射猎为主要的生活方式,风俗淳朴,刻木记事。这段话翻译出来,好懂。这段话告诉我们其最早是居住在“大鲜卑山”,那么文

5、中所称的“大鲜卑山”到底在哪里?据魏书礼志中有一段记载大致意思为,太平真君时期(公元443年)-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来“鲜卑旧墟石室”祭祖并刻有祝文。1980年7月30日这个神秘的石室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考古学家、原呼伦贝尔文物站长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岭北段今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嘎仙洞中发现了当年李敞在石壁上的刻文,千古之谜豁然开朗。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9公里处,在群山怀抱之中,离地面约二十几米的半山腰中高悬着一个硕大的山洞,洞口为三角形,洞深约100米,洞内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拓拔鲜卑历史的千古之谜,更证实了这里就是拓拔鲜卑的发祥地

6、。历经150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无论汉人也好,胡人也罢,我们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正是拓跋鲜卑人让我们的血液流在一处。鄂伦春人有一首诗:朝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无论松柏的影子有多长, 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无论你来自地北抑或天南。我们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也许这还真是一次不经意间的寻根呢,谁说不是呢?我们用几天的时间走了先人千年的历史,希望这次旅程留给各位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些许看风景的心情。鲜卑在中国古代北方诸族中,兴盛较匈奴晚,但入据中原时间却较匈奴为长,而且部众也较匈奴为多。五胡乱华时,鲜卑是入据中原持续时间最长建国最多的一族,计有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和南燕、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秃发氏建

7、立的南凉,割据十六国鲜卑有其五,足见鲜卑当时的强盛。此外没有算在16国内的还有西燕以及雄踞西南的吐谷浑,部众之兴盛、占地之广阔,从中可见一斑。 鲜卑实在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大族。五胡乱华之末,最终因鲜卑拓拔氏的悄然崛起,一举统一了北方,结束了1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北魏分裂之后,鲜卑宇文氏又操控西魏而后篡建北周。到隋文帝统一天下,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间长达近300年,这是五胡中其他诸族所无可企及的。然而最后不争的事实是:如此强大而绵延流长的鲜卑部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终于还是在中国历史上消亡了。鲜卑族在历史上最后兴盛的一部是宇文氏的别种契丹,然而彼时的契丹族,其鲜卑特征也已几近消失

8、,俨然一个新兴的民族了。那么鲜卑大族是怎样一步步在历史中消亡的呢?欲探其究竟,我们先来看看鲜卑族的演进历史。 一、鲜卑的历史渊源。 鲜卑和匈奴一样,也是一个自古有之的古老部族。其最早见诸史端的名字是东胡,后汉书说它因居于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部族,晋书上称其“与匈奴并盛”,史记上说:“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冒顿单于这个匈奴历史上关键的英雄人物最终出现,使匈奴部众的统一早于东胡,因而崛起在东胡之前。这一族和汉族也有交涉和纷争,战国时燕将秦开便大破东胡,史记上说他“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可见当时东胡也属于汉人的边境之患。只不过当时该部族尚未统一,力量未能有效整合,为

9、患程度不似匈奴强烈罢了。当时秦、赵、燕三国北筑长城,主要是防患匈奴,其实防止东胡进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匈奴崛起后屡败东胡,迫使东胡部众东逃而也分裂为乌桓、鲜卑两部。乌桓、鲜卑本是山名,据后汉书记载:“冒顿灭其国,余类保此二山,因名焉”,从此便因乌桓、鲜卑二山而得族名。乌桓在南近接中原,鲜卑在北远据苦寒。公元前73年,适逢匈奴遭遇天灾内乱,乌桓便趁机袭败匈奴,迫使匈奴北迁而“空地千里”,匈奴自此由盛转衰,乌桓的进攻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乌桓由此也取代匈奴开始与中原为患,三国志上说其“寇暴城邑,杀略人民”,很让中原头痛。后来魏武帝曹操在柳城(今河北承德境内)一役中大败乌桓,“降斩20余万”,乌桓元气

10、大伤,余众被曹操迁至内地慢慢与汉族同化,没有内迁的都向北逃窜并入鲜卑,乌桓部族的历史从此终结。 匈奴为汉室所破后,北匈奴远遁欧洲。鲜卑便趁机占领匈奴故地,北匈奴中没有逃走的,也都融合于鲜卑,鲜卑自此开始走向强盛。公元3世纪左右,鲜卑族中又出了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檀石槐和轲比能,统一鲜卑各部,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强盛时期,其地域范围一度控制东起辽东、西至西域,控制整个大漠南北。但是这种强盛随着檀石槐和轲比能的死亡而终结,鲜卑又处于四分五裂之中。 二、鲜卑是怎样在历史中消亡的。 鲜卑由一个部众颇盛、占地极广的大族最终在中国历史中消亡,在路卫兵看来,这是鲜卑汉化的必然结果,鲜卑人的血脉也许并没有消失,然而

11、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确实是不存在了,它逐渐与汉族等融为一体,本族特性则逐渐消失,在特征上更趋于汉人。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丧失故地而失去了民族根本。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鲜卑远居塞外,“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三国志),与中原接触极少,长久处于相对封闭独立的态势。而久居苦寒之地,也造就了他们坚韧彪悍的民族风尚,逐渐形成其特有的民族种性。“其性悍骜,怒则杀父兄”,民风之强悍可见一斑。然而鲜卑离开苦寒故土而进入中原,便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有了实质性的接触,也就开始浸染中原文明,其自身的民族特性渐渐淡化,这和他们生活地域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是语言的丧失是最终消亡的关键。一个

12、独立民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有自己的独立语言,语言的丧失也就昭示了民族的消亡。鲜卑入据中原后,并没有废止汉语,相反却以说汉话为荣。这是因为:一,鲜卑要想更好的向汉人学习,就必须懂汉话;二是鲜卑语较之汉语要落后的多,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学汉话是不得以而为之。拓拔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断北语,改族姓”(魏书),孝文帝的改革应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之举,然而单就民族特性来说,无疑是自甘同化、自愿放弃本族特质的行为。由于禁止讲鲜卑语,其本族的语言便逐步丧失,民族特性也渐趋弱化。改汉姓就更不必说了,连表面上的民族特征都没了。语言是基本,由语言而至文字、文化

13、的汉化,最终让鲜卑族与中原诸族融为一体; 三是民族间的通婚最终让血脉相连。鲜卑入据中原后,也就开始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族杂居而处。互相通婚的结果,就是让民族的血脉相连,最终连人种的特征也越来越不明显。北魏孝文帝鼓励鲜卑与汉人通婚,又改变鲜卑旧有的习俗,学习汉族的风俗及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共同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民族性。可以说,鲜卑是以官方禁止的形式抛弃了自己的民族特性。 以上就是鲜卑族最终在历史中消失几个主要原因。那么为什么鲜卑入据中原后纷纷自我汉化,有意识的将自己融入汉族呢?有两个原因。一是文明代替落后的历史必然选择;再就是游牧民族潜意识里存在的一种自卑感在作怪。 事实上,鲜卑最初的政权,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国家形式,其本质终究还是部落联盟性质。和中原相比,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引以为豪的历史相传承,在文化、文明上还处于原始阶段。与中原深厚的文化渊源相接触后,在比较中,他们自然会产生民族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促使他们迅速做出选择,向先进文明的民族文化靠拢。这也是当时慕容氏、拓拔氏在入据中原后,积极实行汉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