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084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深耕东协市场-永信药品「要培养亲家兵,就是要跟大伙儿苦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樂深耕東協市場永信藥品要培養親家兵,就是要跟大夥兒苦在一起、樂在一起。永信東南亞控股公司總經理李芳信台灣藥品市場供應商主要分為:外資廠、國資廠與經銷商三類,近年來透過合併,部分外資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總體來說,永信藥品在國內藥品市場排名第八,是最大的本土藥廠,同時永信的產品超過九成都是在國內市場銷售。永信成立於1965年8月,歷年來獲利平穩,且每年均投入龐大的研發經費,主要經營原料藥、中藥、人用藥品、動物用藥品、食品、醫療器材、化妝品、精密化學材料等藥品製造及買賣業務。目前已成功開發出降血脂藥(Lovastatin、Simvastatin)、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 A)等產

2、品,並積極研發抗癌用藥、長效性止痛藥等。此外,永信也朝多角化經營,包括生物技術與特用化學等領域。國際代工藥廠布局永信集團的全球布局,大致分為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及歐美等四大區塊,分別設有行銷或生產據點,由於各個據點均以當地市場為主,彼此業務並不重疊。目前分別由第二代與資深幹部掌舵,其中台灣與中國大陸市場由李芳裕總經理負責;而東協區域市場則由永信東南亞控股公司李芳信總經理負責。另外,專攻歐美市場的永信美國廠,則由永信老臣何國良擔任總經理一職。永信集團是國內首家以頭孢子抗生素及一般製劑同時榮獲美國FDA雙料認證的台灣藥廠。為了進一步成為國際代工藥廠的領導者,永信在中部科學園區投資24億2,000

3、萬新台幣,積極籌設中科廠,並規畫設立代工藥廠及研發中心。海外生產基地則包括中國大陸昆山廠、美國廠及馬來西亞廠。但因美國廠的發展腹地受限,目前僅以增加生產設備、擴充產能因應,未來國際代工生產重鎮將轉移至中科廠及昆山廠。 永信2003年海外總營收達13億3,000萬新台幣,較2002年大幅成長33%,集團整體營收則約為33億新台幣。展望2004年,在海外投資事業營收與獲利同步成長下,營收目標將挑戰38億新台幣。逐步拓展東協市場回顧永信赴馬來西亞投資的過程,當時為有效服務東南亞地區的客戶,1987年於決定在馬來西亞、香港、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地設立分公司,負責進口自製之藥品。1988年成立馬來西亞

4、銷售公司,主要進口人用藥品及動物藥品,以服務當地市場為主。事實上,菲律賓由於距離台灣最近,原本是永信東協市場的首選設廠地點,但經過三年的市場調查後,改在馬來西亞投資設廠。雖然馬國政府對外資投資製藥業沒有提供特殊優惠,對永信來說,競爭環境與馬國本土製藥業完全相同,但永信基於政經局勢穩定、交通建設完善、人民勤奮等因素,在1989年底在馬國雪蘭莪州(Selangor)購地建廠,歷經一年的技術轉移及設廠研究,在1990年底破土,興建當時馬來西亞最現代化的GMP藥廠。之後動物藥廠與人用藥廠相繼完工,並在古晉(Kuching)與檳城州大山腳(Bukit Mertajam)成立辦公室,以服務各地的客戶。19

5、96年,萬宜(Bangi)工廠擴建完成,同時成立東馬哥打京拿巴魯(Kota Kinabalu)發貨中心。在馬國經營逐漸上軌道之後,永信積極布局東協區域市場,包括越南、緬甸及柬埔寨等市場。1999年,永信東南亞控股公司成立,重組區域內所有分公司及辦事處,並展開上市作業,在2004年1月12日,永信東南亞控股成功於馬國大馬亞股票交易所第二板上市。目前永信在馬來西亞學名藥品市場占有率約10%,在當地40家左右的藥廠中,永信已是排名前四大之藥廠。永信馬來西亞廠2003年營收約6億新台幣,獲利為7,500萬新台幣,預估2004年將繼續以兩位數的幅度成長,並將持續擴充產能。獨特的組織架構永信馬來西亞公司的

6、員工人數約有300多人,平均分布於管理、營業及工廠三個部門,僅有3位台灣人在馬國服務,包括總經理,及另外兩位負責營業部及管理部的主管。在管理部門,內勤人員約有100人左右,包含研發、人事、採購、會計、訂單處理等業務,雇用很多留台生,且年資超過15年的資深員工約有15人左右。研發人員則約有4050人,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的比例為60%、20%、20%。至於處方的研發大部分從台灣母公司買入,當地自行研發者較少,僅限技術層次較簡單的處方。另外,因為客戶群遍布各地醫院、診所、藥房及農場,總數約有10,000個,這些都有賴內勤人員處理訂單。至於營業部的銷售業務代表約有120位,其中只有一位是土著馬來人,

7、兩位是印度人,其餘均為當地的華人。相對其他產業的工廠人數,永信的工廠人數相對較少,約100人左右,而且大都是當地人,沒有聘用外勞。工作效率是一大問題事實上,馬來西亞目前已有二、三百萬的外勞,雇用外勞的成本也不會比當地人便宜,但是因為有些工作,政府提供馬來人優先選擇的權利,因此需要引進印尼等地的外勞填補部分的人力需求缺口。一般而言,馬來西亞工人生活態度比較輕鬆,不過加班仍相當常見。雖然加班成本相對較高,幾乎是薪水的一倍,不過因為底薪偏低,仍在公司成本可負擔的範圍內。爲解決工作效率問題,李芳信在 1987年初到馬來西亞時,至少花了六個多月的時間深入馬國各鄉鎮,設法了解當地人民的個性與習性,因為唯有

8、接受當地人的想法,融入他們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問題的核心,然後據此解決問題。既然永信馬來西亞公司定位在經營當地市場,為了深入市場,創立之初都是由李芳信親自拜訪客戶,因此業務代表後續第二次或第三次拜訪時,會因為老闆已經來過,自然據實回報業務成果。一但有不符合實情的情況,李芳信也绝不浪費時間,立刻和業務代表前往瞭解狀況,即便是前往拜訪兩個小時車程遠的麻六甲客戶,也毫無例外。寓教於樂在工資給付方面,永信是採月薪制度,但為降低員工流動率,工廠又採取出勤補助、加班費補助等誘因,亦即每天來上班則可享有日補助金,每個月還有全勤獎金,金額都很優厚。但如果目標沒有達成,就只能領基本月薪。因為薪資水準差異頗大,因

9、此出勤的情況改善許多,生產流程也較順暢。另外當地勞工個性比較單純,通常一個命令一個動作,雖然不會走捷徑,但自尊心很強。公司為提升效率,採用寓教於樂的獎勵方式,例如包裝分兩組,比賽看誰包得快,勝利者再給予獎勵,對於提升效率頗有助益。業務人員也是一樣,以高額獎金激勵員工努力去衝業績。諸如此類的管理問題,都是要搭配各種獎勵措施,慢慢把正確觀念灌輸給員工,如此經過10年的教育,才終於使各項制度逐漸上軌道。內部挖角策略初期為了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永信特別針對業務代表設計統一的衣著標準,包括一定要打領帶、穿著白色上衣、駕駛白色車子,為的就是留給客戶良好的印象。不過初期要推行這樣的觀念並不順利,加上馬來西亞

10、因氣候炎熱,當地人並沒有打領帶的習慣,也不喜歡打領帶,因此規定難以落實。於是公司想盡辦法,包括舉辦打領帶比賽、送領帶等各種花招,使員工了解形象的統一,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現在其他藥廠的業務代表也都仿效永信的作法。初期真的很難去說服,又如規定車子要白色的,也是用補助的方式鼓勵,非白色補助5,000元,白色則補助10,000元,慢慢大家就都習慣開白色的車子。李芳信補充說。在高階幹部的培養上,李芳信會選擇本質不錯且具有發展潛力的人選,設想這個人三至五年後的薪水是多少,現在就給予那樣的薪水,或稱為內部挖角策略。會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地獵人頭公司(head-hunter)經常以高達數倍的薪資進行挖角,為降

11、低人員流動的衝擊,以提早調高薪資水準的方式因應。家訪識人才要如何發掘具有潛力的人才?李芳信說:我選擇的標準就是依照我的家庭訪問。這個經驗不是我創造的,是我爸爸告訴我的。後來我發現,家訪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看出這小孩子孝不孝順;我的原則是,他會孝順父母,就是會懂得感謝的人,這樣的人比較不會亂來,再怎麼壞也壞不到哪裡!他懂得感恩,這樣比較有責任感。我到現在還是有家訪,沒有經過家訪的,就不可能成為正式員工,一定要家訪。在挑選人才上,除了上述觀察員工與其家庭成員互動關係的家庭訪問外,還有就是要擺對位置,找出這個人適合的部門特性,如較具有創意的就放在行銷部門;喜歡固定性工作的就放在生產部門;一板一眼的就放在

12、會計部門;至於服務部門則需要有八面玲瓏的能力。除此之外,永信也搭配部門輪調的策略,每年有數人進行職務調整,經過輪調之後,不僅訓練高階主管熟悉各層面的業務,也消除了部門間的無形阻隔,促使內部溝通更為順暢。產品因地制宜東協市場廣大,涵蓋各種宗教,甚至政治體制差異也很大,因此在產品的製造與包裝設計上,也必須要有彈性的調整。例如馬來西亞屬於回教國家,有禁止飲酒和禁吃豬肉的風俗,所以產品不能採用酒精或豬製品,薄膜、軟膠、糖漿等的製造素材上,也必須要進行調整。例如軟膠一般是用豬軟骨做的,但在馬來西亞則要將其改用牛骨或蔬菜來製造。此外,在產品包裝上,不管是顏色或文字排列,每個國家也有不同的偏好,都必須審慎地

13、調整適應。培養親家兵當問到李芳信在這17年來,尤其是在初期的艱困環境下,遭遇過哪些特別的困難時,他面露微笑地回答說:我現在回想起來,我總是快樂在經商,那時公司還很小,天天與業務員生活在一起,我曾經睡倉庫兩年,睡辦公室三年。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但我覺得那段與員工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很快樂。以前純粹為了求生存,一遇到問題馬上解決,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現在雖然一切已上軌道,且已是上市公司,但所面臨的問題卻更為複雜。或許是個性使然,雖然不斷有新的問題要解決,但李芳信總是用愉悅的態度去面對。李芳信特別強調,開創初期一定要有自己的親家兵,而要培養親家兵,領導者要就一定要經常跟大夥兒苦在一起、樂在一起,跟

14、員工共同生活,然後才能融入他們的生活圈子。深耕東協市場由於人才的培訓速度趕不上需求的成長,永信在馬來西亞目前面臨缺乏中高階的管理人才的問題,正因為培育主管緩不濟急,所以李芳信會親自從台灣招募適合的人選去馬國服務。雖然人力呈現供給不足的情況,不像部分台商僅將馬國當成進軍中國大陸的跳板,永信不但將馬來西亞當成搶攻東協市場的生產基地,最近更設立永信印尼分公司,成為第一家進軍印尼的台灣製藥廠。印尼人口多達兩億人,市場潛力雄厚,且為了把握2005年即將開放外資設立貿易公司的契機,永信除籌設印尼分公司外,也積極申請藥品登記證,期望能申請到3050項藥證,在三年內打進印尼市場。永信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中心是馬來西亞,且只有馬來西亞設有工廠,其餘各地都只是設分公司,因此馬來西亞廠負有供應整個東南亞地區市場的重責大任。近年來,馬來西亞廠也進行擴建以因應市場需求。但為避免未來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永信計畫在三至四年後將在越南胡志明市另外設立工廠,以滿足區域市場的快速成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