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6868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策略一、现状分析代课教师成为历史后,目前,部分边远山村小学及初中缺编较为严重。一些学校教师授课过重,每周授课任务都在15-20节课,同时还要兼班主任,有些还要兼报帐员、生活教师等等。工作的繁重让教师们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无暇顾及钻研教材,外出学习的机会少之甚少,有些学校老师去学习,学生就得放假。因此有些村小学不得不撤并到镇中心校,一些无法撤并的小学则采用轮流支教的形式解决教师的不足。由此带来很多负面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更令人担忧,具体现状是:1.学生基础差,学风差,学习自觉性差,学困生占比重大。2.下面村小学大面积教学质量低下,造成初中教师的劳动事倍功半;绝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

2、疲惫,压力巨大,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届不如一届,书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会教书了。3.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成绩相差甚远,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二、原因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我校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秀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好转,子女可以随父母就近上学,致使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入兄弟学校,但兄弟学校出于质量考虑,他们接受某一位新生并不是无条件的,他们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成绩优异的才让其入学,成绩差的人家根本不要。这样就导致了镇村级学校在校学生,好的一年一年的转走了,差的留下来了,教师经过努力,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二个好苗子,到来年又没了。一年一年,我们面对

3、的是“一锅清汤”、“一包渣”。同时,加之我校取于边远山区,难于与其他学校相比,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也难以留下,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二是家庭教育严重滞后。由于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低,孩子回家毫不过问,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同时农村孩子留守学生比重较高,一些学校达70%,导致这些孩子,好行为没有养成,坏毛病满身都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配合,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盲区。三是有些领导在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上,不顾及校际差异和学生差异,没有采用科学的、发展的评价方式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工作,而是把学校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用一次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全部工作,导致学校部分教师失去教学信心。校际间的差异

4、、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一个教师,新学年所接受的教学班级,学生的状况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学年开始的时候,各人的起跑点不同。如果你遇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好的班级,那么你在抽测中就很有希望夺魁;如果你遇到一个特别差的班级,你想在抽测中拿到好的名次,希望极其渺茫,甚至还是倒数。但话又说回来,倒数和倒数是不一样的,努力和不不努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在这一学年中努力了,学生的基础、学习自觉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绝对有所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由差班向好班飞跃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如果教师面对这样的班级和学生,自己就不战而退,失去了信心,那这个班级的学生将会差

5、上加差。但在对教师评价时,除了学生的考试分数外,谁还能再看看学生精神面貌的变化呢?作为我们中心校的广大教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班级和学生,你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念叨两句话,一句是“倒霉”,另一句是“不走运”。努力得不到实惠,工作得不到肯定,导致部分教师失去工作信心,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翻身无期。三、方法对策 造成我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体制方面的我们无能力去改变,但是不是说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呢?回答是否定的,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我们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理念、教育策略上多下功夫,“亡羊”依旧 “补牢”,坚定信念,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山花烂

6、漫的季节一定会到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观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根据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师资上解决教师的不足,支教只是个折中办法。二、我们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上,应该重点注意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要有把这些学困生转变成优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面对大面积基础差,满身毛病的学生,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决不能不战而败;要满怀热情,积极进取,迎接挑战;要具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师失望,那学生就更无望,学生的希望来自于教师的必胜信心!其次,对待差生要更富有爱心。所

7、有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学困生,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个别学困生,而是大面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他们在对老师、对学习本身就有心理障碍,他们饱尝老师的批评、惩罚,甚至于挖苦、讽刺,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这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心里障碍将会难以打开,逆反心里将会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用我们的一颗爱心去融化他们,感染他们,使学生慢慢爱上你,继而爱上你带的学科,喜欢你所讲的课,自觉的去听你的话。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2.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要和学生互

8、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给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而学生是否敢于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3.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面对基础差,学风差的学情,“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达到逐渐改变,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

9、鼓励,细帮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坚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获的信念。4.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刻苦钻研,不断进行自我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用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我们面对不同的学情,才能够达到“包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件崭新的工作,今年与去年不同,昨天与今天不同。所以,我们就要学会随风而倒,看客下菜,什么样的学情,我们就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不能一个姿势睡到天明,一种教法沿用终生。总之,信心、爱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高的教育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教学质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