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9165568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是儒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就连孔子的三位高足,理解也有高下之分。荀子

2、记载,孔子问:“仁者若何?”子路认为,“仁者使人爱己”。孔子的评价:“可谓士矣。”这个评价已不低。子贡认为,“仁者爱人”。孔子的评价:“可谓士君子矣。”这比对子路的评价高了一层。颜渊认为,“仁者自爱”。孔子的评价:“可谓明君子矣。”显然,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评价。 为什么孔子高度肯定“仁者自爱”?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是自爱、自尊、自立的人,而一个真正自爱、自尊、自立的人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他就会爱人,也容易赢得他人的爱。儒家的这一理念对我们今天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很有启示。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

3、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侵蚀甚至同化,沦为“文化殖民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提倡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就是要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坚持并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吸收异质文化的有益养料,滋润、丰富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就是一个例子。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

4、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就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然而,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两个显著的不平衡:一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不平衡,二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对中华文化关注不够,而西方文化却占极大比重。这是有失偏颇的。 论语记载:孔子和弟子周游到卫国,看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弟子问:下一步该怎么发展?孔子曰:“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该怎么办?孔子曰:“教之。”当前,我国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在许多外国人看来也“富”起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教之”!教什

5、么?是沿着西方文化的“引导”来教,还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后者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当前,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最迫切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真研究和吸取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合理因素,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总之,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既要有开放接纳、交流融合的雅量,又要有不削足适履、不买椟还珠的智慧和定力,这样才能在文化精神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国际儒学网”楼宇烈中华文化有智慧和气度消化并吸收外来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问“仁”时,对同一概念,三位高足见仁见

6、智,内涵有区别,境界见高下。 B从使人爱己、爱人到自爱,这是儒家主张的一个仁德之人完善人格的必由之路。 C近现代以来,一些人对文化认识的不平衡,导致对中外文化的关注不尽合理。 D如果丧失自我意识以西学为主导,中华文化就可能被侵蚀甚至沦为殖民文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_二段提出儒家对“仁”的理解和重视,以例证、引证引出文化自主的话题。 B第三段通过假设论证谈失去文化主体意识的危害,明确增强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C第四段以佛教被成功消化吸收为例,证明了中华文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性。 D文章在开头结尾都提及儒家的孔子和其弟子,其中包含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图。3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仁者必然会推己及人,会爱人,也因此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赢得他人的爱。 B欠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只要保持和增强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就能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侵蚀。 C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发现卫国人口众多,生活高裕,觉得应该继之以教化,提高道德水准。 D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在坚守主体的同时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各方军阀的混战,各种政权此起彼伏,但思想领域也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

8、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人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同时,先进刊物的发表给中华大地时常刮来新思想的浪潮,这些都塑造了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进步青年。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这些青年们走上街头抗议,不仅仅表达他们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的不满,对列强侵占国土的强烈谴责,更是在发出他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个残破的国家的呐喊,向人们昭告着这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们对这个国家还有希望,他们还在为这个国家的存亡殚精竭虑,他们还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冀!这场运动留下

9、一个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正是这笔精神财富支撑着后来的先烈们去战斗、开辟与探索。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勇敢追求未来的精神值得一百年后我们的青年和学生思考与学习。 (“前尘尽后”微博2018年11月12日,有删改)材料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即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

10、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同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决定给中国的青年办本杂志。36岁的他,满腔热情地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他在发刊词中列举“新青年的六大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00多年后的今天,伫立在两层小楼前,重读这篇3000多字的敬告青年,仍有振聋发聩之感: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青年才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如今,青年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聆听历史深处那热烈的憧憬、热情的冀望。“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独立、进取、开放、脚踏实地、富于理性的一

11、代人,正在为了新时代的光荣和梦想,奋发前行。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8日,有删改)材料三: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封建大户人家。受父亲的影响,他思想活跃,接纳新生事物,向往变革与革命。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并领导了五四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高君宇也以其“弘毅果敢”的爱国壮举,被誉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 1924年12月

12、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 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伟大的信仰让高君宇充满力量,他因奔波不息积劳成疾,却不顾个人安危,随时准备为革命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如同闪电一般,划破旧世界的黑暗,悄然点亮中国的未来。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8日,有删改)材料四:2018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 (中青在线2018年05月07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

13、适等影响下,北京大学学生拥有了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 B陈独秀将国家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在杂志的发刊词中提出理想中的青年的标准,强调了新青年对于新国家的意义所在。 C高君宇思想活跃,考进北大后参加各种进步社团,成为学生领袖,参加并领导了五四运动。 D对于“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现代化强国”,约八成的00后受访者表示知情,约三成00后受访者表示要“发奋努力,为实现强国目标尽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运动中,学生和青年走上街头抗议,表达愤怒,发出呐喊,表明了学生和青年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B高君宇冲破家庭阻碍,积极投身革命,参与党的第一次

14、代表大会,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是那个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C绝大多数00后积极向上,认识到个人努力对成功的重要性,同时,其中一些人也相信个人天赋和良好机遇的作用。 D前三则都淡及20世纪前期的中国青年,他们在国家民族的危急存亡关头的英勇事迹和可贵精神,给现代中国的青年树立了榜样。6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要让新时代的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屋父亲李翰 父亲走了以后,老家临街的两间平房,屋顶也披离下来。毕竟有三十多年房龄,风雨侵蚀,那些桁条、椽木,也渐渐走到生命的尽头。父亲买下

15、这块宅基地的时候,也就是两间白灰小瓦的平房,年深日久,破破烂烂。父亲看中的,主要是屋后的一大片荒山。读书人似乎都有个陶渊明情结,父亲是“文革”早期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算是高知了。有一方自家的天地,既给子孙留下恒产,又可以种种花草,养些鸡鸭,闲暇时安静地读书喝茶这块地,最宜作他的归田计。 父亲胼手胝足,前前后后差不多忙活了六七年,起了两层砖混小楼,搭建了两间平房。原宅高耸的古砖院墙,青铁皮的实木大门,都还保留着,整体看起来,颇有几分气象。父亲又种上竹子、香樟、蜡梅,以及桃、杏、梨、枇杷等果树,沿着屋基脚,则栽种了一簇簇月季。 每年春天,都是从竹外的杏花开始。粉薄的花瓣,透射着阳光或露水,蜜蜂也忙碌起来,小狗绕树追逐它毛绒绒的短尾。杏花败,桃花开,一场雨后,竹笋悄悄钻出地表,香椿在枝头探出新芽。我们用长长的竹篙,绑上铁丝钩,咔嚓,咔嚓,香椿芽一爿爿掉下来,青莹润泽。弟弟从鸡窝里摸出几枚刚下的鸡蛋,母亲捏着鸡蛋,在锅沿上一磕,两指一掰,鸡蛋便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煎到五分熟,加入香椿芽,一股说不出的清香,立刻从厨房弥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