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6486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纪委工作的“70 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纪委工作的“70%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乡镇纪委工作的“70%现象”分析及对策建议今年6月,山西省启动“泥腿子书记”进党校堪称中国近年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乡镇纪委书记培训。据介绍,这不仅是山西省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放诸全国,亦属首例。这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同时,关于乡镇纪委书记的工作现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之的调查结果也被人归纳为“70%现象”,即:70%的乡镇纪委书记精力不在本职工作,70%的纪委书记没办过真正的纪检案件,70%的纪委书记在党委中排名靠后,对工作现状不满。乡镇纪委的工作被人用“信访矛盾前沿阵地的敢死队,违法违纪处理的工兵队,维护稳定保驾护航的护卫队”来定义。作为党委政

2、府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党员、干部,承担着保护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这些都直接生态系统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法制意思逐渐增强,但却法制知识的增长却不能同步跟上,而由乡镇、村社区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引发的群众信访案件比例呈上升逐渐上升趋势,干群关系矛盾突出,致使乡镇纪检工作存在的点多、线长、面广、压力大特点也更趋明显。因此,其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而调查结果显示的三个“70%现象”明显与乡镇纪检工

3、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相适应。其实扩展开来,乡镇从事纪检工作的人员,均存在纪委书记的“70现象”。一、形成原因分析(一)乡镇纪检机构人员“专职不专”,兼职过多从全国各地看,“一个机构一个人,一个人员多个岗”的情况在乡镇纪委中普遍存在。乡镇纪检干部大多是身兼多职,兼而不专、兼而不管。而目前乡镇的农村经济工作纷繁芜杂,呈现中心工作多、“一票否决”项目多、创建活动多等现象,这些都无疑很大程度上牵扯了乡镇纪检干部的精力。1、一方面,绝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都由党群副书记兼任。除分管纪检工作的同时,普遍分管着党群系列和信访工作,不少甚至还分管农业、交通、计划生育等工作,从35项甚至更多不等。其中尤其是党群系列

4、和信访工作,往往更举足轻重。乡镇纪委书记不得已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纪检以外工作。2、机构改革过后,绝大多数乡镇不再设立专职纪检岗位。而纪委副书记一般由党委委员兼任,自身还承担了党委分配的其他分管工作;纪委委员则一般由办所主任兼任,更是有名无实,甚至成为一种福利形式而已;纪检干事则一般由组织干事、宣传干事、武装干事等工作人员兼任。(二)纪检干部队伍不稳,还存在业务能力和素质偏低现象1、队伍不稳。目前乡镇纪检机构成员一般为35人,少数地方为57人。由于绝大多数成员身兼多职,能够独立开展纪检业务工作业务的人员,包括纪委书记在内,一般就2 人左右。加之受所兼职职务变动造成的人员流动等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乡镇

5、纪检干部的工作熟悉程度和业务水平的不足。2、专业不对口。从乡镇纪检干部队伍现状结构分析,一方面,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比例虽然较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非全日制毕业;另一方面,从事传统农业等方面专业的干部占较大比例,而财政、审计、法律等与纪检业务相关专业的干部较少。3、培训不足、业务不精。目前,纪检干部的业务培训仍沿袭开大会、听报告、传精神的惯例,处于系统末端的乡镇纪检干部,几乎没有专业培训待遇。4、流转不畅、激励不力。一方面,整个乡镇系统干部的横向、纵向正常流动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乡镇纪检系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纪检干部工作政治和经济待遇、工作经费等落实较为困难,其办案津贴至今仍沿用十多年前人

6、事部下发的文件依据。而绝大多数乡镇纪委的工作方式是“一张嘴和一支笔”,工作资产是:“一块牌子、一枚公章”,工作效果则是一年到头三件事,即“开一次会(反腐倡廉大会)、买一份报纸(纪检监察报)、交一份工作总结“。而很多乡镇录音、照相等必要的办案设备等不能足额配备,甚至在有的乡镇甚至出现纪检干部自己掏钱办案现象。5、部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自身认识不足,原则性不够强。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给人的印象,似乎更多体现在查办案件和惩处人方面,因而实际工作中“得罪人”的现象随时可能存在,而其所“得罪”的人往往都是其工作中的同事,碍于“人情”,更怕被“打击报复”,破坏同事关系丢选票等原因,致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疲软”,

7、教育、监督不能到位,惩处不能执行,纪检监察干部原则性缺失。(三)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工作开展难度大一方面,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受县纪委和乡镇党员双重领导,导致管理不顺,乡镇纪检监察机构成“夹心饼干”。监督乏力,责权不统一,积极性低,事后惩处力度小,作用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基层考评体系建设不尽完善。受上级对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即对但凡班子成员或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违反党纪政纪和廉洁自律规定被上级查处者,一律实行“否决”制考核影响。认为查办了案件,惩处了其管理的党员和干部,就等于给党委、政府抹黑,而且还会掩盖掉其他同志所做的所有工作成绩,即丢政治前途又损失奖金考核,导致“一个人被查,全部白干

8、”思想。因此,绝大多数乡镇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能保则保、可查可不查的就不查,查后可以给予较轻处分的就不处分。从而形成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也因此导致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差、开展难度大。二、危害性认识(一)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埋下隐患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必须在好、稳中求快。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基本前提,而乡镇纪委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镇纪检监察建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能健康良性发展,必然给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很大程度

9、上纵容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行为对违法乱纪党员干部行为的轻饶保护,很大程度上纵容了那些已经违法乱纪行为的和有违反乱纪苗头党员干部,产生一种“天塌下来有上级顶着”的思想。降低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他们今后更为严重的违法扰纪委行为埋下了伏笔。(三)拉远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致使干群矛盾日益扩大由于一些违法党员干部不能受到及时和应有的惩处,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权益,久而久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信任度就会逐渐丧失,致使干群关系恶化。三、解决建议意见(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1、强化政治、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结合实际,由县级以上纪检监察

10、部门制定完整的干部培训教育计划,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统一的政治、业务培训,对国家和地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和纪检监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等进行针对性培训。2、不断、广纳纳优秀人才,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真正建设成为拥有一批复合型领导人才和一大批懂党建、经济、教育、法律的专业人才队伍。结合实际,形成一套纪检监察干部纵向、横向交流体系,加大纪检监察干部的交流使用力度,既要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优秀的、可塑性强的同志提拔输送到经济发展第一线,让他们在经济主战场上继续建功立业,又要开门吸纳经济、司法、行政等部门的优秀人才充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优化队伍结构。(二)理顺管理体制,把乡镇纪委设置与管理权限收归县级

11、纪委近年,鉴于乡镇纪委与乡镇党委间“受制于人、制约于人”的尴尬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将乡镇纪委参照税务、公安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把乡镇纪委的设置和管理权限收归县级纪委统一调配,乡镇党委指导乡镇纪委工作。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资、福利、考核等均由县级纪委负主要职责。以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创新工作机制,整合队伍资源根据地域管理对乡镇纪委实行划片管理,成立纪检监察工作中心。片区内和其他地方有较大案件时,对片区内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实行统一抽调使用,无案件时则回各自乡镇进行驻点从事日常监管工作。从而达到有效整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资源,解决单个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少、业务

12、不精、经验缺乏等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四)创新工作方式,改变纪检工作“板脸孔”印象1、在纪检监察干部中提倡文明办公方式,鼓励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及时化解矛盾,充分做好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事前预防工作,改变纪检干部“板脸孔”工作方式。2、开展“清廉乡(镇)官”评选等活动。比如对评选出的优秀的清廉干部进行广泛宣传,并把评选结果列入基层干部考核、提拔的重要依据,既增强干部荣誉感,又能从正面宣传纪检监察工作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加纪检监察干部亲和力,拉近纪检监察工作与干部和群众间的距离的目的。(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纪检工作顺利开展在保障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资、福利的同时,将办案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际操作中实行按实报销;配备必要的照相机、录音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