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63795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亚峰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电子商务物流,6.1 电子商务与物流 6.2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6.3 物流的现状及对策,6.1 电子商务与物流,6.1.1 物流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6.1.2 物流信息化及其原则 6.1.3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6.1.1 物流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 物流的定义 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原意为“实物分配” (即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 PD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日本,在日本被译为“物的流通”,之后迅速地被广泛使用。 我国于2001年4月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2、,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 物流的基本功能 运输 是指利用设备和工具,把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 储存 储存是时间的延续。它与运输构成了物流的两大支柱,其他物流活动都是围绕着运输和储存而进行的。 装卸搬运 它是介于物流各环节之间起衔接作用的活动,它把物品运动的各个阶段联结成为连续的“流”,使物流的概念名副其实。 包装 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流通加工 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

3、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配送 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由集货、配货、送货三部分组成。 信息处理 它包括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和分析等,主要是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3.物流的分类 从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的特点来看,物流主要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如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存运输系统。 企业物流是指生产企业中原料或半成品在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流动,以及企业将自己生产出的成品直接送抵需求方的物资流动。详细企业物流见下页图

4、61。,4. 物流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物流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此阶段,对企业而言,真正关心物流活动的只有采购和销售部门,物流成本意识开始出现,但只有少数个别部门在努力控制和降低物资采购及销售成本。 第二阶段 实物分配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物流的概念就产生于这个时期。物流被认识是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954年,鲍尔D康柏斯发表了题为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文章指出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要重视市场营销中的物流,并从战略高度来管理物流。这是物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后面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阶段 综合物流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5、 此阶段,对物流各项功能活动的管理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开始向系统化、集成化方向转变,通过物流功能的最佳组合,可以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低化,这也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 MRP、MRP、JIT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出现和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丰富了物流理论。 第四阶段 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此阶段,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在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超越了个别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所有企业的物流实施一体化管理。,6

6、.1.2 物流信息化及其原则,1. 物流信息的商品化 2. 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 3. 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 4. 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 5. 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6.1.3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 电子商务为物流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经迅速地渗透到每一个行业领域,使得原有的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原有的一些行业将逐渐消亡,例如:信件投递业、电报业等; 出现一批新行业,例如:网络广告业、信息服务业等; 将压缩一些行业,例如:造纸业等; 也将扩张一些行业,例如:物流业、通讯业等。,2.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组成。

7、物流,作为四流中最特殊的一种,只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仍要经由传统的物理方式传输。 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 现代化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 1999年组织了一次“72小时的网上生存试验试验”,试验突显物流存在的巨大问题,使得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丧失殆尽。 物流现代化的水平是电子商务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4.现代化物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生产作为商品流通之本,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将采购的原材料运送到位,直到最后将部分余料、可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到处都需要物流。 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

8、购物,商品所有权在那一时刻起,便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即商流过程。而商品实体不一定因此而发生移动,所以电子商务活动还必须通过物流过程将商品和服务真正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完成商品的交换。 5.现代化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6.2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6.2.1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6.2.2 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特点 6.2.3 电子商务基本技术,6.2.1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1.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简称为配送。 配送与一般的物流不同。 电子商务下的物

9、流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配送。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逐渐显示出反应速度快、功能集成化、服务系统化、作业规范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流程自动化、经营市场化等特点。,2.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作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它具有如下优势: 有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企业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金 有利于企业减少库存 有利于企业提升形象,1. 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

10、递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数字化等。 2. 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6.2.2 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特点,3. 网络化 信息的网络化。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通过网络;上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 组织的网络化,即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形成。 4. 智能化 库存水平 运输搬运路径 自动分拣机的运行 5. 柔性化,6.2.3 电子商务基本技术,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

1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物流技术分成不同的类型。 按照物流技术所涉及的范围大小,我们可以把其分为狭义的物流技术和广义的物流技术。 按照物流技术的领域,我们可以把其分为硬件物流技术和软件物流技术。 按照物流技术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其分为实物作业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也称为物流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从物流和电子商务结合的角度看,物流信息技术才是我们在这研究的主要问题。,1.条码技术及应用 条码技术包括条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自动识别技术等,是实现快速、准确、可靠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

12、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物流条码标准化在推动各行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 优点: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伪造,智能等。 它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3.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电子数

13、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EDI技术。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 。 EDI优点:能够准确、迅速的传输信息;出口手续简便,可减少单据费用的开支,并缩短国际贸易文件的处理周期。 制定统一的EDI标准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开发EDI的重要经验,就是必须把EDI标准放在首要位置。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商检、报关、货物跟踪等多种物流管理活动。,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

14、on System,简称GIS) ,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地理决策和其他应用领域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 基本功能: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 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GPS显著特点,全天候、高

15、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 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可用于铁路运输管理和军事物流。,6.3 物流的现状及对策,6.3.1 物流及电子商务物流在发达国家的发展 6.3.2 我国的物流现状 6.3.3 我国物流发展的模式,6.3.1 物流及电子商务物流在发达国 家的发展,1. 美国物流的发展状况 完善的支撑体系。美国交通运输设施极为发达,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庞大的物流运输网,并有一套完整的运输市场管理体系。 物流业一体化和多样化 。美国有3种物流运作模式,大型生产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配送中心、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和为生产零

16、售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 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2.日本物流的发展状况 日本物流管理十分重视各个环节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 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装卸搬运系统的现代化 包装标准化 信息处理现代化 日本物流业面临的问题: 物流服务的复杂性加剧 劳动力不足和地价上市,3.欧洲物流的发展状况 良好的环境。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加强货运枢纽、物流基地、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等设施的建设投入,为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运行平台。 物流技术及物流行业标准化。 欧洲各国在物流行业大力推广物流信息技术 ,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欧洲物流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欧洲积极建立物流产业标准。,6.3.2 我国的物流现状,1. 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交通运输。国家加大了交通运输建设的投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增长迅速,使其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仓储。我国现有仓储面积不少、范围较广,但是大多数仓库较简陋,现代化水平不高,需要改造。 物流园区。各地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加快进行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 我国的通信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为专用物流信息网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