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052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4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济宁市济宁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历史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 答题纸(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

2、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第 I I 卷卷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西周时期,“天子千里,公侯百里,男五十里”,“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这 反映了当时 A.政治等级建立在土地占有的基础上 B.重农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 C.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了贵族间的矛盾 D.关注民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 20 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 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3、A.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 C.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 D.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 3.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 列的误解。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 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这反映出 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B.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缺乏客观性 C.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D.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 4.表 1 为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 表 1 典籍记载内容 旧唐书玄宗 纪 (741 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

4、置客舍邸店车坊(车坊,经营车马出租业务的店 栈) 全唐文卷入 十一 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 唐会要六十 九 天宝九载(750 年)十二月敕,郡县官僚共为货殖,竟交互放债侵人,互为征 收割剥黎庶 唐会要八十 六 大历十四年(779 年)七月今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杨州 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A.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城市布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C.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 D.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 5.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 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

5、源于 3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6.史载,自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 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7.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

6、的突出特点是 A.离经叛道 B.追求真理 C.反对理学 D.强调民本 8.表 2 为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 表 2 时间承借人货款人用途 1861.11 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上海外商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 1862.6 苏松太道吴煦英商怡和洋行“常胜军”饷银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外商部分湘军军饷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美商洋行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B.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 C.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9.1869 年 12 月 18 日,上海新报报道

7、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 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4 A.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10.20 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 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 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11.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

8、则,不外二者,一 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12.1936 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草案,具体规划了该年的军事任务,决定修筑上 海至杭州、吴江至福山无锡至澄江三道国防线。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 A.企图维护独裁统治 B.策划围剿革命根据地 C.准备对日防御作战 D.借抗战之机掠夺民财 13.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 吸进了统一成线和政协”,“在 24 名新政府部长中,有 11 人是这些小党

9、或无党派民主人 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14.图 1 为 1953 至 195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5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 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 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 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15.宣传画具有明显的时代路印。图 2 是新中国在某一时期发行的宣传画,它表明当时 A.中国工业化建设稳步前进 B.“大跃进”运动引发了浮夸风 C.中国国防的发展举世瞩目 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成效显著 16.古代雅典,五百人会

10、议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 任官职。其做法 A.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 B.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C.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 D.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 6 17.“调整罗马人与外族人关系的法律,并且逐渐成为在人的自然理性的引导下的以解决历史对每 个人所提出的问题为内容的法律”,是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8.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 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 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

11、界的物质利益 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 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19.图 3 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 是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 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 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 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0.“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 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 A.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B.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 C.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确保了科学革命的持久成功

12、 7 21.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他“并不主张实施民主政治,他认为本身所属的贵族阶级能够 更好地制衡君主,从而避免专制统治”。其以识和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A.古代雅典的民主体制 B.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 C.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 D.美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22.1714 年,英国安妮王后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 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 B.责任内阁制十分优越 C.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 D.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 23.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 1795 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 20 世纪初, 英国沃尔金顿钢

13、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 230 万英镑。这一变化 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 24.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 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25.“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 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

14、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 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A.满足战争需要 B.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推动农业发展 D.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8 26.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 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 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教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 A.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 B.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 D.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27.1947 年 3 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

15、外交政第开始了 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 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 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柏林危机 28.1950 年 5 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诸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 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 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 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 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 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 29.1950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 77.5%,1952 年又 增加 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秋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30.表 3 选自某历史著作归纳的历史史实,这些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表 3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90 年代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