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62033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201711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52=50 分)分)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 “间”“门里有日午间到”, 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 13 题。 1右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 A B C D 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B正午比上午大 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D春秋分日各地 一样 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 17:00 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 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

2、 C酷暑难耐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 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回答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回答 4-5 题。题。 4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实线所致,且 a20,b18,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 区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巴西暖流 D加那利寒流 2 5若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所示,且 c20,d18,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 读右图,回答读右图,回答 6-7 题题. 6该区域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可能是( ) A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7. 若甲地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南 右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右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两点为两点为 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回答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回答 8-10 题。题。 8图中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 A处流速快、含沙量小,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B处流速快、含沙量大,处流速慢、含沙量

4、小 3 C处流速慢、含沙量小,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D处流速慢、含沙量大,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9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 A 变快,变慢 B变慢,变快 C 都变快 D都变慢 10一艘采沙船在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不仅有大量 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 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 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为等压线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天气形势图,

5、图中虚线为等压线(单单 位:百帕位:百帕)。读图回答。读图回答 11-13 题。题。 11此时图示区域水平气压差最大值可能为( ) A12 B18 C20 D22 12此时甲地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3有关此时我国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B冷锋已经到达华南地区,华南地区降温降水 C冷锋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带来了阴雨天气 4 D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2064 岁)与老岁)与老 年人口(年人口(65 岁以上)之比。当人口支持比大于岁以上)之

6、比。当人口支持比大于 7.5 时,时, 经济高速增长;比值小于经济高速增长;比值小于 7.5 时,经济中速增长;比时,经济中速增长;比 值小于值小于 4.8 时,经济低速增长。图时,经济低速增长。图 2 为美国、日本、为美国、日本、 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 14-16 题。题。 14. 图中四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 ) A.国 B.国 C.国 D.国 15. 据图预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 ) A.1992 年 B.2000 年 C.2021 年 D.2050 年 16. 下列有关四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7、.国的劳动力人口短缺 B. 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C.国比国经济总量大 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 图甲为黄河壶口瀑布,图乙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17.壶口瀑布岩石类型在图乙中的位置是( ) A. B. C. D. 18.壶口瀑布不断向上游移动,是因为( ) 碎屑物 风化侵蚀 上升 5 A.上游地壳上升 B.下游地壳上升 C.河水侵蚀陡崖 D.地壳水平运动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表 1 是某土壤剖面 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表 1,回答 1920 题。 19表 1 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N BP CNa DMg 20土壤淋

8、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盐碱化加剧 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21-22 题。 21. 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A.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 22. 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 配的是( ) A.挤压隆起 6 B.岩层断裂 C.岩浆侵入 D.水平挤压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关于河流补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雨水 B是高山

9、冰雪融水 C是地下水 D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 今年暑假,某同学外出旅游,在途中休息时,用手机拍到一张路边的凸面镜图片。左图为拍照 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 10 米) ,右图为手机拍摄到的凸面镜里的景观图(面包车 在镜中自左向右行驶)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拍摄到的凸面镜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在( ) 7 A、甲 B、乙 C、丙 D、丁 25、凸面镜中面包车正驶向(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50 分)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 题1617181920212223242

10、5 答 二综合题(共二综合题(共 50 分)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 材料一:材料一:圣诞岛位于印度洋东部,为火山岛,属于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圣诞岛海岸线长 80 公里, 沿岸大多为悬崖峭壁,仅有 13 处浅滩,最大的一处名为飞鱼湾,是岛内惟一港口和人口主要聚居 地。圣诞岛午后多阵雨(对流雨) 。磷酸盐工业是圣诞岛的经济支柱,澳大利亚政府曾因为其对雨 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而宣布关闭磷酸盐矿。1990 年起允许私营公司在热带雨林资源不受破坏的条 件下恢复开采。 材料二:材料二:下图为圣诞岛区域图 8 材料三 下表为圣诞岛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资料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

11、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十一 月 十二 月 降水量 (mm) 29035430323014815894362938140193 (1)简述圣诞岛的地势特点。 (4 分) (2)分析圣诞岛沿岸大多为悬崖峭壁的原因。 (4 分) (3)分析圣诞岛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及成因。 (8 分) 9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谈圣诞岛未来开发的措施。 (4 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 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 4080mm。 蒸发量超过 3000mm,沙漠中却有 100 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 1km2 的湖泊有 5 个,冬季不结冰。 该地

12、沙丘广布,最高达 500 米以 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 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 有较多的植物。2014 年 12 月, 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 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 近 1 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 而出。 (1)有学者认为该地湖泊补给水源 10 主要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推测其依据。 (6 分) (2)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4 分) 28、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分) (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1 。 (2)图中 c 表示三大岩石中的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或外力)作用。

13、(3)图中箭头表示;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作用(增强或减 弱) ,其对过程会产生(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处。 (5)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 土壤反射率为 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 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的影响及其原因。 (4 分)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5.CCB CC 6-10. DA BAD 11-15. BAC DC 16-20.A DC CC 21-25. ADC CA 26 (1)特点:整

14、体地势较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岛屿中部平坦(台地) ;岛屿边缘地形崎岖、 落差较大,沿海多悬崖峭壁(4 分) 。 (2)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基岩海岸(2 分) ;(基岩海岸)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2 分) 。 (3)特点:夏季(北半球冬季)降水较多,冬季(北半球夏季)降水少(2 分) ; 成因: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 分) ,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2 分) ;且地势低,地形抬升不明 显,降水较少(2 分) 。 (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对磷酸盐的综合开发利用;磷酸盐开发过程中注重对雨 林的保护(加强生态补偿) ;做好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污染) ;发展旅 12

15、游业(共 4 分,每点 1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赋分) 27.(10 分) (1)断裂带经过该地,地下水在断层处出露;该地位于西北内陆,湖泊冬季不结冰,说明水温高 (可能来自地下水) ;该地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欠发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少) 。 (6 分) (2)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 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4 分) 28、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地 (2)变质岩 内力 (3)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增强 减弱 (4)甲 (5)影响:会增加。 原因: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辐射增强。 2018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5.CCB CC 6-10. DA BAD 11-15. BAC DC 16-20.A DC CC 21-25. ADC CA 26 (1)特点:整体地势较低;地势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