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6156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葵葵 4.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了解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及功能; 2.掌握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 3.了解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掌握其检测方法; 4.掌握典型电控点火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第四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4.1 点火系统的功能,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定义: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点火提前角的概念,点火 开始燃烧(火焰开始传播) 最大燃烧压力 燃烧结束,一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提前角过大(点火过早),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且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

2、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点火提前角过小(点火过迟),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排放量降低。,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A-不点火 B-点火过早 C-点火适当 D-点火过迟,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依据,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节气门进行的量调节,随负荷减小,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进气量减少,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燃烧速度变慢,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负荷与转速对点

3、火提前角的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负荷,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节气门进行的量调节,随负荷减小,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进气量减少,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燃烧速度变慢,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负荷与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负荷,燃料的性质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增大,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抗爆性差,点火提前角则应减小。在有些发动机的ECU中存储了两张点火正时图

4、,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使用的燃料不同进行选择,在出厂时一般开关设定在无铅优质汽油的位置。,其他因素 最佳点火提前角除应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和燃料性质确定之外,还应考虑发动机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等因素。空燃比增大、缸内燃烧温度下降、大气压力下降及冷却液温度降低等,点火提前角应增大。在传统点火中,当上述因素变化时,系统无法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调整。当采用ESA系统时,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运行条件下,ECU都可保证理想的点火提前角,因此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都可以达到最佳。,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1) 发动机起动时初始点火提前角控制,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

5、置确定了初始点火提前角,它不受点火控制系统控制。发动机起动时的初始点火提前角的设定值随发动机而异,对一定的发动机而言,起动时的初始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5-10左右。 如图所示,当发动机ECU接收到紧随G信号(图形左边的A点)后的第一个NE信号(图形左边的B点)时,确定出曲轴已达到一缸上止点前的5、7或10(不同的机型角度也不同),并指令开始点火,此时的角度称为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的判断,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1) 发动机起动时初始点火提前角控制,初始点火提前角的检查方法,初始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存储在发动机ECU中,它在点火正时检查调整时输出,与其他参数无关。短接数据连接器(DLC)中的TE1和E1 端子,用点火正时灯观察,见图所示。,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2)发动机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十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二通电时间控制,通电时间的定义:点火线圈初级线圈形 成通路这一段时间内转过的曲轴转角,也被称为闭合角,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有足够的通电时间。,随发动机转速提高和电源电压下降,通电时间 (闭合角)增长。,传统点火系统通电时间就是铂金触点闭合时间。,三爆燃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