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6066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电工学I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英 电工技术基础-3(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3.1 正弦函数的相量形式 3.2元件伏安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阻抗与导纳 3.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3.6 谐振,动态电路 如果电路中包含有储能元件(即电容C、电感L,又称为动态元件),则称为动态电路。由于动态电路中存在储能元件,使电路的响应不仅与当时的输入电源有关,还与电路中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有关。 稳态电路 如果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气参数和联接关系不变(即没有开关器件),电源为直流或幅值恒定的周期性信号,经过无限长的时间后,电路中的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达到稳定或呈周期性的稳定变化,称电路为稳态电路。,3.1 正弦函数的相

2、量形式,3.1.1正弦量,1.正弦量的特征,瞬时值 i(t)表示正弦量在每一瞬时的数值。 最大值 Im 表示正弦量的最大值或振幅。 角频率 是正弦量的角频率,它反映正弦量变化的快慢。其单位为弧度 / 秒(rad/s)。,相位 (t +i)表示是正弦量随时间变化的弧度或角度,称为瞬时相位(简称为相位)。,3.1.1正弦量,1.正弦量的特征,相位 (t +i)表示是正弦量随时间变化的弧度或角度,称为瞬时相位(简称为相位)。 初相角 i表示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角(或初相位)。,一个正弦量若已知Im、i ,则可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或画出其波形。所以通常称Im、i为正弦量的三要素,也是分析电路时用到的

3、3个基本特征量。,解,根据已知参数,得,2. 相位差,相位差 描述同频率下的不同正弦量之间相位的差别。,例如,设有两个正弦量为,它们的相位之差为,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可以分为图3-3所示的几种情况。,2. 相位差,相位差 描述同频率下的不同正弦量之间相位的差别。,例如,,它们的相位之差为,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可以分为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例如,,3. 有效值,有效值 是按等值热效应概念来定义的。用周期电流和直流电流流过等值的电阻,在相同时间T(周期电流的一个周期)内,若两者产生的热效应相等,则称直流电流的数值为周期电流的有效值。,一周T内直流电流I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根据有效值定义,有,得,

4、同理,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有,3.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最大值相量,有效值相量,相量除了用复数式表示外,还可以在复平面上用有向线段表示相量,称为相量图。,解,正弦量u1(t)的相量式为,正弦量u2(t)的相量式为,解,由相量,得,注意: 相量是用来表征正弦量的,它本身并不是正弦量。在电路分析时要注意两者的区别。正弦量是时间t的函数,是随时间变化的实数;相量是正弦量特征的表达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复常数。即,3.1.3复数,复数的表示,1. 复数表达式,(1)代数式,(2)极坐标式,A1为复数的模,1为复数的辐角,(3)三角式,复数的表示,1. 复数表达式,(1)代数式,(2)极坐

5、标式,(3)三角式,(4)指数式,2. 复数四则运算,(1)加减运算,即:加减运算为实部与实部相加减,虚部与虚部相加减。,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和差运算,如图所示。,(1)加减运算,(2)乘除运算,3. 正弦量的微分,已知:,(1)加减运算,(2)乘除运算,3. 正弦量的微分,4. 虚数,3.2元件伏安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2.1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当正弦量用相量来表示时,在正弦量激励下的电路基本元件特性可以用相量关系来表征。这样电路中变量间的微积分运算转化为了简单的复代数运算,实现用相量法来分析电路。,1电阻元件R,欧姆定律,设电阻元件R的电流为,广义的欧姆定律,电压u与电流i同相

6、位,相量图,相量电路,2电感元件L,伏安特性定义,设电感元件L的电流为,相量电路,相量图,XL称为感抗,电感上的电压总是超前电流相位90,广义的欧姆定律,3电容元件C,设电容元件C的电压为,伏安特性定义,XC称为容抗,相量电路,相量图,电容上的电压总是滞后电流相位90,广义的欧姆定律,3.2.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 KCL的相量形式,在正弦交流电路中,任一结点上,任一时刻,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在同频率条件下,KCL的相量形式为,或,例3-11 在同频率电源激励下,电路中某结点电流关系如图所示,试写出该结点的KCL相量方程。,解,设流入结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出结点的电流为负。有,即:解题

7、的方式方法与直流电路相似,所不同的是计算中采用的数学工具是相量法。,2. KVL的相量形式,在正弦交流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任一时刻,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在同频率条件下,KVL的相量形式为,或,例3-12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为同频率电源,试列出回路的KVL相量方程。,解,3.3 阻抗与导纳,3.3.1 阻抗与导纳基本概念,在正弦量激励下,基本元件(RLC)用相量表示其伏安特性时,都具有广义的欧姆定律特征。因此,其端口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的比值定义为该二端网络的阻抗Z,即,称为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等效阻抗Z,RLC构成的二端网络N0,3.3.1 阻抗与导纳基本概念,等效阻抗Z,RLC构成的二端网

8、络N0,阻抗模Z、电抗X、电阻R和阻抗角Z的关系可以用阻抗三角形来表示。,3.3.1 阻抗与导纳基本概念,复数的导纳Y,式中,G为等效电导,B为等效电纳, 单位为西门子(S)。,3.3.2 阻抗串并联电路,1. 阻抗串联电路,根据KVL,有,元件的伏安特性有,3.3.2 阻抗串并联电路,1. 阻抗串联电路,等效阻抗Z为,解,方法1:计算法,设电流相量为,方法2:相量图法,解,方法2:相量图法,结论:阻抗的串联电路计算,在形式上与电阻的串联电路计算相似。对于有n个阻抗串联电路,则其等效总阻抗Z为,2. 阻抗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等效导纳Y为,例3-15 已知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读数为:电流表A1=

9、7A、A2=8A、A3=15A。试求电流表A和A4的读数。,解,设,结论:阻抗的并联电路计算,在形式上与电阻的并联电路计算相似。对于有n个导纳并联电路,则其等效总导纳Y为:,例3-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路中各阻抗参数,试写出等效阻抗Z的表达式。,解,3.4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相量模型仍受到两类线性约束,即相量形式下的元件伏安特性约束和基尔霍夫定律约束。所以,前面所讨论的线性电路的性质、分析方法和线性电路定理等,都有可以直接应用于相量电路模型分析中。 相量模型电路分析时应注意: 1)相量分析的对象必须是正弦稳态电路。 2)由于感抗和容抗的大小与频率有关,所以电路中的信号源必须是同一频

10、率的正弦交流电。如果信号源是多个频率的,则必须利用电路的线性特性(叠加性),用每一个频率的信号源单独作用求其相量解,然后将不同频率的时间函数响应叠加。,解,(1)求开路电压,(2)求等效阻抗Z0,(3)戴维南等效电路求,(2)求等效阻抗Z0,(3)戴维南等效电路求,3.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5.1 功率,二端网络N为RLC无源电路 ,其正弦,稳态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 瞬时功率,2.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例3-22 试计算如图所示电路阻抗Z1上的有功功率,。,解,3. 无功功率,当电路为纯电感L电路时,有,当电路为纯电容C电路时,有,4. 视在功率,许多电力设备把可能达到的最大有功功率

11、定为设备的容量,称为视在功率。即定义为,根据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和功率因数角的定义,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5. 复功率,则,式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由于各支路电压满足KVL、各支路电流满足KCL,可以证明复功率守恒,即,例3-27 电路如图所示。有功率为60W、功率因数为0.5的日光灯(感性)50只与功率为100W的白炽灯60只并联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上。试求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解 日光灯的有功率为,白炽灯的有功功率为,电路总有功功率为,电路的无功功率为,电路功率因数为,3.5.2功率因数的提高,电路的功率因

12、数由负载决定,当功率因数1时,电源与负载之间存在能量交换(无功功率),结果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供电传输线上的损耗。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供电方对用户方的要求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解,设:,由相量图得,解,解,(1)求i(t)、P、Q、S和,设,电路的复功率为,所以得,解,(1)求i(t)、P、Q、S和,设,所以得,解,(2)若电源的额定电压为100V,额定电流为40A,求并联R及并联R后电路的P和,电源额定值为,因电路的无功功率Q不变,可得电路的P为,并联的电阻R所吸收的有功功率PR为,所以并联的电阻R值为,解,(2)求

13、并联R及并联R后电路的P和,所以并联的电阻R值为,并联电阻R后,电路的功率因数,解,(3)若使原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求并联的电容C值,并联电容C后:,所以并联电容C为,3.5.3 最大功率传输,负载获得的最大有功功率为,3.6 谐振,3.6.1串联谐振,1. 串联谐振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条件为:,谐振角频率为,谐振频率为,2. 串联谐振的特征,(1)阻抗最小 、电压u与电流i同相位,,(2)L与C的能量关系,(3)品质因素Q,3.6.2 并联谐振,1. 并联谐振电路,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为:,谐振角频率为,2. 并联谐振的特征,3.6.2 并联谐振,2. 并联谐振的特征,(1)导纳最小

14、、电压u与电流i同相位 ,,(2)L与C的能量关系,(3)品质因素Q,解,谐振频率 为,故,解,小 结,一、正弦量与相量 1正弦量 1)一个正弦量可由三要素确定。,2正弦量的相量形式 1)相量式,2)相量图,2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KVL,KCL,3阻抗,三、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相量式分析法 1)由时域电路图作相量电路图; 2)运用线性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以相量形式分析相量电路。 2相量图分析法 运用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用作相量图法分析相量电路。,四、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1功率,1)瞬时功率,2)有功功率,3)无功功率,4)视在功率,5)复功率,注意:视在功率不守恒,即,获得最大功率。,2功率因数提高,五、谐振电路 谐振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同相。 1串联谐振 1)发生串联谐振的条件为:串联电路的阻抗Z的虚部为零,即,2)在满足谐振条件下,电路的频率为并联谐振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