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8708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卜云峰 主编 第十一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数字式传感器,11.1 光栅传感器 11.2 旋转角编码器 11.3 感应同步器 11.4 磁 栅,0755-83376489,第十一章 数字式传感器,模拟式传感器模拟量 传感器 数字式传感器数字量 数字式传感器的优点: 测量精度与分辨率高,无读数误差; 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易于远距离传输; 易于与微机接口,便于信号处理和实现自动化测控。 数字式传感器分类: 脉冲数字式:计量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角数编 码器; 数字频率式:振荡电路;振筒;振膜;振弦。,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物理光栅:衍射现象;用于光谱分析、波长测量等 光栅 线位移长光栅长度测量 计

2、量光栅:莫尔条纹现象 (透射式和反射式) 角位移圆光栅角度测量,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10.1.1光栅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 10.1.1.1结构:,0755-83376489,图10-1 黑白透射 式光栅示意图,11.1 光栅传感器,结构: 照明系统:普通白光源,GaAs固态光源 等; 光栅副:主光栅或标尺光栅,指示光栅; 光电接收元件:光电池或光敏三极管。 光栅: 刻线宽度a,刻线间距b,通常a=b=W/2;或a:b=1.1:0.9; 光栅栅距(或光栅常数)W=a+b; 光栅规格:10、25、50、100线/mm。,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

3、11.1.2工作原理 1莫尔(Moire)条纹的形成 光栅常数相同的两块光栅相互叠合在一起时,若两光栅刻 线之间保持很小的夹角,由于遮光效应,在近于垂直栅线 方向出现若干明暗相间的条纹,即莫尔(Moire)条纹。如 图10-2所示。 Moire条纹的间距B为,0755-83376489,图10-2 光栅和横向 莫尔条纹,(10-1),11.1 光栅传感器,2. 莫尔(Moire)条纹的基本特性 (1)两光栅作相对位移时,其横向Moire条纹也产生相应 移动,其位移量和移动方向与两光栅的移动状况有严格的对 应关系; (2)光栅副相对移动一个栅距W,Moire条纹移动一个间 距B,由B=W/知,B

4、对光栅副的位移有放大作用,鉴于 此,计量光栅利用Moire条纹可以测微小位移; (3)Moire条纹的光强是一个区域内许多透光刻线的综合 效果,因此,它对光栅尺的栅距误差有平均效果; (4)Moire条纹的光强变化近似正弦变化,便于采用细分 技术,提高测量分辨率。,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10.1.2 光栅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10.1.2.1 光栅的输出信号 主光栅与指示光栅作相对位移产生莫尔条纹,光电元件在 固定位置观测莫尔条纹移动的光强变化,并将光强转换成电 信号输出。光电元件输出电压uo与位移量x成近似正弦关 系。 光电元件输出电压uo可表示为,0755-8337

5、6489,式中,Uav输出信号的平均直流分量;Um输出信号的 幅值 ,Um=Uav。,(10-2),11.1 光栅传感器,光栅输出信号的光电转换电路及其输出信号波形如图10-3 所示。,0755-83376489,图10-3 光栅输出信号 (a)光电转换系统示意图(b)输出信号波形,11.1 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测位移x的原理: 当位移量x变化一个栅距W时,其输出信号uo变化一个周 期,若对输出正弦信号uo整形成变化一个周期输出一个脉 冲,则位移量x为 x=NW (10-3) 式中,N脉冲数;W光栅栅距。 输出信号灵敏度: 输出电压信号的斜率为 (10-4) 由上式可见,当2x/W=n,即x

6、=W/2、W、3W/2、 时,斜率最大,灵敏度最高。故其输出信号灵敏度Ku为 Ku =2Um/W (10-5),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11.1.2.2 辨向原理 计量光栅辨向原理电路如图10-4所示。,0755-83376489,图10-4 光栅辨向原理图,11.1 光栅传感器,辨向原理: 在相距B/4位置设置两个光电元件1和2,得到两个相位差 /2的Moire条纹正弦电压信号u1和u2,然后送到辨向电路中 去处理。正向移动(A)时,Y1输出脉冲,计数器作加法计 数;反向移动( )时,Y2输出脉冲,计数器作减法计 数。由此辨向,进行位移的正确测量。,0755-833

7、76489,11.1 光栅传感器,11.1.2.3 细分技术 细分技术就是当Moire条纹变化一个周期时,输出若干个 计数脉冲,减小脉冲当量以提高分辨率。 1.机械细分(位置细分或直接细分) 在一个Moire条纹间距上相距B/4依此设置四个光电元件。 当Moire条纹变化一个周期时,可以获得依此相差/2的四个 正弦信号,从而依此获得四个计数脉冲(见图10-5),实现 四细分。,0755-83376489,图10-5 四倍频机械细分法,11.1 光栅传感器,2.电子细分(正、余弦组合技术) 电子细分只需在一个Moire条纹间距上相距B/4的位置 设置两个光电元件,获得相差/2的两个正弦信号 u1

8、=Umsin(2x/W); u2=Umcos(2x/W) (10-6) (1)四倍频细分 由u1、u2及其各自的反相信号u3、u4,可以获得依此相 差/2的四个正弦信号,从而获得四个计数脉冲,实现四 细分。,0755-83376489,11.1 光栅传感器,(2)电阻电桥细分 图10-6为电阻电桥细分电路,u1、u2分别为式(10-6)所 示两光电元件输出的两个Moire条纹电压信号,设电桥负载 电阻无穷大,则电桥输出电压uo为 (10-7),0755-83376489,电桥平衡条件 R2u1+R1u2=0 令 2x/W=,则式(10-6)改写为 u1=Umsin 和u2=Umcos ,代入上

9、式,得 tan= R1/R2 (10-8) R1/R2 x=W/2=Wtan-1(-R1/R2)/ 2,图10-6 电阻电桥细分原理,11.1 光栅传感器,由于R1/R2与位移x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用电桥平衡信号 (uo=0)去触发施密特电路,便发出脉冲计数信号。从式 (10-8)可见,只有在二、四象限内才能满足条件。但是, 如果同时用u1、u2的反向信号,便可在四个象限中得到任意 的细分组合。图10-7就是这种电阻电桥10细分电路的例子。,图10-7 电阻电桥10细分电路,11.1 光栅传感器,(3)电阻链细分法 电阻链细分实质上也是电桥 细分,只是结构形式不同而已。 如图10-8所示,对任一

10、输出电 压为零时,有如下关系,10-8 电阻链细分电路,(10-9),一、二进制码盘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码盘误差的分析和处理,11.2 旋转角编码器,一、二进制码盘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11-11 6位二进制码盘,二、码盘误差的分析和处理,图11-12 4位二进制码盘展开图,二、码盘误差的分析和处理,表11-2 四位循环码与二进制、十进制数之间的关系,二、码盘误差的分析和处理,图11-13 6位循环码码盘,11.3 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 位置不同而变化的原理而制成的测位移的传感 器,其输出是数字量,测量精度高,并且能测 1m以上的大位移,因而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

11、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11.3.1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构: 直线式:滑尺(平面分段绕组,正、余弦绕 组)和定尺(平面连续绕组) 感应同步器 旋转式(圆盘式):转子(平面连续绕组)和 定子(平面分段绕组,正、余弦组) 感应同步器的连续绕组和分段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绕 组和副边绕组,利用交变电磁场和互感原理工作。,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0755-83376489,图10-19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示意图 图10-20 圆感应同步器示意图,11.3 感应同步器,原理: 图10-21画出一个简化了的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结构,用来 定性地说明它

12、的输出感应电动势与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0755-83376489,图10-21 感应同步器的相对位置与输出感应电动势的关系 S正弦绕组;C余弦绕组;(f)感应电势与位移关系曲线,11.3 感应同步器,如图(10-21),在滑尺的余弦绕组加上激励电压。由于 绕组导片的长度远大于其端部,导片的长度与气隙之比又远 大于1,因此,为了简化,可以略去定、滑尺绕组的端部影 响,并将导片视为无限长导线。为了进一步简化,把激励的 正弦电压看成带正、负号的“直流”持续增长情况。设其相应 的激励电流方向如图中所示。 图10-21(a)所示,余弦绕组中的电流在定尺绕组中感应的 电动势之和为零。这个位置称为感应同步

13、器的零位置。 当滑尺向右移动一段距离(W8),如图10-21(b)的位置 时,保持激励电压不变,如图所示,余弦绕组左侧导片在定 尺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比右侧导片所感应的大,定尺绕组中 感应电动势的总和就不再为零,它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中 所示。,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可以得出,定尺的感应电动势随着滑尺的右移而增大,在 向右移动W4位置时(图10-21(c),达到最大值。 滑尺继续向右移动,定尺的感应电动势又逐渐减小。当移 过W2位置(图10-21(d)时又回复到零。滑尺再继续向右 移,定尺绕组中又开始有感应电动势输出,但是电动势的极 性改变了。在滑尺右移3W4位置图(

14、10-21(e)时,定尺绕组 中的感应电动势达到负的最大值。 滑尺继续向右移动,定尺中的感应电动势会逐渐减小。当 移过距离W时,回复到图10-21(a)的位置状态,定尺绕组中 的感应电动势也回复到开始时的零态。只是相对位置右移了 一个周期W。再继续移动将重复以上过程。,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可见,当滑尺绕组上加上激励电压时,定尺输出感应电动 势是滑尺与定尺相对位置的正弦函数,如图10-21(f)所示, 可以写成 (10-18) 式中,=2x/W,是位移所形成的正弦电压的相位角。 同理,如果滑尺正弦绕组加上与余弦绕组相同的激励电 流,则由于正、余弦绕组在空间位置上相差

15、/2的相位角(即 空间位置相差W/4),在同样移动情况下,将会在定尺绕组 中产生相同的感应电动势,只不过相位差/2而已。为后面 讨论方便,可以将正、余弦绕组在定尺中的感应电动势分别 写成 (10-19),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11.3.2 信号处理方式 1.鉴相法 如果滑尺的正、余弦绕组中的激励电压不是前面简化假设 的“直流”情况,而是交流激励电压,则在定尺中的感应电动 势es和ec将不再是幅值Em恒定、与相对位移成正、余弦关 系,而是幅值交变的正、余弦关系。 实际应用时,在滑尺的正、余弦绕组上供给频率相同、相 位差/2的交流激励电压,即 正弦绕组激磁电压 us=Umsint 余弦绕组激磁电压 uc=Umcost (10-20) 式中,Um激磁电压幅值。,0755-83376489,11.3 感应同步器,由于定尺和滑尺都是平面绕圈,这种“线圈”又是由导体往 复曲折构成的“匝”,它并不是平面螺线,更不是柱形螺管, 所以感抗L是非常小的,可以略去L而只考虑其电阻R,于是 上列两激励电压在各自的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 (10-21) 这种激励电流在定尺中所感应出的电动势分别为(e= kdi/dt) (10-22) 式中,ks和kc分别为正、余弦绕组与定尺绕组间的耦合系数,0755-833764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