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797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397 大小:1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7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7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7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7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锦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1)(3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底盘概述,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行驶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第1章 绪 论,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国内外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状况 2、了解并掌握汽车底盘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3、了解各种新技术应用的基本作用 4、掌握汽车底盘的作用及组成,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1 汽车底盘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现代汽车上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特别是现代化的微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性能。 50年代,汽车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工程学和汽车外观完美的流线型。 60年代,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速度的增加,交通事故频发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改造了制动装置和添加了许

2、多安全装置。 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大问题。汽车设计强调轻量化、低油耗和在底盘方面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此时的汽车以机械控制系统或液压控制系统为主。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成为汽车上的主要控制形式。,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1 汽车底盘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进入21世纪,汽车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环保和安全问题。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向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机械系统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的有限,只有引进电子技术,汽车的性能及安全、舒适、环保等指标才能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及设备均可应用在汽车上。据国外专家

3、预测,未来3-5年内汽车上装用的电子装置成本将占整车成本的25%以上,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2 汽车底盘的组成,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2 汽车底盘的组成,1传动系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

4、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车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接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等部分。,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2 汽车底盘的组成,2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2 汽车底盘

5、的组成,3转向系 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互相转换。 转向系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部分。,第1章 汽车底盘概述,1.2 汽车底盘的组成,4制动系 制动系是汽车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制动系包括: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现代汽车制动系中还装设了制动防抱死装置。,第一章 汽车底盘概述,第一部分 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传动系概述,离 合

6、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 动 桥,四轮驱动/全轮驱动系统,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第2章 传动系概述,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汽车传动系组成与功用。 2、了解和掌握汽车的驱动形式和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3、能叙述汽车底盘各总成基本作用和基本布置情况。 4、能判别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5、能判别汽车的驱动形式。,第一部分 汽车传动系统,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1 传动系的功用及类型,1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 2传动系的种类 传动系可按传动介质的不同,可分

7、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力式等。其中以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运用最为广泛。,第2章 传动系概述,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2 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1机械式传动系 主要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第2章 传动系概述,2.1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1.2 传动系的组成及各总成的功用,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主要由液力机械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第2章 传动系概述,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1 汽车驱动形式的表示方法,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系指轮毂数)来表示。普通汽车多装4个车轮,常

8、见的驱动形式有42、44;重型货车多装6个车轮,其驱动形式有66、64 和62。 此外,也有用汽车车桥总数驱动车桥数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形式。,第2章 传动系概述,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FR的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座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第2章 传动系概述,a)发动机纵向布置 b)发动机横向布置,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FF的优点是:降低了车

9、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第2章 传动系概述,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第2章 传动系概述,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

10、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第2章 传动系概述,2.2 汽车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统布置 2.2.2 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5四轮驱动(4WD) 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第2章 传动系概述,第3章 离合器,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离合器的功用,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和具体组成部分,熟悉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3能描述各种机械式、绳索式和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 4掌握离合器自由间隙和踏板自由行程的概念,相互关系及调整方法。 5掌握离合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一部分 汽车传动系

11、统,3.1 概 述 3.1.1 离合器的功用、要求及类型,1.离合器的功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保证传动系平顺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1 离合器的功用、要求及类型,2对离合器的要求 (1)分离彻底、接合柔顺。 (2)离合器从动部分的传动惯性量要尽可能的小,以减小换档时齿轮间冲击。 (3)离合器应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4)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5)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6)离合器散热应良好,保证离合器工作可靠。,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1 离合器的功用、

12、要求及类型,3离合器的类型 目前汽车多采用摩擦式离合器,主要根据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1)按其从动盘的数目不同,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盘式。 (2)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分,主要有周布弹簧式和膜片弹簧式。 (3)按操纵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操纵式、液压操纵式和气动操纵式等,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2 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 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五部分组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而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2 摩擦式离合

13、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主要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 离合器的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 离合器的压紧装置由压紧弹簧组成。 离合器的分离机构由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和分离套筒、分离叉等组成。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由离合器踏板到分离杆(或离合器分泵)之间的一系列零件组成。,第3章 离合器,1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3.1 概 述 3.1.2 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接合状态 离合器接合状态时,压紧弹簧将压盘、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发动机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递到从动盘,再经变速器输入轴向传动系输入。,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2

14、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分离过程 踏下踏板时,离合器分泵向前移动带动分离叉向前移动,分离叉内端则通过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杠杆内端向前移动,分离杠杆外端依靠安装在离合器盖上的支点拉动压盘向后移动,使其在进一步压缩压紧弹簧的同时,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于是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2 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3)接合过程 若要接合离合器,驾驶员应松开离合器踏板,控制操纵机构使分离轴承和分离叉向后移,压盘弹簧的张力迫使压盘和从动盘压向飞轮。发动机转矩再次作用在离合器从动盘摩擦面和带花键

15、的毂上,从而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 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面间存在一定的打滑,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2 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压盘的传动、导向和定心方式 压盘在工作中既要接受离合器盖传来的动力,还要在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中轴向移动。为了将离合器盖的动力顺利传给压盘,并使压盘在移动时只作轴线方向的平动而不发生歪斜,压盘应采用合适的传动、导向和定心方式。目前,根据车型的不同压盘的传动、导向和定心方式有传动片式、凸台窗口式、传动销式和传动块式。,第3章 离合器,3.1 概 述 3.1.3 离合器的自由间隙与踏板的自由行程,离合器处于正常接合状态时

16、,在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所预留的间隙,即为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其作用是防止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变薄厚压盘不能前移而造成离合器打滑。 为消除离合器自由间隙及机件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其大小可以调整。,第3章 离合器,3.2 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 3.2.1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1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等组成。 2压紧装置与分离机构:由膜片弹簧、支承环、支承固定铆钉、分离钩和传动片等组成。,第3章 离合器,3.2 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 3.2.1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第3章 离合器,压盘的传动、导向和定心方式主要有凸台窗口式和传动片。,3.2 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 3.2.1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3从动部分 从动部分的主要部件是从动盘。有两种类型:刚性(不带扭转减振器)和柔性(带扭转减振器)。,第3章 离合器,3.2 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