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7715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明友第二章 电子课件 第五讲(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控加工技术 吴明友 编 第 五讲 (90 Min、2节课),2019/5/19,1,第二章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三) 第二节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二),六、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30 Min) 1刀具磨损形式 刀具磨损的形式有正常磨损和非正常磨损两大类。正常磨损的形式如图2-18所示。,2019/5/19,2,2019/5/19,3,图2-18 刀具的正常磨损形式,前刀面磨损。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切削高熔点塑性金属材料时,易产生前刀面磨损。磨损量用月牙洼的深度KT表示,如图2-18a所示。 后刀面磨损。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小

2、的情况下,会产生后刀面磨损,如图2-18b所示,刀尖和靠近工件外皮两处的磨损严重,中间部分磨损比较均匀。 前刀面和主后刀面同时磨损。在中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情况下,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经常发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2019/5/19,4,2刀具磨损过程与磨钝标准 刀具磨损过程。如图2-19所示,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磨损阶段(OA)。因表面粗糙不平、主后刀面与过渡表面接触面积小,压应力集中于刃口,导致磨损速率大。 2)正常磨损阶段(AB)。粗糙表面磨平,压应力减小。 3)急剧磨损阶段(BC)。磨损量VB达到一定限度后,摩擦力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急剧上升,导致刀具迅速磨损而

3、失去切削能力。,2019/5/19,5,2019/5/19,6,图2-19 刀具磨损的典型曲线,刀具的磨钝标准。根据加工要求规定的主后刀面中间部分的平均磨损量VB作为磨钝标准。一般情况下,车刀磨钝标准的推荐值见表2-1。 表2-1 车刀磨钝标准的推荐值,2019/5/19,7,2019/5/19,8,3刀具寿命 刀具寿命的概念。刀具从刃磨后开始切削,一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T,称为刀具的寿命,单位为min。注意:刀具寿命T不包括对刀、测量、快进、回程等非切削时间。 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 1)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的影响程度为:vc最大,f次之,ap最小。,2)刀

4、具几何参数。前角o增大,切削力降低和切削温度降低,刀具寿命提高;但前角太大,刀具强度降低,散热变差,刀具寿命反而降低了。主偏角减小,刀尖强度提高,散热条件改善,刀具寿命提高;但是主偏角kr太小,Fp增大,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易引起振动。 3)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红硬性越高,则刀具寿命就越高。但是,在有冲击切削、重型切削和难加工材料切削时,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 4)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产生的切削温度越高,故刀具寿命越低。,2019/5/19,9,2019/5/19,10,刀具寿命的确定。 合理刀具寿命的确定原则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生产中常用刀

5、具寿命参考值见表2-2。 表2-2 常用刀具寿命参考值,2019/5/19,11,选择刀具寿命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复杂、高精度、多刃刀具寿命应比简单、低精度、单刃刀具高。 2)可转位刀具换刃、换刀片快捷方便,为保持刀刃锋利,刀具寿命可选得低一些。 3)精加工刀具切削负荷小,刀具寿命应选得比粗加工刀具高一些。 4)精加工大件时,为避免中途换刀,T应选得高一些。 5)数控加工中的刀具寿命应大于一个工作班,至少应大于一个零件的切削时间。,七、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60 Min) 1切屑的种类及其控制 切屑的种类。不同工件材料,不同切削条件,切削过程中的变形程度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

6、切屑。根据切削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把切屑分为四种不同的形态,如图2-20所示。 图2-20 切屑类型 a)带状切屑 b)节状切屑 c)粒状切屑 d)崩碎切屑,2019/5/19,12,1)带状切屑(见图2-20a)。这种切屑的底层光滑,上表面呈毛茸状,无明显裂纹。当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如软钢、铜、铝等),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容易得到这种切屑。形成带状切屑时,切削过程较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值较小。 2)节状切屑(见图2-20b)。又称挤裂切屑。这种切屑的底面有时出现裂纹,上表面呈明显的锯齿状。节状切屑大多在加工塑性较低的金属材料(如黄铜),切削速度

7、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特别当工艺系统刚性不足、加工碳素钢材料时,也容易得到这种切屑。产生挤裂切屑时,切削过程不太稳定,切削力波动也较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较大。,2019/5/19,13,3)粒状切屑(见图2-20c)。又称单元切屑。采用小前角或负前角,以极低的切削速度和大的切削厚度切削塑性金属(延伸率较低的结构钢)时,会产生这种切屑。产生单元切屑时,切削过程不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较大。 4)崩碎切屑(见图2-20d)。切削脆性金属(铸铁、青铜等)时,由于材料的塑性很小,抗拉强度很低,在切削时切削层内靠近切削刃和前刀面的局部金属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被挤裂,

8、形成不规则状的碎块切屑。工件材料越硬、刀具前角越小、切削厚度越大时,越容易产生崩碎切屑。产生崩碎切屑时,切削力波动大,加工表面凹凸不平,刀刃容易损坏。由于刀屑接触长度较短,切削力和切削热量集中作用在刀刃处。,2019/5/19,14,影响断屑的因素。 1)卷屑槽的尺寸参数。卷屑槽的槽型有折线型、直线圆弧型和全圆弧型三种,如图2-21所示。槽的宽度lBn和反屑角Bn是影响断屑的主要因素。宽度减小和反屑角增大,都能使切屑卷曲变形增大,切屑易折断。但lBn太小或Bn太大,切屑易堵塞,排屑不畅,会使切削力、切削温度升高。 图2-21 卷屑槽的形式 a)折线型 b)直线圆弧型 c)全圆弧型,2019/5

9、/19,15,卷屑槽斜角n也影响切屑的流向和屑形,在可转位车刀或焊接车刀上可做成外斜、平行和内斜三种槽型。外斜式槽型使切屑与工件表面相碰而形成C形屑;内斜式槽型使切屑背离工件流出;平行式槽型可在背吃刀量ap变动范围较宽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断屑效果。 2)刀具角度。主偏角和刃倾角对断屑影响最明显,kr越大,切削厚度越大,切屑在卷曲时弯曲应力越大,易于折断。一般来说,kr在7590范围较好。刃倾角是控制切屑流向的参数。刃倾角为负值时,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或加工表面;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或背离工件。,2019/5/19,16,2019/5/19,17,3)切削用量。切削速度提高,易形成长带状

10、屑,不易断屑;进给量增大,切削厚度也按比例增大,切屑卷曲应力增大,容易折断;背吃刀量减小,主切削刃工作长度变小,副切削刃参加工作比例变大,使出屑角增大,切屑易流向待加工表面碰断。当切屑薄而宽时,断屑较困难;反之,较易断屑。 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加工材料和已选定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选定合理的卷屑槽结构和参数。,2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称为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是指:刀具寿命较高或在一定寿命下的切削速度vc较高、切削力较小、切削温度较低、容易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和切屑形状容易控制或容易断屑。研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目的是为

11、了寻找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2019/5/19,18,衡量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1)切削速度指标vcT 。其含义是当刀具寿命为T时,切削某种材料允许达到的切削速度。在相同寿命下,vcT值高的材料切削加工性好。一般用T60min时所允许的vc60来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好坏。难加工材料用vc20来评定。 2)相对加工性指标kr。以正火状态45钢的vc60为基准,记作(vc60)j。其他材料的vc60与(vc60)j的比值Kr称为该材料的相对加工性。 Krvc60/(vc60)j (2-14),2019/5/19,19,常用材料的相对加工性分为8级,如表2-3所示。 表2-3 常用材料的

12、相对加工性等级,2019/5/19,20,改善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对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加工性较好的材料。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有以下几种措施。 1)热处理方法。例如对低碳钢进行正火处理,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可提高精加工表面质量。又如对高碳钢和工具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降低硬度,可改善切削加工性。 2)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例如在钢中加入适量的硫、铝等元素使之成为易切钢,可减小切削力、提高刀具寿命、断屑容易,并可获得较好的表面加工质量。,2019/5/19,21,2019/5/19,22,3切削用量与切削液的合理选择 切

13、削用量的选择。 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切削用量的大小对切削力、切削功率、刀具磨损、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均有显著影响。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如下: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的限制条件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寿命确定最佳的切削速度。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根据粗加工后的余量确定背吃刀量;其次根据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选取较小的进给量;最后在保证刀具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较高的切削速度。,2)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背吃刀量ap(mm)的选择。根据加工余量确定。粗加工(Ra1080m)时,一次进给应尽可能切除全

14、部余量。在中等功率机床上,背吃刀量可达810mm。半精加工(Ra1.2510m)时,背吃刀量取为0.52mm。精加工(Ra0.321.25m)时,背吃刀量取为0.20.4mm。在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或毛坯余量很大,或余量不均匀时,粗加工要分几次进给,并且应当把第一、二次进给的背吃刀量尽量取得大一些。,2019/5/19,23,进给量f(mm/r)、每齿进给量fZ(mm/z)和进给速度(mm/min)的选择。进给量和每齿进给量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根据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要求、刀具及工件材料等因素,参考切削用量手册选取。实际编程与操作加工时,需要根据式(2-3)、式(2-4)转换成进

15、给速度。粗加工时,由于对工件表面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时主要考虑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和刚性及刀杆的强度和刚性等限制因素,可根据加工材料、刀杆尺寸、工件直径及已确定的背吃刀量来选择进给量。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则按表面粗糙度要求,根据工件材料、刀尖圆弧半径、切削速度来选择进给量。如精铣时可取2025mm/min,精车时可取0.100.20mm/r。,2019/5/19,24,最大进给量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在选择进给量时,还应注意零件加工中的某些特殊因素。比如在轮廓加工中,选择进给量时,应考虑轮廓拐角处的超程问题。特别是在拐角较大、进给速度较高时,应在接近拐角处适当降低进给速度,在拐角后

16、逐渐升速,以保证加工精度。 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的作用,机床、工件、刀具系统产生变形,可能使刀具运动滞后,从而在拐角处可能产生“欠程”。因此,拐角处的欠程问题,在编程时应给予足够重视。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切削的自然断屑问题,通过选择刀具几何形状和对切削用量的调整,使排屑处于最顺畅状态,严格避免长屑缠绕刀具而引起故障。,2019/5/19,25,切削速度vc(m/min)的选择。根据已经选定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及刀具寿命选择切削速度。可用经验公式计算,也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在机床说明书允许的切削速度范围内查表选取或者参考有关切削用量手册选用。在选择切削速度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a应尽量避开积屑瘤产生的区域。 b断续切削时,为减小冲击和热应力,要适当降低切削速度。 c在易发生振动的情况下,切削速度应避开自激振动的临界速度 d加工大件、细长件和薄壁工件时,应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e加工带外皮的工件时,应适当降低切削速度。,20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