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7404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构造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闫培明_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3章 基础和地下室,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地下室的构造。应着重了解基础与地基的关系;地基的分类;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基础的类型以及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等。其中基础的类型与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是本章重点。,2,3.1 基础与地基,3.1.1 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1.2 地基的分类 3.1.3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3.1.4 基础的埋置深度 3.1.5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3,3.1.1 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等承重构件向地面以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的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通过自身的

2、调整把荷载传给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处在建筑物地面以下,属于隐蔽工程。基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基础极为重要。,4,图 3-1 基础与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变形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图3-1)。,5,地基土具有压缩与沉降、抗剪与滑坡等特性。作为地基的岩石和土体主要以其强度(地基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保证建筑物的

3、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性,并且使地基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必须满足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的要求。,6,地基上所承受的全部荷载是通过基础传递的,因此当荷载一定时,可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减少单位面积上地基上所受到的压力。基础底面积A可通过下式来确定: A(Fk+Gk)/fa 式中: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上的轴向力值; Gk基础及其上方土的重力;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地基承载力fa不变时,建筑总荷载越大,基础底面积也要求越大。或当建筑物总荷载不变时,地基承载力越小,基础底面积越大。,7,312 地

4、基的分类,按土层性质不同,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地基。天然地基包括岩石、碎石、砂土、粘性土等。 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必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补强和加固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预压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强夯法等。,8,预压法是指在建筑基础施工前,对地基土预先进行加载预压,使地基土被预先压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和抵抗沉降的能力。 换填法是指用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地基浅层软弱土,并在回填土的同时,采用

5、机械逐层压实。 化学加固法是指在地基处理中,将化学溶液或胶结剂灌入土中,使土胶结,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的方法。 强夯法是利用强大的夯击功,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而密实。 强夯对地基土有加密作用、固结作用和预加变形作用,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性。,9,3.1.3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地基承受着建筑的全部荷载,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两者的质量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地基和基础极为重要。 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应尽量选择地基承载力较高而且土质均匀的地段,如岩石、碎石等,避免因基础处理不当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甚至影响建筑物的正常

6、使用。,10,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起着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其将建筑物的荷载可靠地传给地基。同时由于基础埋于地下,长期受地下水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并且建成后检查和维修困难,所以在选择基础的材料与构造形式时,应考虑其耐久性要求。 3经济要求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 40,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是减少建筑总投资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选择土质好的地段,以减少地基处理的费用。合理选择基础的材料和构造形式,降低工程造价。,11,3.1.4 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

7、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图3-2)。埋深大于或等于5m的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5m的称为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称为不埋基础。,图 3-2 基础的埋置深度,12,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可降低工程造价。但当基础埋深过小时,有可能在地基受到压力后,会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稳,同时埋深过浅也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使基础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深不要小于0.5m。 如浅层土质不良,需要加大基础埋深,采用特殊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桩基、沉箱、地下连续墙的,这些基础称为深基础。,13,3.1.5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是否可

8、靠、造价的高低和施工的难易程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筑物使用要求、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度的1/l0。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其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随建筑高度增加适当加大;荷载的大小和性质也影响基础埋深,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埋深;受向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要求。,14,2. 工程地质条件 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尺寸。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因为在接近地表的土层内,常带有大量植物根茎的腐殖质或垃圾等,故

9、不宜选为地基。 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存在地下水时,应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的埋深。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即可以避免施工时排水困难,还可防止或减轻地基土层的冻胀。,15,4. 地基土冻胀深度 细颗粒土具有冻胀现象,地面以下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土层的冻结深度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气温越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冻结深度越大。土壤冻胀时产生冻胀力将基础向上拱起,天气转暖,冻土解冻,冻胀力消失,基础又下沉,这种冻融循环容易造成基础变形,严重时使基础开裂破坏。因此,一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土层冻结深度,将基础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16,5.

10、 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宜大于相邻原有建筑基础埋深,但新建建筑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时,两基础间的净距一般为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如图3-3所示。,图 3-3 基础埋深用相邻基础的关系,17,3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基础的类型较多,划分方法也较多。按基础材料及受力特点划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包括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柔性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按构造型式分为条形基础、单独基础、片筏基础、井格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18,32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 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由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

11、这类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需要加大基底面积,基底宽B一般大于上部墙宽,当基础B很宽时,挑出部分b很长,而基础又没有足够的高度H,又因为刚性材料的抗拉、抗剪强度低,基础就会因受弯曲或剪切而破坏。,19,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决定。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用表示,如图3-4。,图 3-4 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a)基础在刚性角范围内传力 (b)基础底面宽超过刚性角范围而破坏,20,一般在设计中为使用方便,将刚性角换算成该角度的正切值b/h,即宽高比。表3-1中列出了各种材料基础的宽

12、高比的容许值。,21,2柔性基础 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积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刚性材料做基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这样,既增加了挖土工作量,又使材料的用量增加,对工期和造价都十分不利(图3-5(a)。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由钢筋来承受拉应力(图3-5(b),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底面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因此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22,图 3-5 钢筋混凝土基础 (a)混凝土基础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比较 (b)基础配筋情况,23,322 按构造型式分类,基础构造的型式随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及地基土壤性质的变化而

13、不同。一般情况下,上部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基础的形式,当上部荷载大,地基承载能力有变化时,基础型式也随之变化。基础按构造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24,1单独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类基础称为单独基础或独立式基础(图3-6))。单独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图3-6 单独基础 (a)阶梯形基础 (b)锥形基础,25,单独基础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和杯形。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等。当采用预制柱时,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图3-7)。,图3-7 杯形基础,26,2条形基础,条形

14、基础是连续带形,也称带形基础。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这类基础称为墙下条形基础(图3-8),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基本形式。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建筑,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7,图3-8 条形基础,28,(2) 柱下条形基础,当上部结构采用框架或排架结构,并且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低时,可以将每列柱下单独基础用基础梁相互连接形成柱下条形基础,能有效增加基础承载力和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29,3井

15、格式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图3-9)。,图 3-9 井格基础,30,4片筏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钢筋混凝土板,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称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的整体性好,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的情况。,31,片筏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平板式片筏基础为柱直接支承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如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基础梁,将

16、柱支承在梁上的为梁板式片筏基础。图3-10所示为梁板式片筏基础。,图 3-10 片筏基础,32,5箱形基础,对于上部结构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或软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为增加基础刚度,常将基础做成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基础的中空部分可用作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库。箱形基础埋深较大,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强,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图3-11)。,图 3-11 箱形基础,33,6桩基础,当浅层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由于某些原因,其他地基处理措施又不适用时,可以考虑采用桩基础,以地基下较深处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 桩基础由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梁或板)组成(图3-12),桩基是按设计的点位将桩柱置于土中,桩的上端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梁或承台板,承台上接柱或墙体,以便使建筑荷载均匀地传递给桩基。,图 3-12 桩基的组成,34,3.3 地下室,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