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607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小娟 孙合珍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审计证据,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审计证据的取证原则,知道如何整理和分析审计证据,掌握审计证据的内容和种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取得程序,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能初步编制简单的审计工作底稿。,本章 重点,审计证据的 取得程序,审计证据 的证明力,审计证据的概 念、内容、种类,审计工作底稿 的基本要素,难点,审计证据的 取得程序,对审计证据 特性的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概念及作用 二、审计证据的内容 三、审计证据的种类 四、审计证据的特性 五、获

2、取审计证据的程序 六、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一、审计证据的概念及作用,(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具体的讲,审计证据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真实的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允性的一切资料。,(二)审计证据的作用 1审计证据是制订与修正审计计划的依据之一。 2审计证据是表示审计意见的依据。 3审计证据是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或管理层应负经济责任的依据。 4审计证据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审计 证据,财务报表依据 的会

3、计记录中 含有的信息,其他信息,自身编制或获取的 可以通过合理推断 得出结论的信息,通过询问、检查和 观察等审计程序获 取的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 或外部获取的会计 记录以外的信息,二、审计证据的内容,三、审计证据的种类,(一)审计证据按形态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1实物证据 (1)含义:实物证据,又称物证。是指审计人员通 过实际观察、实际盘点等方法确定某些实物资产存 在性的证据。 (2)获取程序:观察,监盘 (3)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存在(不止一个,这是最主要的目标)。 (4)实现的认定:对管理当局“存在”认定的再认定。 (5)证明力:能证实资产是否存在但不能确定所有权

4、的归属及价值情况。,2书面证据 (1)含义:书面证据,又称为文件证据、基本证据。它是指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单位取得或审计人员自己编制的各种以书面记录为形式的证据。 原始凭证、会计记录、合同、通知书、报告书等都是书面证据。由于审计过程中,CPA获得的证据绝大部分都是书面证据,故书面证据能够实现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所有目标,也能实现所有的认定,故称其为基本证据。 (2)证明力 书面证据来源不同,证明力不同,按来源分,书面证据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一般而言,外部证据的证明力要强,但也不是很绝对。,书面证据的证明力,书 面 证 据 的 证 明 力,内部 证据,外部 证据,(1)被审单位以外的机构

5、或人士编制,并直接提交给CPA(证明力强)(询证函回函) (2)被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给CPA(证明力弱)(购货发票) (3)CPA自己计算编制的计算分析表等(证明力强),(1)内部证据外部流转(证明力强)(销货发票) (2)内部证据内部流转,如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好,则证明力较强,否则,证明力弱(收料单、发料单),3口头证据 (1)含义:口头证据,又称陈述证据、言词证据。它是指有关审计事项当事人、关系人、知情人、被委托的代言人等口述或答复。 (2)注意 一是口头证据能实现除准确性(需计算)外的所有审计目标,但一般来说,口头证据证明力较弱,只能提供线索,不能直接作出结论

6、,要想进一步证实口头证据的准确性,须作其他程序,获取其他证据来支持口头证据,才能做出结论。 二是口头证据并不能足以证明事实的真相,但审计人员可通过口头证据发现一些重要线索,从而有利于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可以作为实物证据和文件证据的补充和旁证。,4环境证据 (1)含义:环境证据也称为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2)说明 如果获得的环境证据表明,被审计单位内控好,管理人员素质高,CPA较满意,那说明会计资料的可靠程度较高,但审计时不能不作实质性程序,只能说明CPA可以减少实质性

7、程序的工作量,但不能不作。原因是环境证据是间接证据,不具有直接的证明力,不能说管理当局管理水平高,内控好,人员素质高,合起来就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或者认为会计资料没有问题,还很可能存在更高级舞弊没有发现呢,故环境证据不能替代实质性程序,通过观察、询问等程序获得的环境证据,根本不能直接得出结论,因其不具有直接证明力。,审计证据的分类,内部证据,(二)按来 源分,外部证据,企业自己产生并处理、保存, 如凭证、账簿等,企业自己产生但外部单位处理、 保存,如支票、销货发票等,外部产生但经过被审单位处理、保 存,如购货发票、银行对账单等,审计人员自己编制的,如分析表、 计算表等,产生于被审单位外部并

8、直接提交给 审计人员的证据,如询证函回函等,审计证据,(三)按功能 分类,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对一定审计事项的正确与否有直接作证功能的证据,对一定审计事项具有间接作证功能的证据,审计证据,(四)按重要 性分类,基本证据,辅助证据,对应证事物具有直接证明力的原始凭证,如总分类账等,只能佐证或支持基本证据,属侧面证据,四、审计证据的特性充分性和适当性,要求: 掌握什么是充分性?什么是适当性?影响二者的因素是什么?因为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和适当没有人告诉CPA,这就要求CPA自己做判断,所以不仅掌握含义,还应考虑影响审计证据充分适当的因素有哪些。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

9、据在数量上的要求,1、含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又称为足够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 2、理解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需要注意三点: (1)审计证据的数量必须足够,必须达到最低数量要求; (2)审计证据的数量只要足够,决不是越多越好; (3)审计证据的数量与错报风险成正向关系;与审计证据质量成反向关系。,(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在质量上的要求 1、含义: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只有相关且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10、审计证据。,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1)含义: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这里的审计目标通常是指具体审计目标。 (2)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例如,存货监盘结果只能证明存货是否存在,是否有毁损及短缺,而不能证明存货的计价和所有权的情况。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例如,注册会计师可以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和应收账款的期后收款情况,以获取与坏账准备计价有关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例如

11、,有关存货实物存在的审计证据,并不能够替代与存货计价有关的审计证据。,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含义: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即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2)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三)

12、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可减少;反之,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要相应增加。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应当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 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考虑,(四)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也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二者呈反向关系。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五、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一)获取审计证据的总体

13、程序 1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控制测试: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结果。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3实质性程序 (1)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2)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

14、性,无论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二)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程序 1.检查; 2.监盘; 3.观察; 4.询问; 5.函证; 6.重新计算; 7.重新执行; 8.分析程序。,8.分析程序,(1)分析程序的概念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2)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 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3)在审计结束或临

15、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3)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运用 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具体运用 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具体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运用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

16、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无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一方面都实施分析程序。,(4)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2)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易; 确定期望值; 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调查异常数据关系; 评估分析程序的结果。,(5)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1)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2)总体复核阶段分析程序的特点 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主要在于强调并解释财务报表项目自上个会计期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证实财务报表中列报的所有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与注册会计师取得的审计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