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5304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最新整理by阿拉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工序作业指导书SHDSDL/CJ-005-2008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目录1. .拉丝工序作业指导书2. .退火工序作业指导书3. .束丝绞线工序作业指导书4. .挤塑工序作业指导书5. .成缆工序作业指导书6. .编织工序作业指导书7. .油墨印字工序作业指导书一、拉丝工序作业指导书1.设备的组成及用途拉线机由拉线轮、电动机、传动部分2.生产前的准备工作2.1.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按原材料定额领用一定数量经检查合格的铜杆,准备好收线盘,并检查盘具是否完好,将完好的盘具装在收线架上2.2.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的规格,按配模表的规定将拉线模配齐2.3.检查设备是

2、否运转正常,才可开机,并作记录3.操作要点3.1检查润滑管道是否通畅3.2将进线的头子轧尖,穿出第一模子35cm左右,并把模子固定在穿模机的模座上,用穿模机上的夹钳夹住线关,开动穿模机,使穿模机滚筒绕有1015圈,用以上方法依次将所有模具穿好,并将线头绕过牵收固定在收线盘上3.3根据线径大小调节好收线涨力,开动润滑油及拉线机拉到100200米左右停机。检查成品线径是否合符要求,合符要求方能开机。2.2.4线盘排线应整齐,平坦,收线张力应适宜,收线不得过满,离盘边不小于15mm3.4每盘下线要小心,不要有碰伤铜线,品字型放在指定的区位,并按要求进行完工检验。经验收合格的产品都挂上合格标签,并且要

3、认真做好记录4. 本工序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尺寸不合格1.1模子用错及磨损1.1调整模子1.2收张张力大1.2调节收张张力1.3模子堵塞1.3经常清洗模子2.线不圆2.1模子放得不正2.1放正模子2.2模子不光,有尖角2.1修理或换模3.表面毛糙,斑点3.1铜杆质量不好3.1换进线3.2成品模不光,角度不对3.2换模子3.3定速轮不光,有槽子3.3修理或换定速轮4.线径局部缩小表面起波浪节4.1定速轮跳动有槽子4.1换定速轮4.2模子承线太短4.2换模子4.3收线不稳定4.3调整收线张力5.断线5.1铜材杂质多5.1换进线5.2定速轮有槽,不光5.2换定速轮

4、5.3进线模破裂5.3换模子5.4润滑不良5.4加强润滑二、退火工序作业指导书1.生产范围罐式退火炉用于铜单线的退火,线径范围:0.080.80mm。2开机前准备2.1准备好生产用的量具及工具,并检查校对计量器具是否准确2.2检查收线,真空泵,仪器,仪表等生产设备是否完好正常,还应检查退火炉中的发热元件有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2.3铜单线退火时,应检查退火管道是否清洁。如未清洁应用酒精对退火管道进行清洁3开机步骤及操作要点3.1将检验好的铜单线穿入退火管道内,引入收线装置,防止碰伤导体4 铜丝退火工序要求导体规格退火温度烘箱温度线速伸长率铜丝0.100.134805206080150220

5、100.140.16520560100.170.22540580110160150.230.25560600150.350.505806407090200.600.80620680508025说明:1.退火方式;采用热恒式,相应的退火温度根据上表单丝直径的大小先设定,然后根据实测的伸长率再对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2.烘烤炉起到烘干铜丝上的水分的作用,以防氧化。3.检查各控制箱的温度是否和表上一致。4.在退火过程中严格控制退火温度和线速度,并且认真作好记录。5.首次开机或换规格后生产的退火软线应取样测试6.擦干用的棉毛巾应经常更换。5 质量要求5.1铜单线表面不得有擦伤和碰伤,表面应光亮,不得有氧

6、化变色5.2经退火后的铜单线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应符合GB3953-83标准的要求5.3 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见下表)质量问题产生原因防止方法1.表面碰伤擦伤1.运输过程中不注意碰伤1.小心运输2.水泥地面不平整擦伤2.修整地面3.进出管道时碰伤3.小心装线2铜线表面氧化变色1.抽真空不够1.按工艺要求2.铜线表面有油污2.擦去表面油污并反馈拉线工序3.线盘带油3.带油线盘不得退火4.管道内未清洁4.及时清洁管道5.二氧化碳气体不纯5.更.换气体6.管道内时温度过高6按工艺要求加温3.铜丝粘结1.退火温度过高,1.按工艺要求控制2.线盘收线张力过紧2.拉丝工序必须调节好收线张力三、束丝绞

7、线工序作业指导书一、设备的组成及用途本设备是由绞笼、牵引装置、收线装置及电气控制所组成,主要适用于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的束丝绞合二、工艺准备1.将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2.按生产长度及工艺卡要求领用铜,铝线并检查是否符合工艺要求3.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4.按工艺卡选配好工艺齿轮及模具,并将工艺齿轮及模具装好,按工艺要求调好绞笼的转动方向及换向齿轮5.按生产计划选配收线盘,把完好的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6.拉牵引线一端放在模具处,另一端绕牵引轮34圈后,将其固定在收线盘上三、操作规程1.按工艺排列,将线盘装在绞笼上,并插好保护销且将导线分拉别拉至模

8、具前,调节好各线盘的张力2.将各导线拧成一股,与牵引线接好,点动开机待线头通过模座后,装上模具然后开机3.待开机约23米后,停机检查其结构是符合工艺要求,确认合格方可开机4.待线头开到线盘后,剪掉不合格部分,并将线端固定在收线盘上5.开机生经常观察绞线的张力,导体是否拉细、排线等质量,下盘生应填写好产品制造卡,挂在盘具上,注明产品规格、长度、生产人、生产日期,批号及质量情况四、工艺质量要求1.绞线的工艺参数应符合工艺卡要求,绞线表面应紧凑,完整,严禁有搭线,跳线等现象2.绞合后线芯不得有松散、断根等不良品,成品最外层距线盘边缘应不小于300mm且排线应整齐、平整3.绞合后的线芯不许整根焊接,单

9、线焊接在同事层内相邻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五、常见的废品种类及解决方法(见下表)序号废品种类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节距不合符规定换错齿轮按工艺卡配对齿轮2扭纹过度牵引打滑收线张力不足调节好收线张力3单线断裂1.碰口不牢注意碰焊质量2.放线凌乱注意上线质量3.放线太松调节放线张力4跳线1.分线错位或不匀重新排列均匀2.模具孔经太大按工艺卡选模3.张力太大调节好张力5单线拱起张力过小周节好张力6排线凌乱、踏线责任心不足认真操作,加强责任心六、交接班及工艺记录1.按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2.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下班前应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3.如休息

10、或无人接班应将电源断开四、挤塑工序作业指导书本规程适用于50、70、90等挤出机1.准备工作1.1机械检查:检查生产线机器各部分,是否有机械损伤,减速箱是否漏油,需润滑部分是否需加油;电气检查:检查电气控制部分接头、元件是否脱落,线路是否损坏;1.2打开配电柜电源后,再打开机柜电源总开关;1.3准备好生产工具,根据生产任务单准备好生产用材料和半成品;1.4按要求检查半成品或材料质量;1.5准备好生产工艺卡片,明确生产产品的技术规格,线径、厚度、长度、颜色等;安装好符合生产的字轮,保证印字质量;1.6上好收线盘,预置好牵引绳。2.配模2.1根据产品规格进行配模选择:模芯内径:导线外径+(+0.1

11、5+0.25mm);模套内径:成品外径+(-0.10+0.15mm);2.2配模中,一般根据规格大小确定,大规格取上限,小规格取下限;2.3模具确定后,装好三层过滤网,里外两层60目,中间层80目,确认料斗内无杂物后进行加料。3.加温、校模3.1打开加热电源,根据挤包的材料设定好各区段温度;3.2待温度和保温时间到达后,将控制按钮转换到单动控制状态;3.3打开机头,起动机身,慢速排料,待塑料出筒后,逐渐加快排料速度,待排出的料有韧性时,即停止排料,装上过滤网,上好机头,即准备开车;3.4塑化正常后调整偏芯,开机待管状塑料水平挤出后做上标记,截断在水中冷却,查看空管横断面是否偏芯,再进行偏芯微调

12、,直至满意。4.挤出控制4.1主机先停止,再转换到联动状态调出相应参数,且将计米器清零;4.2穿好要挤包的导体,接上牵引绳,开动主机,再开启牵引机,为防止水进入线芯及挤出塑料打滑,挤出头上塑料应捏紧后进入水槽,并注意观察挤出塑料的表面质量应光亮、圆整、挤包紧实;4.3线芯挤出水槽后应及时测量外径,并调节牵引速度,再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外径进行微调,使外径控制在工艺卡片中规定的最佳范围;4.4需进行火花检测时,应立即开启火花机(火花机在开机前应调整好);4.5收线盘不可混入其它规格线,线头必须抽出0.5米左右;4.6排线必须整齐,当线芯绝缘击穿或表面有缺陷时,应在击穿点或缺陷处做出明显标记;4

13、.7收线盘不宜过满,一般不超过距盘边20mm左右;4.8满盘卸下后,应按工艺要求检查产品质量,扎紧线头,挂上标签,标明规格、数量、操作者等相关内容;4.9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线径大小、加热温度、击穿点等情况,出现偏差及时调整。5停机停机时首先要切断牵引电流,然后再停主机.把机头与机身联接处的螺栓打开,关掉加料斗的插板,把机头移开,跑净机筒内和螺杆上的料。及时拆除模芯和模套,清理机头。6.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6.1做好巡回检查工作,注意机头、机身的温度变化,并根据电线表面的情况适当调节温度,做到勤测外径、勤查质量、勤察设备;6.2换色、换料要清楚,不允许同一根线上有两种颜色或不同电缆料出现(双色线除外);6.3生产中不准任意开断头,以减少电线零头。7交接班事项7.1按设备管理规定交代清楚设备运转情况、生产情况(规格型号、原材料、工艺参数)及产品的质量情况;7.2按模具管理规定交代还各类模具的使用情况;7.3按生产记录要求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