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52933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丁文档代下载:http:/ (0.1元/篇)精品文档豆丁网维维大豆整理2011年7月19号电气(照明、动力)工程监理细则一、总则1.监理依据1.1.承包合同1.2.监理合同1.3.设计文件及设计施工图1.4.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1.5.现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之规定1.7.地方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各项有关规定1.8.业主的特殊要求或标准1.9.项目的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2.监理目标:根据已经业主批准的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之目标要求,根据项目监理组织机构之分工,将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到人,并明确本专业(或责任人)之工期目

2、标、质量目标、投资目标。二、 照明作业指导书1、 防雷、接地装置质量控制1.1 接地体制作:一般用基础桩主筋、基础承台或板钢筋、人工打入地基中的角钢、钢管等做为接地体,接地体的结点距离、埋设深度、联结方法、引出线、测试点等应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1.2 监理人员应检查接地体的材料、焊接质量、布置和联结,并参与接地电阻的测试和检查。1.3 接地引下线一般利用柱子钢筋,做引下线的柱子钢筋应做好标记以防止错联,遇焊接接头应进行跨接;引下线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环形联结;引下线若敷设在外墙时应进行镀锌或镀漆防腐,并安装牢固。1.4 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1.5 质量验收:

3、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和规格符合规定,联接正确,环联不开口;焊接搭接长度、焊接部位防腐处理符合要求。2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21基本项目21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1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213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214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215电线管不宜超过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216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217电线管的弯曲半

4、径应符合下列规定:2171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2172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10倍218当电线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埋设接线盒,且接线盒内的位置便于穿线:218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218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2183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2184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219垂直敷设的电线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埋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2191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2

5、192管内导线截面为70mm2-70mm2,长度每超过20m。2193管内导线截面为120mm2-240mm2,长度每超过18m。2110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0.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2111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管、金属盒(箱)、塑料线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线管、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2保证项目221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面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 实测抽查5个回路,或检查地缘电阻测试记录,测试中必须有监理人员在场,并签字。222薄

6、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塑料管的材质及试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223检查数量,不同材质的管子各抽查5处,检验方法:明设的管子采用现场观察检查,暗设的管子检查隐蔽工程记录,且隐蔽前须经现场监理人员认可并签字。224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电线管,应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潮型可饶金属保护管,干燥场所宜采用薄壁钢管或可饶金属管。225钢管的内、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直接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重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226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227钢管

7、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饶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228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接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地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229金属软管不应退后、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2210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2211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2212塑料管按材质可

8、分两种: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及波纹软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在制造时已加了阻燃剂,应是不延燃的,并有厌火性能,检查时用火把塑料管点燃后,移去火种后,被燃烧的塑料管仍在继续燃烧即为不合格品,反之为合格品。同样波纹塑料管也具有自灭火性能,半硬塑料管严格使用在吊平顶内、板墙夹层内或板条墙内,检查时如发现有半硬塑料管设在楼、板上,应要求承包商进行返工。硬塑料管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但不得在高温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半硬塑料管适用于民用建筑的照明工程暗配敷设,不得在高温场所敷设。23基本项目231管子敷设。检查数量按管子不同材质、不同敷设方式各抽查10处。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2311管子

9、检查。a,钢管不得有折扁、裂缝、管内无铁屑及污物,管口无毛刺,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表面无裂纹,无变形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b.检查管口有无金属套护口,已加套护口的应紧密、牢固、不脱落。c.检查管子弯曲处不应出现凹凸和裂缝,对管壁薄、直径大的钢管弯曲,应注意检查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的弯曲方法,正确弯曲方式是:管内先灌满砂,密实后再弯曲,可防止钢管弯曲时弯瘪等。检查有焊缝的钢管弯曲时,焊缝一定要放在弯曲的侧面,不得将焊缝放在弯曲方向的内侧和外侧,以防管子出现裂缝。硬塑料管明敷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D(D代表管外径,下同)。2312盒箱设置的检查。a.管子进入开关盒、灯头盒、接线盒、配电箱时,在箱盒内露出

10、长度应小于5mm,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应24扣,不得出现螺母拧紧不平整现象。b.成排灯盒坐标于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5mm,暗开关距门边150200mm。2313管子油漆的检查。镀锌管可不油漆;一般钢管应除锈、油漆;埋入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管子,外表面不得刷漆,防止管子和混凝土结合不牢,影响结构强度,其管内壁应进行涂刷漆防腐;镀锌管锌层受损伤、剥落应进行防腐处理。2314暗配管保护层的检查。管子用垫层块应统一制作,管子与混凝土模板间应保持足够距离,固定可靠。管子保护层过薄,甚至外露,易被腐蚀,需尽量防止。2315线路进入电气设备和设备器具的管口位置应检查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平

11、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皱折,油漆防腐平整,明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纳子)固定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2316管子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b.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c.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定

12、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d.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2317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23171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23172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23173当钢管与设备间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铺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饶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铺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

13、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接线盒。23174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2318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2319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内的最大距离应符合如下规定: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敷设方式钢管种类钢管直径(mm)152025324050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管15202535薄壁钢管101520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23110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b.固定点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m,管长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c.与嵌入式灯

14、具或类似的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23111金属软管应有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23112塑料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符合下列规定:a.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b.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23113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23114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或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23115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硬塑料管露出地面易受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23116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制作,均应在原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23117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拌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23118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硬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