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50060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地面工程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方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 教学设计算 量 之 旅楼地面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课 题】楼地面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课 时】1课时(45分钟)【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预算(第三版)第三章第10节,其主要内容是:楼地面工程的计算规则及运用。楼地面工程在建筑工程预算之装饰工程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楼地面工程的计算规则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并广泛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他们逻辑思维强、动手能力强,对实际工程的学习任务感兴趣。但是,我们在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预算这门

2、纯理科型的课程相对枯燥、乏味,况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本堂课中结合了实际的工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楼地面工程的计算规则,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程中。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法和情境导入、模型演示、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 引领学生带着任务,积极、主动地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团队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及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楼地面工程的计算规则。【教学难点】根据实际工程熟练运用计算规则。【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法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情境导入

3、、模型演示和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2、学习方法:主动探究、分析案例,获取新知;学、做统一,从而促进自学能力的逐步提升;小组竞赛,完成任务。【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课前我将学生分为6组,并将小组布置成“U”形,每组由责任心强、成绩较好的小组长,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学困生组成。小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组合成共同体进行考核,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课前将三个任务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了解任务要求,更好得完成任务。座位示意图:课前准备将小组布置成“U”形,达到小组合作、集体参与的目的;将任务书课前分发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物质”基础,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环

4、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思(2分钟)运用校长与预算教师的短信对话创设情境:学校4号教学楼工程造价训练室需要重新装修。学校校长请我们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承担地面工程量及所需费用的计算工作。 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预算这门课不仅运用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同样有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可以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吗?”同时我将这个任务布置给学生们,让他们带着任务学习。最后顺势导入新课,我对同学们说:“要想出色得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得先学会如何计算楼地面的工程量,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楼地面工程的工程量计算。”环节二:任务引领探索新知(20分钟)(一)知识探索(5分钟)先将教

5、室的楼板掀开,用水平投影的方式,看到教室的地面。并设置问题“教室地面的工程量该如何计算?按体积计算还是按面积计算?外围面积还是净面积?”按照教师设问和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任务1“计算教室水磨石面层的工程量”(详见附件1),并得出计算规则1: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二)类型拓展(8分钟)在教室三维模型中放置一根柱子。然后设置问题“放置柱子后的地面工程量该如何计算?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否要扣除?”引出书上的计算规则2:不扣除0.3m2以内的柱、垛、附墙烟囱及孔洞所占面积。再根据计算规则2,请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任务2“计算加入柱子后的教室水磨石工程量”(详见附件2)。(三)材料转换(10分钟)在任务1

6、、2中教室都是采用水磨石面层装饰地面的,可教室除了水磨石面层外,还采用了其他面层来装饰地面,如地砖。然后设置问题“地砖面层的计算规则与水磨石面层的计算规则是否一样?”首先了解水磨石与地砖的区别,让学生明确两者的分类。然后请学生回忆任务1、2中计算水磨石面层时运用的两个计算规则。请学生回忆的同时,请学生回忆的同时,教利用教室三维模型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得理解计算规则;通过知识的探索、知识的拓展以及材料的转换将计算规则1、2、3推出,突出了本堂课的重点,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师运用教室三维模型进行提示。得出计算规则3: S整体面层=S净-S0.3m2以上S块料面层=S净-S0.3m2以上+S门洞最后

7、运用计算规则3,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任务3“计算两种类型的地面,地砖和水磨石教室的工程量”(详见附件3)。环节三:总结归纳巩固内化(3分钟)根据三个计算规则的学习和3个任务的顺利完成,分组讨论楼地面工程的计算步骤,随后派代表归纳、总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炼知识点:先算净面积 判断扣除点 增加门洞口。请学生自己来总结计算步骤,可以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环节四:能力提升完成任务(15分钟)本堂课主要以“任务”来引领,此环节与第一环节相呼应。为了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我根据任务要求设计了一个任务活动小型模拟招标会。步骤一:给每位学生分发任务书及招标图纸。明确任务要

8、求:完成工程量的计算;按照给定的材料价格套基价;确定总价。步骤二: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书的内容。 步骤三:由组长将投标价格写在彩色卡纸上,并走上讲台进行公示。按照任务书的规定,投标价格与招标方价格相同的组中标。 利用模拟招标的形式,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并通过三个计算规则和计算步骤的运用,结合实际的工程进行计算,渗透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元化评价的方式,使学生间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步骤四:学生完成任务后,领取参考答案,进行核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订正,有疑问的及时请教,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并采用组内自评,组外交流的方式对本组的投标作品进行测评,最后由各组组长代表本组阐述投标成功或失败的

9、原因。核对答案: 作品测评:环节五:任务评价拓展升华(5分钟)首先将本堂课的重点重新归纳总结,即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将教学重点更明确地展示给大家。然后请学生来谈一谈做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解决的方法。接下来我点评投标过程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把成功的和存在问题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成功投到标的小组予以肯定,对未投到标的小组给予鼓励。 通过教师提问、引导,使学生更明确本堂课的重点。用QQ和微信布置和上交作业,使信息化、现代化资源与教学达到有机整合。环节五:任务评价拓展升华(5分钟)最后布置作业。不同一般的作业,我将作业发送到班级QQ群里共享,让学生们在双休日期间完成,并要求以

10、微信的形式上交。作业展示: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可归纳为“一项任务贯穿、一次活动竞技、一种德育引导”。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做得较好: 利用三维的教室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得理解计算规则,更好得突出重点,更进一步突破难点,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把校长的任务转变成实际的工程和招标现场带进课堂,将本课知识与实际的预算工作很好得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业布置充分地利用了网络和信息化资源。让网络和信息化资源服务于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趣味性、积极性和有效性。改善提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自己预设的问题解决得很完美,但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驾驭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预算,让你的技能更胜一筹!预算,让你的就业不再迷茫!预算,让你我的未来充满希望!算量之旅,我们任重而道远!附件1:班级 姓名 学号 任务1、某教室地面采用抛光砖贴面,试根据下图,计算地面面层工程量。(轴线尺寸均为中心线尺寸)附件2:任务2、某教室地面采用抛光砖贴面,柱的截面尺寸均为600600mm2,试根据下图,计算地面面层工程量。(轴线尺寸均为中心线尺寸)附件3:任务3、某教室A地面采用抛光砖贴面, B地面采用水磨石饰面,柱的截面尺寸均为600600 mm2,试根据下图,分别计算A地面和B地面的工程量。(轴线尺寸均为中心线尺寸)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